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傷寒之意義
一、傷寒論說什麼?
上述這個關係清楚後,我們就會發現,在中醫界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把造論的作者當成了醫聖,反而作經的黃帝、岐伯沒有稱聖。這個現象當然有它的原因,張仲景對中醫的貢獻太大了,他於危難之中拯救了中醫,中醫之所以能夠延續到今天,張仲景是功不可沒的。正是張仲景的這個功績,他被越稱為醫聖,他的論亦成了經。但是,作為張仲景自己,他是很謙虛的,他並沒有把他的著作叫《傷寒雜病經》,這一點他要比後世的皇甫謐、張介賓高明。
3、論的涵義
傷寒是《傷寒論》或者《傷寒雜病論》這部書的經,但,還有一個緯,這就是雜病。雜病與傷寒相比,它具有什麼意義呢?這裡先講一個「文化大革命」的故事。
「經」是什麼?經就是經典。中醫有中醫的經典,道家有道家的經典,佛家有佛家的經典。這個經典意味著什麼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門學問裡最權威的東西。經典產生的時代,往往就是這門學問最成熟的年代。這與現代科學的發展模式是不同的。經典hetubook.com.com的這樣一個特性決定了我們要研習這門學問,就得依靠它,這一點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而經典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作者。經典的作者是很講究的,像佛家這門學問,只有釋迦牟尼所講述的那些著作能夠稱經,其他後世的這些著述統統不能稱經。儒家的學問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刪定的詩、書、禮、易能夠稱經,而後世的那些同樣也不能稱經。經典作者的這樣一個特殊性,使我們發現,他們都是這門學問的開山祖師,只有開山祖師的東西才能稱經。開山祖師亦稱聖人,像儒家這門學問,只有孔子能稱聖人。所以,孔子又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而孔子以後的人統統不夠聖人的條件,要稱的話,最多勉強稱作亞聖、或後聖,亞於聖人、後於聖人。
《內經》對傷寒的這個定義,是從最基本的點上去定義的,但是,擴展開來卻顯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為此,到了《難經》的時候,又給它作了一個更具體的定義。《難經.五十八難》云:「傷寒有和-圖-書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難經》的這個定義說明了,這個具有發熱特徵的傷寒常見於五類疾病裡,哪五類疾病呢?就是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稍稍具有臨床經驗的人就能感受到,《難經》給傷寒的這個定義確實很具體,臨床所見的發熱性疾病,大多也就見於這些疾病裡面。所以,要研究傷寒,就應該著眼於上述這五類疾病。
這雖然是個玩笑,但是,哲理卻很深。聯繫到傷寒與雜病的概念,如果我們從發熱的角度去認識天下所有的疾病,那麼,天下的疾病也無外乎兩個,一個就是具有發熱特徵的疾病,一個就是不具備這個特徵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麼是發熱的,要麼是不發熱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麼回事?現在,既然發熱的疾病讓傷寒佔去了,那麼,不發熱的這一類疾病就非雜病莫屬了。所以,一個傷寒,一個雜病,已然將天下的疾病佔盡了,這就是傷寒與雜病的真實涵義。
有關經論的上述涵義,我們還可以用另外一個關係來說明,m.hetubook.com.com那就是「體」與「用」。經為道之體,論為道之用。經以言體,論以明用。沒有體不行,如果我們沒有強健的身體,那一切的理想都會落空。所以,體是基礎,沒有它不行。同樣,用也很重要,有體而無用,那這個體的意義怎麼體現出來?我們光有強健的身體,卻不去發揮作用,那麼這個身體有什麼意義呢?還不是臭皮囊一個!
從這一章開始,我們將進入《傷寒雜病論》一些具體問題的討論,在討論這些問題前,應該首先弄清楚這部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我想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論題,通過書名來解決。
因此,體與用、經與論就是這麼一種關係。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要學好中醫,經必須讀,論也必須讀,而《傷寒雜病論》呢?它既具有經的一面,又具有論的一面,它既言體,又明用。就是這麼一部著作,大家看應不應該讀?應不應該把它作為依靠處?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難經》中談到兩個傷寒,第一個傷寒當然是總義的傷寒,也就是《素問.熱論》講的傷寒,現在的www.hetubook.com.com教材又叫它廣義傷寒;後一個傷寒是分義的傷寒,又叫狹義傷寒。而我們這個論題上,書名上的傷寒,當然是指第一個意義上的傷寒,這一點不容混淆。這個問題弄清了,我們就知道張仲景並不偏重於談寒,他也談濕溫、熱病、溫病。
「文化大革命」期間,王洪文當上了黨的副主席和軍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個保衛幹事,能有什麼特別的才幹?有一次當時的副總理鄧小平就問王洪文一個問題,說中國到底有多少廁所?讓王洪文告訴他。王副主席一聽這個問題,當時就愣住了,這個問題我怎麼回答?我又沒有作過具體調查,毛主席不是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看到這個尷尬的局面,總理便在一邊解圍說,這個問題不用作調查,中國就只有兩個廁所,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2、雜病的涵義
那麼,上述的這些聖人,上述的這些經典的作者滅度以後,後人便要對這些經典進行詮釋,進行發揮,這些對經典進行詮釋和發揮的著述就稱之為論。所以說論是與經相對的概念,沒有經就hetubook.com.com沒有論。我們從手頭的這部書叫論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是詮釋和發揮經典的著述。
書名的最後一個字是「論」,大家也別小看了這個字。論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一個與經相對應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論,必須首先搞清經。
1、傷寒的涵義
傷寒,是我們討論的這部書的核心,有關它的涵義我們應該很清楚。傷寒這個概念,在《素問.熱論》裡有很明確的定義:「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這個定義說明了傷寒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發熱的特徵。凡是屬於發熱性的疾病,或者說凡是具有發熱特徵的疾病都屬於傷寒的範疇。
弄清了上面這個涵義,可以解除我們許多的顧慮。過去我們常會擔心,光搞一門傷寒會不會太局限了?擔心搞傷寒的只會治外感,不會治內傷;只會治傷寒,不會治溫病;或者只會治內科,而不會治其他各科的病。現在我們知道了《傷寒雜病論》是一部什麼樣的書,知道了它的研究範圍。這些問題清楚了,怎麼還會有上面的擔心?所以,讀古書,對書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