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2 驚天動地的淞滬大會戰 22.5 中日兩軍在上海全力拼鬥

22 驚天動地的淞滬大會戰

22.5 中日兩軍在上海全力拼鬥

在這種情況下,宋美齡竟然還冒險親自前往上海慰問傷患官兵,結果在路上遭到日機炸射,車毀人傷,被迫出國治療,這在現代戰史而言,是幾乎絕無僅有的實例(各國的第一夫人,都是在後方醫院慰問傷兵而已,絕對不會到交戰前線的)。而蔣介石以最高統帥之尊,更是四度親身冒險,前往上海前線指揮,而其中一次,更在蘇州附近遭到日機追擊炸射,個人生命幾乎遭到不測。這種上自最高統帥夫婦,下到非正規軍的武裝力量,全都義無反顧的投入戰線決戰,表現出中國是要把這半世紀所遭到日本欺凌的屈辱與憤怒,全都化為與日軍決一死戰的行動,全中國上下的目標只有一個,要打出中國作戰的士氣與信心,要叫國際社會肯定中國的表現。
雖然中國空軍一再的以寡擊眾,但是究竟是實力有限,在兩個月內,中國的空軍終於消耗殆盡了,日軍從此幾乎掌握了長江下游地區的絕對空優。華軍要想前往戰線已經是一件非常危和圖書險的事情,許多華軍部隊還沒有到達前線,就已經一路遭到日機攻擊而受到損失,後勤支援與傷患後送更是非常困難,經常是處在時斷時續的狀態。
日軍立刻運用這個華軍攻勢受挫時機,發動反擊,華軍的陣地陷入支離破碎的狀態,日軍終於在十月二十五日攻陷戰略重鎮的大場,直逼蘇州河,因此華軍在上海作戰防線,有被日軍切斷的危機,第十八師師長朱耀華因為大場的戰線被突破,全師陣地潰散而拔槍自殺。因此在大場陣地被日軍攻克之後,蔣介石只有下令華軍的部隊,全都後撤過蘇州河,重新佈防。事實上,在奉命撤退之時,華軍還一直堅守閘北、江灣到廟行的市區陣地,兩個半月的激戰,日軍根本無法越雷池一步,因而日軍把堅守閘北陣地,血戰三個月,不曾後退半步的八十八師,稱做「可恨之師」。
而在十月十七日,李宗仁的桂軍王牌部隊,第二十一集團軍增援到前線,蔣介和圖書石認為中日兩軍在上海的戰鬥,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因此決定將二十一集團軍,當成決戰的預備隊,立刻的投入戰場,企圖反擊日軍攻勢,以爭回蘊藻濱防線。但是由於這次的出擊,時間上過於倉促,計劃的配合又不夠周延,而在戰線上配合攻擊的部隊,根本已經沒有戰力可以配合運用,因此造成攻勢受挫。
蔣介石也在九月二十一日,下令改組第三戰區,自己親自兼任戰區司令長官,將上海的作戰部隊分成左翼作戰軍(陳誠),中央作戰軍(朱紹良),右翼作戰軍(張發奎),同時將所掌控的中央軍,幾乎全數的投入戰埸。而此時從華南、華中,甚至西南的各路諸侯部隊,也毫無保留的陸續趕往上海戰場增援,中國幾百年沒有出現這樣的勤王之師(擁護中央)四集,而共同抵禦外侮的作戰情景。上海的戰事,己經融合了中國所有軍民的血淚、力量與注意力。
為了守住大場,奪回蘊藻濱防線,蔣介石也把手邊可以調動的兵力,全都耗盡了,而軍政部長何應欽表示,在上海戰事最為激烈的時間中,一個師的部隊調到火線,只能維持半天,就已經報銷了。迫使蔣介石最後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以及其舅子宋子文所掌握的稅警團,都調出應戰,以防堵蘊藻濱戰線的崩潰,其中留學美國軍校的稅警團第四團團長孫立人,在防線爭奪戰中,可以說是奮不顧身地反覆衝殺,幾度奪回陣地,自己也身負重傷,因而使得稅警團的聲名大噪,孫立人也就成為華軍將領的新星。和_圖_書
松井石根得到增援之後,還是將主力放在上海西北部的郊區,以進行對華軍的側翼包圍作戰,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過此時日軍深入內陸,已經沒有威力強大之海軍艦砲為火力支援了。日軍從九月十一日到十月二十日的四十天之內,在這個地區的作戰進展,只是從潘涇打到楊涇而己,東西的距離是五公里,因此多處陣地的爭奪,可以說是幾度相互易手,華軍的每個據點大都是拚到彈盡援絕,血流成河,才不能不退。松井石根用盡各種作戰的王牌,最後才終於在十月七日,突破蘊藻濱河道的華軍防線,攻到上海西方郊區的交通樞紐大場。日軍只要攻陷大場,華軍在上海市區以及浦東的部隊,也只有退出陣地,以免受到日軍的包圍。
為了營造國際輿論的報導與支持,蔣介石本人親自下令,八八師留下一個營的兵力,據守四行倉庫,與日軍周旋到底,這就是被人傳頌一時的「八百壯士」事蹟,當時,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日夜守在蘇州河邊的租界地區,為華軍作戰呼喊助陣,日軍當然是氣極敗壞組織敢死隊,不計犧牲地猛攻華軍陣地,經過三天三夜https://m.hetubook.com.com的血戰,中國守軍的陣地,仍然飄揚著國旗。最後在租界各國的請求之下,這支力戰不屈的孤軍,才退奉命到租界之內。雖然這種作戰無補於全局,但是卻有極強的宣傳效果。讓中國人民興奮,國際輿論驚訝,令日軍臉上無光。
這時日本的大本營才意識到上海戰事,正在發展成為一場超級大會戰,日軍原先規劃的上海派遣軍兵力,根本不足以擊敗華軍,於是日本參謀本部在九月十一日決定,對上海派遣軍進行大量的增兵,而正式組成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調動日本第九、十三、一〇一師團,台灣旅團、砲兵第五旅團,以及抽調大量的工兵特種作戰部隊,與海空軍支援作戰部隊,增援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軍。這樣,日本上海派遣軍的兵力已經是五個師團,兩個旅團,以及陸海空的特種與支援部隊,總人數超過十六萬人。日本決心要在上海地區的會戰中,與華軍一爭高下,但是日軍仍然沒有想到,華北決戰已經不可能發展,華東會戰才是中日之間的真正決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