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作者:星雲大師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人格圓熟的法味

人格圓熟的法味

原來,兒子在一條小路上和另外一個人面對面站著。父親上前問道:「你怎麼站在這裡,酒菜都買好了,還不回家?」兒子高聲回答:「爸爸,這條路窄,沒辦法二人並行。這個人不讓我過去,我也不讓他過去,所以就僵持在這裡,看看究竟誰讓和*圖*書誰?」父親立刻趨前說道:「孩子,你先把酒菜拿回去給客人吃,換爸爸來跟他對一對,看看誰讓誰?」
常有人為著一件不平之事,與人僵持不下,甚至告到派出所,告到法院,只因為忍受不下一點閒氣,而和-圖-書大費周章。想想,一口氣究竟值多少?
布袋和尚透過「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詩偈,為世人揭示可貴的真理:低頭,可以鑑照自性的晴空;退步,才能收穫一畦畦肥美的稻穗和-圖-書。故事中的父子逞強好勝,連一步也不肯退讓。反觀宇宙萬有,因為虛空含納包容,而能擁有日月星河的環繞,因為高山不揀擇砂石草木,所以成其崇峻偉大!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現在則是「有其子必有其父」,難道不讓一步就能獲得和圖書勝利嗎?
我們在做人處事上,讓人幾句言語;在物質福利上,讓人幾分利益;在人情往來上,讓人幾分道理;在人我紛爭上,讓人幾許餘地。明白「忍」可以人事無喧,「讓」可以涵養性德的道理,透徹瞭解忍讓不是弱者,而是心地的開闊、人格圓熟的法味,和-圖-書就能擁有一份超過流水的柔軟心,勝過鑽石的堅固心地,屆時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我們「動心」呢?
在《百喻經》裡有一則故事。有一戶人家來了客人,父親就叫兒子上街買酒菜準備請客。可是等到要開飯了,兒子還是沒回來,父親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就著急地上街去看個究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