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香港黑社會組織發展的三個階段
戰後重組織 質態不如前
戰後的黑組織便沒有嚴格執行此一規條。除「和安樂」、「福義興」較為健全的單位,仍然留有「海底」之外,其他的連本身會員人數多少,也弄不清楚。一九五六年黑社會大暴動之後,由於警方的追查,相信任何單位,也沒有「海底」存在了!
雖然若干黑社會單位,都能在戰後短期之内,重行「設壇立舵」,但「質」和「態」都跟戰前有所差別。「會員」人數容或跟着人口比例有所增加,但對控制及指揮方面,則已顯得四分五裂,各自為政了!
戰後初期的「收租佬」,遠不如今天那末「顯赫」。前者只是在猛獸牙縫中,乞取殘羹賸飯的可憐蟲;而今天的「收租佬」,如「沙皮狗」、「豬油仔」兄弟,財富超過千萬,像「東雲閣」那樣規模的夜總會,亦只不過是他們「芸芸事業」中的一環。相形之下,判若雲坭。這當然是時代有所不同,亦說明警、黑兩方的勾結,也是跟着時代「進步」的。
「和合圖」——中環地區。
戰後一年之内,有堂口、有組織,擁有「會員https://www•hetubook•com.com」五百名以上的單位名稱,包括「舊有」及「新興」的在内,計有:「和安樂」、「和勝和」、「和利和」、「和洪勝」、「和義堂」、「和勝堂」、「和勇義」、「和合圖」、「和義和」等;和字頭以外的則有:「同新和」、「聯英社」、「單義」、「粤東」等。屬於潮州幫的則為「福義興」、「新義安」等。戰前一些如:「和羣英」、「同新樂」、「和聯勝」、「同新義」、「聯義社」、「青年社」以及「三聖堂」……等單位,不是給別的單位吞併,就早已煙消雲散,成為黑社會的歷史陳跡了!
「新義安」——銅鑼灣以迄筲箕灣地區。
「和安樂」——控制旺角地區。
「和勝和」——控制深水埗北河街以北地區。
「和勝堂」——西營盤以迄薄扶林地區。
「單義」——灣仔地區。
這是一條財路,誰都想伸伸手、沾沾腥。利之所在,自不後人,於是便不斷發生爭奪地盤的大決鬥。故而戰後初期的黑幫集體廝殺,幾乎無日和-圖-書無之。
「聯英社」——控制官涌以至尖沙咀地區。
「收規」的對象,全係市場或臨時市場、街邊攤販等。其時警察人力不足,維持市面秩序,往往有顧此失彼之感。黑人物便對這些對象先來個下馬威。如藉端鬧事、毀壞貨物及生財工具,甚至夜間縱火焚燒攤檔設備等。然後派出能言善道之輩,曉以利害,倘能按時繳交「保護費」,則可平安大吉,保證無人再敢騷搔。他們也曉得「殺雞求蛋」是下下之策,故而需索不多,這些以升斗維生的小市民,在此種環境之下,除了低頭奉獻之外,自無其他辦法。
這是「質」的不如。至於「態」的方面,戰前的黑社會人物,絕大多數都能做到「打死不報官,刑死不招供;『公司』有令諭,誓死要服從」的「誡條」。但戰後的黑社會人物,部分被警方利用作為綫人,而且,共同作案時,其中一人被捕,往往也在刑求之下,供出在逃同黨。此外,除了少部分「大哥頭」,擁有經常可資驅策的「馬仔」之外,「堂口」首腦人物能夠下達「全體動員令」的,已是絕無僅和-圖-書有。「座館」及「揸數」已是徒有虛名,約束力幾乎丁點也沒有了!這也是「態」的不如。
其時黑人物的活動,除了一些「例行罪惡」如盗竊、搶劫、扒手、街頭騙局及街頭賭檔等外,最普遍的莫如收規及包庇娼妓了!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英夏慤海軍少將率領的艦隊,在香港登陸,結束了日閥在香港的統治。
當然,某一組織控制某一地區(稱為「陀地」),並無明文規定。當某一單位勢力有所升降時,亦會擴張或縮小;在利益方面有所衝突時,仍不免明爭暗鬥。此種情形,一直維持至一九五〇年左右。
香港方面:
在上述時期之内,「警」、「黑」勾結也變了質。在戰前,上文說過若干華探長上任之初,例必拜候該區有頭有臉的黑人物;但戰後則截然不同。警、黑之間雖然仍有勾結,但卻變成奴與主、利用與被利用的閲係。在「體制」上,也由「專誠拜訪」而變成「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了!年來法庭審訊貪官污吏時,經常聽到有「收租佬」這類人物,社會上有這種「特殊階級」,亦m.hetubook.com.com由那段時期產生的。
戰後最先恢復活動的黑社會組織,仍然是「和安樂」,其次才是「福義興」。當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舉,香港的「軍政府」和楊慕琦重新接掌的初期香港政府,只能着手處理大的問題。對於黑社會人物如何活動,自然無暇顧及。於是,黑社會組織又先後恢復規模,招兵買馬。若干新堂口亦於這段時期紛紛崛起。
「和勝義」——控制佐敦道以北油麻地地區。
「福義興」——土瓜灣以迄九龍城地區。
至於「十四K」、「敬義」、「馬交仔」及「清幫」等組織,則於五年後才陸續出現。
「同新和」——灣仔部分及西環部分地區。
此後,半年之内,市民從四方八面復員回來,使香港人口又回復一百二十萬左右。復員的市民之中,自然有不少是黑社會分子。至於淪陷期内,甘作虎倀的一小撮,由於香港係殖民地,除遵照國際法庭指示,處理一些戰爭罪犯之外,並沒有進行過肅奸運動。故而除卻少數風頭最勁、罪孽最深(如林滿等)的,暫時藏匿或逃回中國大陸作一時躲避者外,其餘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都安然無事。於是又和「劫後歸來」的那一批,重新在市面活躍。
在戰前,任何一個黑社會組織單位,都設有「海底」存於「堂口」之内。所謂「海底」,亦即「會員花名册」。任何一名「大佬」收錄「門生」時,均須向堂口的「紙扇」呈報,將「新會員」的年齡、籍貫、職業(例如「文雀」、「爆冷格」等。如屬正當職業,亦須填寫清楚)、綽號等等,正式列入「海底」。如此,此人才獲堂口承認是旗下的一員。萬一個人對外發生爭執,堂口才會全力支持。而且,「大佬」收「門生」時,照例由「門生」奉上「毛詩」(利是)一封,數目的零頭必須係六數。如一元六角、三元六角、六元六角、十元零六角……等(香港黑社會組織,仍然沿用中國大陸「洪門」傳統,忌「四」、「七」兩個數字)。收「門生」的「大佬」,亦例將「毛詩」的半數,繳交堂口作為基金。上述數目,自然係指戰前幣值,時至今日,已經是「無事三十六,有事三百六」了!
經過一番拼殺,弱者淘汰,强者生存。當時能夠明目張胆,控制港九各地區的,九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