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勇挫日本皇軍鋒焰的三次長沙大捷
28.2 第二次長沙會戰
薛岳以七十九軍防守長沙市,由於日軍的主力部隊,一直分敗在外圍,進行追逐與圍殲華軍的作戰,因此沒有集結更足夠的優勢兵力,一舉攻下長沙省城。雖然日軍的第四師團,一度攻入長沙市區,同時日軍的第三師團,更衝到南方的株州,但是守衛長沙的華軍第七九軍猛烈反擊,日軍因爲兵力不夠集中,無法完全地把長沙攻下。阿南此時還認爲,先擴大日軍在長沙外圍的戰線,可以多捉到一些華軍的援軍,而攻下長沙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第九戰區司令官薛岳這時已經面臨可能丟掉長沙的威脅了。
九月二十六日,陳誠以最快速度調集兵力,乘虛進攻宜昌的日軍。當時宜昌是日軍威脅重慶的前進戰略重鎮,同時切斷了兩湖與四川的水運連絡(使得兩湖生產的糧食無法由長江輸入四川),其戰略地位是非常重要。陳誠對宜昌發動大兵團反攻作戰,的確是出乎阿南的意料。由於華軍在宜昌的攻勢,異常的猛烈,絕非尋常的牽制作戰,這時在宜昌的日軍指揮官,第十三師團長內山英太郎中將,陷入了華軍四面圍攻的險境,只有急電阿南以及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求援。
薛岳對於阿南大軍的突然攻擊,可以說是相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意外,但是薛岳臨危不亂,他一面緊急將部隊調往湖南北部集中,一面下令華軍採取靈活的遲滞作戰,減少與日軍正面衝突,而將日軍儘量朝向湖南東部的山地誘開。日軍採取中央突破的正面打法,當然是來勢洶洶,但華軍四兩撥千斤的戰術,卻讓日軍感到非常不快,因爲這樣日軍便無法造成圍殲對方主力的戰果。而這些被日軍追趕的華軍,並未出現潰散,反而一有機會,就尾隨日軍的後方,進行擾亂的攻擊。
圖 28.2 第二次長沙會戰圖
當時華軍方面,對於日本十一軍的秘密集結,可以說是缺乏預警的情報,因此在第九戰區的部隊,佈防得相當分散,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八日,日軍開始先攻擊大雲山的華軍部隊,接著就強渡新墻河,開始以強大的兵力,結成銳不可當的攻擊正面,一路撲向長沙。阿南特別徵調了偽軍與民伕,以保持日軍補給線道路的暢通。
阿南於是決定將日軍主力,分成兩組,第六與四十師團,向左翼迂迴,進攻長沙外圍的華軍二十六軍,第三與第四師團向右牽制華軍三十七軍,而華軍王牌七十四軍,趕到戰場之後和-圖-書,立刻發揮猛烈的作戰攻勢,往春華山狠擊日軍第三師團,阿南只有立刻調派六師團以及重炮旅團,前往圍攻七十四軍,不過七十四軍巧妙地吸引日軍的兵力東移後,又順利地退出戰場。
日本人一向吃硬不吃軟,岡村寧次在第九戰區碰到鐵板,使得日本十一軍不敢再動第九戰區的主意。接任的司令官園部和一郎於一九四〇年轉向攻擊第五戰區,造成華軍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官張自忠在漢水沿岸的南爪店壯烈成仁。日軍接著攻佔了第六戰區的戰略要地宜昌之後,才逐漸地恢復了信心,日本十一軍又再想試探性攻擊華軍第九戰區了。
但是華軍第六戰區司令官陳誠,卻改變了整個戰局。當薛岳的第九戰區,遭到日軍優勢兵力打擊的時候,蔣介石判斷這是阿南的大膽之作,日本十一軍的兵力已被過度地抽調,因此十一軍其他的防區,就一定會出現兵力不足的問題。所以蔣介石下令其他相關的戰區,儘量地發動牽制性攻擊,以找到日軍的弱點,來牽制十一軍對長沙的攻勢。陳誠很快地就發現阿南竟然把鎮守宜昌的日軍第十三師團,抽走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於是陳誠決定在宜昌發動強攻。
