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佛法概要

作者:明暘法師
佛法概要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況 第一節 俱舍宗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況

佛教傳入我國,先後形成十宗,流傳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區。十宗有俱舍、成實、三論、天台、華嚴、法相、律、淨土、禪、密等宗。本書對禪、淨土、律三宗已有專章敘述,這裏不談。其他七宗概況,現分述如下:

第一節 俱舍宗

佛滅後九百年,犍陀羅國有世親尊者,取「經藏中有義」造《俱舍論》。發揚諸法的有諦。陳代真諦三藏,即將此論傳入中土,其本人並著有論疏五十卷,闡釋弘揚,惟後漸次亡失,迨至唐代玄奘大師https://m.hetubook•com.com,在慈恩寺內譯成三十卷,傳於門人普光、法寶二師,普光並有《論記》三十卷,法寶亦著有《論疏》三十卷,析理分類,頗帶科學的色彩。六朝時有專和*圖*書弘此宗,唐後失傳,典論亡失,近始由日本取回。現為唯識學者所研究,以明破立的妙用。本宗的成立,全在一部《俱舍論》,但《俱舍論》有二種譯本:陳真諦三藏所譯的,稱為舊譯。唐玄奘三藏www.hetubook.com.com所譯的,稱為新譯。《俱舍論》的組織分為九品,前八品說明一切萬法的有漏、無漏的因果。後一品闡明無我的理論,這是本宗立論的要旨。因為宇宙的業力不滅,所有萬法皆是實有、有漏的我,亦無和圖書非由諸法的和合而成,故我體亦是虛妄,這即是「我空法有」,一部《俱舍論》的內容。本宗對於宇宙間一切萬有的認識,別為五位元,即: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應行法。五、無為法。
《阿毗達摩和圖書俱舍論》,意譯為「對法藏論」。對法是指「發智本論」而言,這有二種意義:一、是對向涅槃義,二、是對觀四諦義。古人為了容易記憶品名,造有一偈:「界二根五世間五,業六隨三賢聖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