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其中一個武士連忙呈上一張紙條說:「在這小崽子身上還搜出一張紙條,上面寫的就是他唱的反歌,請聖上御覽。」
黃巢看罷,心中大怒,但表面卻強自抑壓,問那孩童:
先練刀槍劍戟各般兵器,然後比賽射箭。校場盡頭一棵合抱的垂楊上,掛著件件紅錦戰袍,樹旁設一箭垛。
皮日休匆匆交割了潼關、華州一帶的事務,依然輕騎馳赴同州。還沒有到州治,行到同州轄境內同官縣,便聽說朱溫此時不在同州,已過黃河,到東岸的河中府,與新任唐軍東北面行營都統沙陀將李克用會盟去了。他知道,朱溫已經死心塌地,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再去同州無益,便不再前行,當晚就宿在同州縣衙。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陽路八十。
欲為聖明除弊政,
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夕貶潮陽路八十。
欲為聖明除弊政,
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兩年前,皮日休以東出潼關,巡視同華為名,掩護著名詩人韋莊出了長安。他和韋莊在灞橋分手,韋莊匆匆出關下江南,去領略那「江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風光人情。皮日休卻徜徉於河、渭之間,流連於驪山溫湯、華山峰巒之中。隨後,他輕裝簡從來到駐守潼關、華州一帶的義軍營寨,想隨營贊劃,為義軍的發展壯大,在地方上盡一點棉薄之力。然而,長安義軍大營按兵不動,無所作為,各地偏師勢單力薄,終難打開大的局面。同州、華州一帶的義軍,勢力終於囿處同華一帶。其間,義軍的兵威曾懾使附近幾個鎮的官軍節度使,表示歸降大齊的意向,但他們見黃巢只穩坐大明宮當皇帝,並無兵刃相加,已失了攻占長安前那種咄咄逼人、叱咤風雲之勢,也便朝秦暮楚,隨降隨叛了。
演武已畢,金鼓聲中,大齊皇帝鑾駕回宮。然後,三軍整隊回營。看完義軍校場演武的長安百姓,也三三兩兩散去,他們走在路上,還興猶未足地談論著剛才義軍演武的英武情景。最後,不約而同地得出結論:義軍還有這麼多人馬,又有高城深池可憑,不會輕易撤走。今日演武,就是表明固守長安,迎戰官軍的決心。義軍如此勇武,官軍雖然搬來了沙陀鴉軍,也不一定能攻下長安。
孩子又連忙磕頭:「是是。」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已經做出決策,進行了部署,現在回頭想想,決策和部署依然不錯。東南走藍田道,入商山,過武關,進河南,打回山東老家去!在曹鄆一帶養好創傷,以圖東山再起!
八百個日日夜夜,樹葉一樣多的日子,隨著一陣陣淒風苦雨,樹葉一樣飄零得無影無踪。再沒有奇蹟,再沒有建樹。想到這裡,他心中充滿懊惱。
皮日休披衣下床,走到院中。正當四月初七夜,有點夜風,而撲面不寒,一輪上弦月亮亮地掛在天衢,透過槐樹新發的嫩葉,將斑駁的月光灑在樹下繫著的御馬身上。那馬見有人來,立刻刨動四蹄,昂首揚鬃,噴著響鼻,似乎召喚新的主人,立刻上馬,隨大隊騁馳遠去。
四月七日,天氣晴朗,長安城內大校場上遍插旌旗,數萬義軍士卒齊集演武。黃巢頭戴冕旒,身穿袞龍袍,端坐點將台,侍衛和諸將左右侍立。
賽箭的眾將分成紅綠兩隊,各帶強弓利矢,騎駿馬立於百步之外聽令。
黃巢正想到孟楷,左右侍衛來報:「孟楷將軍在殿外,要見皇上,有要事稟奏。」
頃刻,內侍向三軍傳大齊皇帝御旨,紅綠各將,每人走馬向箭垛連發三箭,三箭俱中紅心者,鳴金擊鼓,獎和*圖*書錦袍一領。