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知道消息和-圖-書之後,大吃一驚。因爲攻佔宜昌是日皇裕仁親自下的作戰指示,假如宜昌有失、十三師團被殲滅,那麼日軍的士氣將會受到極大的打擊,所以大本營與中國派遣軍都下令阿南,無論如何也要設法保住宜昌。阿南當然知道宜昌地位的重要,更不能讓十三師團被圍殲,否則自己這個十一軍司令官也就做不下去了,雖然長沙已是快要到手的目標,但若拿長沙換宜昌,恐怕還是失算。於是阿南只有下令,停止攻擊長沙,撤回全部在湖南的兵力,優先轉往投入解圍宜昌的作戰。薛岳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修理日軍的機會,倉皇撤退的日軍在湖南吃足了苦頭。
在十月十日宜昌決戰的最後關頭,內山事實上已簽署十三師團向日皇與大本營告別的電報,開始準備在司令部內率領參謀集體自殺,卻在最後一刻,出現空前大雨,遲滯了華軍的攻勢,由阿南指揮回防的日軍,終於趕到,才迫使陳誠退兵,讓日十三師團在最後一刻守住了宜昌。但是日軍不但失去攻佔長沙的機會,反而因爲緊急撤退,遭到華軍追擊而頗有損失。長沙第二次大捷的聲威,可以說是舉國知名。
這時華軍陸續向長沙外圍集結,日軍也對華軍部隊一個接一個地狠命猛打,其中和-圖-書以中國第十軍遭到最爲嚴重的打擊。由於日軍急於追逐並重創華軍,因此在長沙的外圍,花了較多的時間,攻擊華軍部隊。特別是當阿南發現中國的七十四軍趕到湘東,更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他決定要爲日軍在江西上高之戰報仇,所以立刻決定調整作戰方向,調日軍主力調頭去捕捉七十四軍,但是華軍七十四軍保持靈活的應戰方式,迅速地脫離日軍包圍。
這回長沙造成華軍大捷,多少要歸功陳誠在第六戰區指揮的牽制攻擊,日軍的指揮官阿南惟畿則是過於大膽與冒險,因而沒有掌握到全局戰略均衡的要訣,也沒有盯緊作戰的目標,一味的以日軍優勢戰力強渡關山,而且不斷追逐新出現的作戰目標,因此造成日軍戰力的分散,而錯過攻佔長沙的作戰時機。從這次作戰的經驗,華軍開始了解日軍對於攻佔長沙的心結,所以薛岳特別檢討日軍的攻勢作戰,而設計出一套可以誘敵深入,加以圍殲的「天爐戰法」,就等著日軍的來犯。
陳誠在宜昌的反擊戰,可以說是打得非常地漂亮,日本十三師團的防線,逐一被華軍突破,最後日軍司令部已在華軍直接的攻擊範圍之內,日軍十三師團長內山英太郎中將,親自督戰,最後連司令部的參謀都拿hetubook•com.com槍參加保衛戰,在最危險的時刻,內山下令準備焚燒軍旗,以及切腹自殺。
阿南因此不動聲色的開始調兵遣將,將十一軍的六成以上的部隊,都秘密地抽調到湖南北部,他想仗恃著日軍強大的火力與攻堅的兵力,決定採取中央突破的強攻戰術,準備一路攻下長沙,並且狠狠地修理薛岳的部隊。阿南調集了四個師團與四個支隊,在新墻河以北地區秘密集結,並且將司令部移到岳陽,以就近指揮作戰。
一九四一年三月,日本十一軍在江西發動上高會戰,因爲縱兵輕進,日軍三十四師團遭到華軍巧妙的戰術合擊,損失慘重;日本十一軍司令官園部,急調三十三師團救援,但是同樣遭到重創,特別是王耀武的七十四軍,更是一戰成名。日軍檢討作戰失利原因,認爲十一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中將,應該負起主要的指揮責任,因此加以撤換。日軍大本營改派阿南惟畿中將出任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是一名狂熱效忠天皇的年輕將領,特別受到日皇以及宮內女眷的欣赏,因此他帶兵打仗特別凶狠賣力,希望能夠有更好的戰功,以贏得皇室特別的看待。阿南上任之後,立刻研究武漢四周的戰略情勢,他決定要在長沙,打出一場勝仗,以挫中國第九戰區薛岳的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