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當下的力量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當下的力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章 隱含生命的路口 空間

第七章 隱含生命的路口

空間

「無物」只有在你不試圖掌握或了解它的時候,它才可能成為一個入口。
沒有靜默,聲音便不存在,同樣的,沒有「無—物」(No-thing)、沒有可資存在的「無物」,物也就不存在了。每一個物體或身體都來自無物,都被無物包圍,最後也要回歸於無物。不僅如此,即使在每一個身體裡的「真空」,也無超過其中的「妙有」。物理學家告訴我們,物質的固態是個幻覺。即使看似固態的物質,包括你的身體在內,也幾乎是百分之百的空間——原子和原子之間的距離,無超過它的面積。這還不算,即使每一個原子內部的空間,也佔了絕大部分。剩餘的小部分也不盡然是固態的分子,反倒像音符的波動。這個道理佛教徒和-圖-書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知道了。佛教最知名的心經裡,就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樣的句子。空無是萬物的本質。
宇宙如果發生震動,而導致世界末日的話,隱含生命仍會如如不動,不受絲毫的影響。《奇蹟課程》裡犀利地揭露了這個真理:「凡真實的必不受威脅。凡不真實的必無法存在。神的平安自在其中。」
空間和靜默是一體的兩面——同一個無物。它們都是內在空間和內在靜默的外現,也就是寂靜:存在萬有無量的創造源頭。大多數人對這一個向度完全無意識。對他們而言,沒有內在空間,沒有寂靜。他們是失衡的。換句話說,他們知道這個世界,或者說他們自認為知道,可和圖書是他們不知道神。他們只認同生理和心理的形式(form),而無意識於本質的存在。又由於每一個形式(form)都是變動不定的。他們就活在恐懼裡。這種恐懼造成了他們對自己、對其他人類很深的誤解,也扭曲了他們對世界的知見。
你似乎、暗示了「空無」或「無物」不只是一無所有,它還具有一種神秘的品質。無物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有意識地與隱含生命維持著連繫,你就會珍重、會愛、會衷心地尊重外顯世界,和生存於其中,以超越形式的至一生命而展現於世的每一個眾生。你也會知道每一個形相終將化滅。究竟來說,世間的一切不再那麼重要了。誠如耶穌說的,你已經「征服了世界。」,或者像佛陀說的和_圖_書「到達了彼岸。」
因此,如果你把對物體的注意力抽離,而意識到空間的話,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這個房間的本質是什麼?傢俱、圖畫等在房間的本質是什麼?當然是空—間—「空間」了。沒有空間,就沒有「房間」。由於空間是「無物」,所以我們可以說,凡不在的比在的還重要。因此我要你覺察包圍著你的空間。不要思考它。照它原來的樣子,感覺它。專注在「無物」上面。
你這麼做的時候,內在便會發生一個意識的轉變。原因如下,你內在與空間裡的實物如傢俱、牆壁等的對應物,就是你的心智物:思想、情感、和感官的受體。而你內在與空間的對應物,就是使你的心智物得以存在的意識,就好像使萬物存在的空https://www.hetubook.com.com間一樣。所以,如果你把注意力由物——空間裡的實物——抽離的話,你也自動地從心智物上抽離了注意力。換言之:你無法既思考又覺察空間——或者這個情況下,既思考又覺察靜默。藉著覺察你周遭的空間,你同步地覺察到了無心的空間——純意識的空間:隱含生命。這就是對空間做默觀之所以會變成另一個入口的原因。
隱含生命不僅以靜默的形式存在於世界;它也以空間的形式,遍及整個實體宇宙的內外。它和靜默一樣讓我們習而不察。我們只注意到空間裡的物,有誰會注意空間本身呢?
空間沒有「存在」。「存在」的本意是「示現」。你無法了解空間,因為它不示現。雖然它本身沒有存在,它卻使其他的一切存在。靜和-圖-書默也沒有存在,隱含生命也一樣。
我們現在不正是這樣做嗎?
沒有人這樣問的。你的心智試圖要把無物變成有物。當你把它變成有物的那一刻,你就錯過了。無物空間是隱含生命在感官世界,以外在現象的顯現。能以言說的也僅及於此了,即使這樣說都有點矛盾。它無法變成知識的標的。你無法寫出一篇「無物」的博士論文。科學家研究空間,通常把它當做有物來探討,因而完全偏離了它的本質。最新的理論主張空間根本就不是空的,而是充滿了物質也就不足為奇了。一旦你提出一個理論之後再找證據支持並不難,至少在下一個理論出現之前。
兩回事。我給你的是如何把隱含生命的向度,帶進生命中的指標。我們沒有試圖去了解它。因為沒有要了解之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