退出閱讀

論語別裁

作者:南懷瑾
論語別裁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陽貨第十七 患得患失

陽貨第十七

患得患失

用這個「鄙夫」的名詞好像孔子在開口罵人,等於後世罵人「匹夫」一樣。這「匹」的意思,就是一個。其實這並不一定是罵人,意思只是說「一個人」或「這個人」,再白話一點就是「這個傢伙」的意思。而這裡所記載的「鄙夫」之「鄙」,就是和圖書「鄙俗」的意思,「鄙夫」就是沒有學識的、很糟糕的這種人。如我們給人寫信,稍稍帶一點古文筆調寫,謙虛一點,自稱鄙人,但後來又有人改寫作「敝人」,實際上該寫作「鄙人」,而且這兩個字,還要寫小一點,放在旁邊,以https://www.hetubook.com.com表示謙虛,自己是鄙夫。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這裡孔子稱人為鄙夫,等於是在罵人。因https://m.hetubook.com.com為當時各諸侯之國的政壇人物,他所看不慣的太多了,他認為這些人都是鄙夫,他說這班人怎麼可以主持國家的大事呢?他說這些人連最基本的修養都沒有,當他在功名權力拿不到的時候,就「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辦法,爬和-圖-書上這一個位置。等到爬上了這個位置,權力抓在手裡了,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經得到的權力。一個大臣,沒有謀國的思想,沒有忠貞的情操,只為個人的利益而計校,深怕自己的權力地位失去,於是不考慮一切,什麼手段都用得出來,打擊同事、打擊好人、嫉妒賢才等等hetubook.com.com都來了。孔子在這裡就是說明私慾太大,沒有真正偉大的思想、偉大的人格和偉大的目標,只為個人利害而計較的為鄙夫。後世「患得患失」的成語,就是根據這裡來的。
這幾條都是連起來的,說明了一個人修養與人品,以及出來做事、為人處世的原則。下面就轉了,討論到人物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