左右接過紙頭,轉呈黃巢,黃巢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一首童謠——
皮日休的看法恰恰相反,聯繫預派孟楷扼守藍田道的事看,他認為,黃巢點兵演武,只是故作姿態,穩定人心,迷惑官軍。義軍要趕在李克用率領的五十萬官軍逼近長安城下之前,很快撤走了。
柳鞭舞著春風。光裸了一個冬天的樁樹、榆樹,也開始抽出嫩芽。桃樹、李樹,開放一樹樹白的、紅的繁花。
黃巢暗自猜詳,庚子年義軍攻占長安,唐朝豈不是「日月枯」,「天下有如無」?第三句隱著我的名諱「巢」字,第四句是咒罵義軍攻占長安。再往下,其義淺露易明,最未一句是妄圖借重沙陀李克用來攻滅義軍。
「這是一支咒罵義軍的反歌,那賣草藥的郎中一定是官軍的奸細。你知道嗎,唱這樣的反歌,是犯殺頭罪的!」
庚子年來日月枯,
唐朝天下有如無。
山中果木重重結,
惡鳥傾巢犯帝都。
世上逆流三尺血,
蜀中兩見駐鑾輿。
若要太平無兵馬,
除是陰山碧眼鶘。
唐朝天下有如無。
山中果木重重結,
惡鳥傾巢犯帝都。
世上逆流三尺血,
蜀中兩見駐鑾輿。
若要太平無兵馬,
除是陰山碧眼鶘。
余行邑過此,偶無令長,遂寄榻縣宇。步履後圃,荒蕪不治。獨有四小柏鬱然於草芽間,與菅茅並處,良可嘆者!後之來者,當有瘦馬長官,定能為四柏主人,幸無忽此語也。
想到這裡,他的心靜了下來,很快走進房去,找到火鎌火石,以及引火的火絨,點著了他的小廬。頃刻間,一切都籠罩在煙裡火裡……
長安城東市南面昌平坊內皮寓,一、二年沒人居住,已滿室塵封。清理了兩天,剛剛理出個頭緒,便聽滿城百姓紛紛傳說:義軍在校場大演武,大齊皇帝御駕親臨校場點兵,看來義軍要固守長安,與官軍決戰了。
黃巢又對宮女說:「快去給孟將軍端糕,別的事就不用你多操心了。」
皮日休回到小院,馬去院空,只有繫馬的古槐依然立在月影裡。它也許在這小院裡立了上百年。人事變換了多少代?它卻依然無恙地佇立著。以後,它還要長久地活下去,不顧人間的悲喜,不理會世事的變換,再活數百年,以至一千年。他想起一句俗話:「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而亂世之人,那生命就更加脆弱,更加短促了。一種無名的愁緒,襲上心頭。他走進房去,取了筆硯,情不自已地在古槐上,寫下兩行詩句:
皮日休在潼關、華州一帶義軍營寨裡,白白忙碌了一年多,一無所成,正在沮喪。忽然,他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駐守同州的朱溫,率所部的十來萬義軍降唐了!
黃巢臉色鐵青,霍地從御座上站起來:「守住,守住,朕在長安守了兩年半了!困守孤城,天天挨打,天天餓飯,入關時百萬義軍,現在只剩下十四、五萬,都是你們這些有勇無謀的莽漢壞的事!難道你要朕吊死在這棵樹上?!」
下午,御旨特准,三軍將營中尙存的一點酒拿出來飮宴,以歡慶今日義軍大演武的成功。黃巢自己也在宮中設宴,宴請眾將和群臣。雖無佳餚,不過備了幾個家常粗菜,但有了酒,便平添了一層喜慶的氣氛,席上也還熱鬧。於是,近年籠罩長安城的一片陰鬱、壓抑的氣氛,便暫時掃開。
孟楷不再推辭,肚裡也的確有點餓,掀起盤裡的糕,一口一塊,不一會兒,如風捲殘雲,吃得乾乾淨淨。然後,抹抹嘴巴說:
內侍走了之後,皮日休心緒起伏不寧。不出所料,和_圖_書義軍果然要撤出長安,這自然是上策。難得大齊皇帝在危難時刻仍不忘關照,特派內侍送來御馬,並傳密旨叮囑同行。如旨隨軍撤走嗎?幾年來南北闖蕩的戎馬生涯,已經使人厭倦,自己畢竟是個文人,更適應書儒生活。如果前幾年那種戎馬倥傯,顛沛流離的生活,因勝利在望,而甘之如飴的話,此次退出長安,勝利已經渺茫,那種亡命江湖的日子,還有什麼意思?
