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
傷寒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第十

卷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第十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https://www.hetubook.com.com;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桂枝三兩和-圖-書(去皮) 大黃二兩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桂枝加大黃湯方和_圖_書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和-圖-書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三兩(切)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太陰者,身和_圖_書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