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的等待
一個資歷尚淺的年輕法師,雖然有抱負,但不急於出頭,他慢慢等,慢慢醞釀和學習,等了五十年,讓人肯定他的學問和道德,認為他能擔當弘法利生的責任時,再一展長才。這種忍耐、堅定、不灰心、立志奮發的精神,我常常用來https://www•hetubook.com•com教育佛光山的徒眾,若想在佛教有發展與貢獻,就要立志將這件僧服穿五十年不脫下!
有一次,在美國西來寺與水谷幸正先生會面時,談起一件事。他表示,近年來日本佛教和_圖_書在夏威夷慢慢沒落,信徒也減少許多,不知是什麼原因。當時,有位教授就這個現象問我:「我們的佛教慢慢沒落,而中國的佛教在各個地方卻有成長的趨勢,你有什麼妙法?」我說:「我也沒有什麼妙法,只是秉持著廣結善緣,給信和_圖_書徒歡喜的理念弘揚佛法。甚至美籍人士,牧師、神父因為感受到我們的真誠與熱心,也來皈依佛教。」
談到這個問題時,我注意到當場有一位年紀稍長的出家人,他們便向我介紹,為了要增加日本佛教在夏威夷的影響力,特地請這位老和尚和_圖_書住到當地。我對這個老和尚說:「換了你去夏威夷,今後必定很好。」他回答:「我等了五十年才有機會輪到我。」聽到這句話,我感動莫名,佩服他這一份弘法的毅力與精神。
日本京都一所佛教大學的前校長水谷幸正先生,與佛光山的因緣頗深。由於https://m•hetubook•com•com佛光山有許多徒眾在大學就讀的因緣,他和佛光山也因此往來幾十年,也和我成為莫逆之交。
能以一顆堅忍的心安住在工作崗位,耐心耐煩地做五十年,信仰不輕易動搖,也不要求調職,紮根原地,韜光養晦。一朝枝葉繁茂時,就能遍及至遼遠邊界,庇蔭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