黃巢見孟楷不作聲了,這才開導說:「好心,就要想到有利於義軍的壯大發展。朕不是膽小怕死的人,從舉旗起義的第一天起,就時時準備肝腦塗地,血染義旗。然而,不到山窮水盡,也不要輕言死。現在,我們還有十數萬人馬,為什麼就孤注一擲,拚死長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眼下我們暫時退出長安,將來我們還要再回來的!」
「錢都在這裡,我不要了,以後再也不唱了。」
如何一寸心,
千愁萬愁入?
千愁萬愁入?
如果,聽信皮日休等人的勸諫,少殺一些唐室宗親和唐朝舊臣,依然封他們以高官,供他們以厚祿,使他們為我所用;再通過他們去籠絡各地藩鎮,天下也許傳檄早定了。也就不會陷到今日四面楚歌,眼看長安得而復失的地步……然而,他撫摸著腰間的羅平劍,毅然地搖了搖頭:不,那樣還有什麼義軍的宗旨「羅平」、「均平」?我寧可為均平二字戰死,也不坐這樣的天下!
於是,長安浮動的人心,又漸漸安定下來。
柳樹上掛著的紅錦袍,被三箭俱中紅心的將校一件件取走,最後得只剩下一領紅錦袍了,忽然,校場門口飛騎馳進一將,脆聲高叫:
皮日休在縣衙裡走走看看,來到後園,只見百卉零落,雜草叢生,一片荒涼。草莽中只有四株小柏鬱然獨青,正直挺立。皮日休忽有所感:當此亂世,一切正直才志之士,其處境不也和這四株小柏一樣麼?誰來鏟除雜草,培植嘉木呢?想到這裡,他取了筆硯,在同官縣壁上寫道:
嗯,應該巧為部署,讓長安市民感覺不到義軍立即要轉移,以穩定人心。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撤走。
「聖上一席話,解了臣心裡的疙瘩。臣這就回灞上,率領本部人馬,立即馳赴藍關,守住出關孔道。」
走呢,不走呢,皮日休左思右想,輾轉難眠。
宮女退下,不一會兒,又端來一盤熱騰騰的玉米香樁糕,呈到孟楷面前。
黃巢卻說:「放手,放手,小孩子懂什麼事?他唱的什麼反歌,說給朕聽聽。」
三更之後,大明宮突然火起。似乎是幾處同時點火,頃刻間烈焰沖天,那雕梁畫棟、飛簷斗拱,被烈火燒得嗶剝炸響的聲音,那殿宇轟隆坍塌的聲音,霎時把整個長安城驚醒。
黃巢緩和了臉色:「今天恕你年幼無知,饒你初次,以後再唱,可不輕饒!」
入夜,看了義軍三軍大演武,又見義軍歡宴的長安百姓,都放心地安睡了。那些混雜在百姓中的官軍奸細,把義軍打算固守長安的種種迹象,報出城去之後,也安歇了。
鷄叫頭遍,拴在院中那匹御馬,忽然蕭蕭嘶鳴。皮日休的心怦然一動:一定是御馬性靈,敏感到城裡有兵馬行動,所以嘶鳴。
長安百姓得知義軍大演武的消息,也遠遠地圍著看,一時聚觀者如堵。
他終於走上前去,解開繫在槐樹上的馬繮繩,將馬牽到門口,然後撫著馬鬃說:
蓋秀梅張弓搭箭,對著大柳樹上掛著戰袍的高枝,嗖地又是一箭,射斷柳條。那紅錦袍正往下墜,倏然,蓋秀梅的戰馬已馳到柳樹下,它不偏不歪,正落在蓋秀梅身上。校場https://m.hetubook.com.com內外,軍民人等,又是一陣喝采。
那孩子嚇得抖抖索索說:「是一個走江湖賣草藥的先生給我的,他還悄悄教我唱。嗯,他還給了我一把銅錢。」
「宣孟將軍上殿見駕!」
傍晩,內侍送來御馬監的一匹好馬,並傳大齊皇帝密旨:今晚義軍退出長安,由藍田道東南行。請皮博士隨軍撤走。
寫罷,投筆古槐下,不禁對著這兩行詩句,欷歔起來。
「哼,好心!管你好心歹心,有再言死守長安,阻朕退兵者斬!」
說話間,一個宮女用玉盤端上一盤熱騰騰的蒸糕來,跪請說:
黃巢翕動著鼻翼:「啊,好香的糕!裡面放了香樁吧。」
宮女回答說:「稟聖上,這玉米糕裡面是放了香樁。」
黃巢說:「宮中匱乏,朕也戒酒有日了,今日不用好酒來為將軍壯行,你就吃一盤糕上路吧。」
「你這紙條是哪裡來的?」
說著,蓋秀梅催馬向前,快到百步界線,一勒繮繩,帶馬回馳,然後猛從馬背上轉身,嗖、嗖、嗖,連發三箭,箭箭都中紅心。頃刻,校場內外,軍民人等,齊聲喝采,金鼓亂鳴。蓋秀梅得意地說:
說著,他連忙從口袋裡掏銅錢,最後,把口袋翻出來:
留在長安不走嗎?官軍進來,自己便是仕大齊的叛臣,罪不容誅,那後果不堪設想……
時至今日,懊悔不及,遺恨無窮!
