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高陽雜文

作者:高陽
高陽雜文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古今同一烤」拾遺

「古今同一烤」拾遺

順天鄉試於乾隆中增爲三員,道光十三年特詔:主考須遍閱落卷,因而又增一員,計一正三副,嗣後或三、或四無常額,自同治年間始,正式定額四員,特簡副都御史以上、協辦大學士以下大員充任。
以元瑜兄的出身,來談「古今同一烤」的清朝科舉制度,自是權威之作;但稍有未諦,且亦有可補充之處,條列如下:
夏元瑜先生尊人別士先生,名堆佑,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會元,殿試二甲入翰林。自隋煬帝大業二年始建進士科,至光緒三十年甲辰借開封會試後廢科舉,此歷時幾一千六百年、爲天下讀書人所最看重的「進士」頭銜,遂成歷史名詞。
四、www.hetubook•com•com「每逢國有大慶(如萬壽、凱旋等等),可臨時設恩科開考」,清朝自順治三年至光緒三十年,共開一百一十二科,計正科八十八;恩科二十二;恩正併科二。康熙五十二年,聖祖六旬高壽,爲開恩科之始,此後逢皇太后整生日;皇帝五十以後的整生日;改元等三種情況,每開恩科。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七旬萬壽,而又適逢平定西域,故以兩種理由開恩科,此爲例外;是科狀元本爲詩名與袁枚、蔣士銓並駕的趙翼;高宗特以原置第三的陝西韓城王杰一卷,與之對易,事先且以平定西域的主將兆惠爲讀卷大臣,和*圖*書示人以偃武修文之意。此爲英主籠絡天下的妙用,非謂凱旋特開恩科。
三、「爲了防止閱卷者認識考生筆跡,故另派謄錄生把考卷重抄一遍(用硃筆紅字),怕他們抄錯,又派一人讀抄本,另一人看原本,對照有無抄錯」。闈中筆分五色,制度極善,既便於區別,亦所以彼此牽制防弊;這五色筆是監臨、監試、提調用紫筆;房考官用藍筆,凡第一場卷子有重大瑕疵,房考官用藍筆批出核示,第二場不得應試,此榜稱爲「藍榜」,卽因房考官用藍筆之故;謄錄用硃筆,然後送「對讀所」一人讀墨卷,一人看紅卷,如謄錄有誤,卽用黃筆校改,但如墨卷https://www.hetubook.com.com有誤,謄錄爲之改正,事屬徇私,恐有情弊,亦須用黃筆簽出。
爲了防弊,各省主考不能早放;早放則留下鑽營關節、行賄受賄的空隙,不能遲放;遲則恐不能及期到省。大致以路程的遠近,計算舟車所需的時日,定簡放的先後,自五月初起,最先放的是雲、貴兩省;次則兩廣、福建三省;再次爲陕、甘、川、湘四省;復次爲鄂、贛、浙三省;又次爲江南;更次爲陸路直達的山東、山西、河南三省,最後爲順天,恆於八月初六簡放,命下卽須入闈,不得遲延。
甲辰至今八十三年,不獨早無清朝的翰林,卽翰林之子,據我所知,亦鼎足而三,大和圖書陸一個兪平伯(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探花兪陛雲之子);海外一個譚伯羽(光緒三十年甲辰會元譚延闓之子);臺灣一個就是夏元瑜了。
二、「考卷子的房官,由本省科甲出身的官員分擔,大省二、三十名,小省十名」,闈中分房閱卷,大省十八房;小省十房,派本省或鄰省進士出身的屬官充任,但擧人出身而學問優良者亦常與選。房官的職司並非「改卷子」,而是「薦卷」——向主考推薦佳卷;取中之權則在主考,但主司無眼,而房官力薦,非中不可的爭執,亦常發生。因此,論科學的師生關係,實以房官與學子爲最密切,凡力薦得中,每稱房官爲「恩師」。
一、「鄉試主考一正https://m.hetubook•com•com二副,由皇帝選派科擧出身的一二品京官大員去出面」,元瑜兄所談,當係順天鄉試(通稱「北」)的情形。按:各省鄉試主考,皆爲一正一副,充任資格亦非一二品大員,大致四月中旬舉行一次選拔考官的考試,名爲「考差」;比翰林及進士出身的部院官皆得與考,密定名次,由軍機處奏請簡放。
至於主考則與舉子一樣用墨筆,因而卽有成全擧子的方便。科場條例,特重程式,譬如應避諱之字未避,應「雙擡」(換行高兩格)而誤爲「單擦」(換行高一格),照例應該黜落,而實爲小疵,主司在取中之後,卽可調原卷用墨筆爲之改正,再交對讀所用黃筆校改,則「磨勘」時不致出任何問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