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佛陀的啟示

作者:化普樂.羅睺羅
佛陀的啟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本書內容更正啟事

本書內容更正啟事

「佛不僅教導和平非暴,更曾親赴戰場勸阻戰事之發生。釋迦族與拘梨耶族因爭盧呬尼河水,而準備訴之干戈的時候,佛出面阻止,即為一例。有一次,也是由於他的一言阻止了阿闍世王攻略跋耆國。」
(一)一五零~一五一頁:「佛教裡沒有任何可以稱為『正義之戰』的東西。這只是一個製造出來的hetubook.com.com虛偽名目,再加以宣傳,使成為憎恨、殘酷、暴虐與大規模屠殺的藉口與理由而已。誰來決定正義與不正義?強大的勝利者就是正義,弱小的失敗者就是不義。我們的戰爭永遠是正義,而你們的戰爭就永遠是不義的了。佛教並不接受這樣的觀點。」
註釋:按佛陀認和-圖-書為戰爭乃因果之業,無法避免,例如昔日琉璃王征伐迦毘羅衛國(佛陀之祖國)時,初經佛陀勸阻,迨至最後出征時,佛陀以為此乃釋迦族共業所召之果報,不可避免,故未加制止。蓋佛教之根本,不離因果,戰爭既係因果之業,則必有善惡(正義與不義之分),所謂侵略必敗,暴政必亡,因果和-圖-書報應,昭昭不爽,質之史乘,可為明證,如謂戰爭無「正義」、「不義」之分,則無異否定因果報應,此實有悖佛教本旨。
本書內容經查有兩點與我當前國情欠合,為免讀者發生誤解,特將下列原文部分訂正註釋,以符我佛本懷。
(二)一五五頁:「人常為政治宣傳所習用的術語如『國』、『邦』、『國際』和-圖-書等所炫惑,心理迷矇,盲目受騙。國家是什麼?還不是一大群個人的集團?國與邦並不能有行動,有行動的就是個人。個人所想所做的,就是邦國所想所做的,能適用於個人的,就能適用於邦國。」
以上註釋,敬請讀者自行訂正是幸。
慧炬出版社敬啟63年10月1日https://m.hetubook.com.com
註釋:按佛陀之八正道,旨在由個人修行為善,以促使國家社會之安謐與祥和,與我國儒家思想甚為接近,並未聞有反國家之說,本段立論,似因原作者出自西洋政治經濟學上「個人主義」之思想,蓋「個人主義者」,純以個人利益為前提,既不同於現代民主自由思想,且與佛教「救人救世」之精神相背馳,殊不足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