孟楷一愣,只好緘口不言了。
孟楷從來沒見黃巢發過這麼大的脾氣,方才那股冒死進諫的勇氣,早跑得無影無踪了。他說:
大明宮的火光又給他一種啓示:既不願再隨義軍走,也不願束手就縛,淪為官軍階下囚,去受非人的凌|辱。火,倒是一個很好的歸宿。一把火,乾乾淨淨,不留絲毫痕迹。
黃巢反覆運籌,終於成竹在胸。他把親近內侍叫到跟前,命即傳旨三軍,四月七日,三軍將士戎裝整齊,齊集長安大校場,操練刀槍劍戟各般兵器,演習弓馬。屆時大齊皇帝要御駕親赴校場驗兵。擺出一副固守長安,與官軍決戰的姿態。
黃巢透過宸居的綺窗,看著這一切,心中暗暗讚嘆:多好的一片春光!然而,一陣不可名狀的悲涼突然襲上心頭:可惜這帝宇春光,轉眼又要易主了……
「這領戰袍是我的了!巾幗英雄不愛裙釵,愛戰袍!」
「這最後一領紅錦袍,留給我取!」
言訖,綠袍將扣弦連發三箭,三箭都中紅心,校場上金鼓齊鳴。綠袍將正要馳馬上前,摘取紅錦袍,蓋秀梅大聲叫道:
當年韓愈貶走藍關,心境夠悲涼的了,想不到今天自己也敗走藍關……此刻,孟楷是不是已從灞上出發,率部去藍關,扼守退兵孔道?藍關,一定不能落入官軍之手啊!
黃巢說:「你有廉頗之力,一飯能吃斗米,肉十斤。而今長安久困,軍中饑饉,吃過,你也只能半飽。」
「好一個孟楷,你不立即率部去藍關,扼守退兵孔道,跑到大明宮來做甚!你還要不要你的腦袋?!」
地處渭河平原南沿,秦嶺北麓,灞河源頭的藍田,是長安東南行的咽喉、門戶,過去許多貶謫嶺南的朝臣,都從這條路出關中。六十多年前,韓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唐懿宗,由刑部侍郎貶官潮州刺史,南行走的就是這條路。他途經藍關的時候,寫過一首詩:
黃巢在點將台上見了,心中大喜,稱讚說:
孟楷連忙插言:「聖上自用吧,臣已經用過早膳了。」
黃巢派孟楷率三萬人馬,扼守藍田道,控制住自武關南走之路,心裡稍安。他正要一人靜處一會兒,思慮一下退兵的步驟,忽然殿外傳來一陣小兒的驚恐啼哭聲。黃巢正在詫異,皇宮裡哪來陌生孩兒的啼哭聲呢?幾個武士已經像鷹抓小雞一般,抓了一個孩童上https://www.hetubook•com.com殿來。到了御座前,武士們跪稟說:
當天下午,他接到御旨,命他立即去大明宮赴宴,歡慶義軍大演武的勝利。皮日休猜測,黃巢要藉此宴會,部署撤退。他想:匆匆趕回長安,原擬勸諫黃巢不要再困守孤城,和官軍硬拚;要迅速撤走,保存實力,以圖恢復。現在,黃巢早已周密做好撤退的準備,不需自己再費唇舌,那麼,參加宴會也就沒有必要了。於是,他託言旅途染疾,沒有去赴宴。
孟楷腳步急促地走上殿來,不等他跪下稟奏,黃巢便大喝:
皮日休在同官縣衙住了一宿,第二天便急忙趕回長安去。東南、東北各鎮官軍齊集河中府,人馬將近五十萬,又有沙陀鴉軍作先鋒,其氣正銳;而義軍朱溫降唐,渭南新敗,損失數十萬人馬,長安城只剩下十四、五萬軍隊。他要勸黃巢立即率軍撤出長安,不能再困守孤城,孤注一擲。
大齊皇帝居住的大明宮火光熊熊,快燒盡了,而周圍義軍營寨卻全無動靜,人們更加生疑。待走近前一看,原來營寨已空,義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全開拔走了。
人們紛紛披衣起床,翹首北望,燭天的大火把整個大明宮都燃著了。可憐自太宗貞觀八年(公元六三四年)開始建造,經營了二百五十多年的無數瓊樓玉宇、龍閣鳳池,頃刻化為灰燼。人們心知此火有異,沒有打算去救火,事實上此火也已經不可救,卻開始窺探附近義軍營寨的動靜。
綠隊中一員將校馳馬而出,說:「林夫人,你是穿裙戴釵的女子,要戰袍做什麼?這紅錦袍還是給我吧!」
「真是女中豪傑,為一般男子不及。這最後一領錦袍,她受之無愧。」又對左右說,「那綠袍將既然三箭俱中紅心,也不能無賞,著人即去另取一領錦袍來,獎給他吧。」
「且慢,你正射三箭中紅心,有什麼稀罕?看我背射三箭,也中紅心,才算功夫!」
「回去吿訴你的那些小夥伴,不要上官軍奸細的當,不要再唱反歌。」黃巢叮囑了那孩子,才對武士們說:「把這孩子送出宮門,放他回家。」
突然,北面火光冲天,並傳來嗶嗶剝剝的梁柱著火聲。皮日休仰首北望:大明宮著火了!那火好大,一定是同時舉火,將那千重殿宇頃刻燒著。他只覺得頭暈目眩,一種地維絕、天柱折,大勢已去,無可挽回的感覺,頓時襲上心頭。看來,黃巢也已經不大相信,他還能再回來,大明宮的火光便是明證。
壞了,這孟楷要誤朕的大事!黃巢即命侍衛:
那麼,聽信皮日休的另一勸諫,以皇后和御命大臣看守京都長安,自己統率大軍,御駕親征,及時蕩平各地藩鎮,和西南逃入巴蜀的唐僖宗,使他們無喘息之嫌。那樣,也許不致養癰貽患……這幾年,也許自己的確耽於帝宮的安樂,失了進取的銳氣……
「啓奏皇上,適才在宮前守衛,抓住一個在丹鳳門前唱反歌的小崽子。事關重大,侍衛們不敢私自處置,特來面稟皇上。」
宮女猶豫著:「糕倒還有一些,只是宮裡存糧不多了,幾樹香樁的嫩芽,也快摘盡……」
四月,和暧的春陽,照耀在大明宮黃的、綠的琉璃瓦面上,使這座綺麗的宮殿更顯得金碧輝煌。
武士們叩頭說:「可不敢重複那些反詞,那要割舌頭的。」
「聖上,請用早膳。」
黃巢問:「你知道,那郎中教你的是什麼歌嗎?」
義軍占領同州之後,委派有同官縣令,朱溫降唐,縣令不願隨著歸順,已掛冠而逃。義軍委的縣令逃了,官軍還沒有委任新的縣令來,此時同官縣衙便成了一座空衙。
孩子嚇得又哭了起來:「我真不知道這是反歌,以後再也不唱了。」
說罷,孟楷拜辭黃巢,大步出殿m.hetubook.com.com,回灞上去。
孩子木然地搖搖頭。
皮日休一聲長嘆,心裡說:駿馬呀駿馬,你隨義軍大隊去,還可衝鋒陷陣;我隨義軍大隊走,有何用處?如果前幾年我獻的韜略尙且不能為用,此後義軍便更無用書生的日子了。
今年是他入主長安,建國大齊,改元金統的第三個年頭。也就是說,他在大明宮住了將近兩年半了。兩年半,八百多個日日夜夜啊,然而,回想當年義軍從春明門攻進長安,滿城百姓鑼鼓爆竹,夾道相迎的熱烈埸面,恍然如在昨天。
皮日休三月中旬從同官縣出發,到達長安已是四月初。行至灞上,順路去拜會駐軍灞上的孟楷將軍,沒能見著。一打聽,原來孟楷已率軍扼守藍田道去了。他心頭一喜:看來黃巢已想到了避鋒卻走這一著棋。
「皮某不走了,駿馬,你自去追趕義軍大隊吧!」
御旨傳下,紅綠兩隊將校紛紛出隊馳馬射箭,根根利箭射向紅心,一箭中的,頃刻金鼓齊鳴。三箭都中紅心的,金鼓聲中,披一領紅錦袍,興高彩烈地歸隊,三箭裡只有一、二箭中紅心的,雖然博得一陣金鼓激勵,但只得空手而歸。
皮日休立在門首,目送御馬消失在小巷迷茫的夜色裡。靜夜裡,遠處隱隱傳來人馬行走之聲,然而,那聲音很輕,若有若無。
「聖上,孟楷可是一片好心啊!」
黃巢高興地說:「這香樁還是七、八年前在家鄉吃過,多年不嘗此味了。玉米香樁糕,好啊,還有嗎?再給孟將軍端一盤來。」
兵荒馬亂,道路梗阻,消息遲緩,他得到朱溫降唐的消息已是中和三年初。當年在毗陵,皮日休是朱溫接出來參加義營的,仗著兩人曾經有過這樣一段交往,皮日休決定立即趕到同州去見朱溫,極力規勸,以使朱溫懸崖勒馬,幡然悔悟,重歸義營。
說完,在馬臀上猛擊一掌。那馬受驚,一聲長嘶,騰起四蹄,騁馳而去。
守吧?兩個月前渭南一戰,精銳已失。近日,御弟黃鄴、黃揆駐守的華州,也被李克用的沙陀鴉軍占去,數萬軍隊大部潰亡,黃鄴、黃揆只帶了少數隨身人馬,敗回長安。現在,義軍只剩下長安一座孤城,城中雖說還有十四、五萬軍隊,裡面不少傷兵;城中糧食奇缺,永豐倉裡僅有的一點存糧,也被混入城來的沙陀軍燒了。而圍城的官軍四面蟻聚,人數六、七十萬之眾,兵精糧足,更有勇悍的沙陀鴉軍為前鋒。力量如此懸殊,如何能守?勉強困守,無異坐以待斃。
孟楷撲通跪下說:「皇上,孟楷想不通!長安好不容易奪得,怎麼輕易丟了?我們還有十幾萬人馬,怎麼不拚死守住長安?」
眾人驚異地一齊轉頭去看,進來的卻是一員女將。只見她頭戴雁翎翠帽,身穿狐裘緊身騎馬衣,腰帶一口單劍,手提一張強勁的桑弧弓。雖然長安飢饉,她依舊桃花面,臉上白裡泛紅。義軍將士都認得,她便是蓋洪的妹妹,林言的夫人,義軍中的有名女將蓋秀梅。
走吧?離了長安,誰還認你這個無京都的王朝,無宮室的皇帝?剛剛建立兩年多的大齊王朝,「承天應運啓聖睿文宣武皇帝」這個群臣新上的尊號,豈不都徒有虛名?幾十萬義軍六、七年奮戰的成果,豈不毀於一旦?長安啊長安,實在不甘心就這樣退走!
武士們把唱童謠的孩子帶走了,黃巢心裡很不平靜:從童謠事件看,長安城裡已經混進奸細,為官軍攻城做煽惑人心的準備。看來長安百姓也已經人心浮動。如若倉促撤出,勢必引起大的混亂,妨碍義軍安全轉移。就像兩年前為誘鳳翔官軍入城,假撤退那次一樣,奸民甚而上屋揭瓦砸打撤退的義軍士卒,以至砸打到鑾輿頂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