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

作者:章盛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七)香港黑社會組織的兩大暴行——淪陷前的大焚掠及五六年的雙十暴動 港九黑幫會師 市民飽嘗痛果

(七)香港黑社會組織的兩大暴行
——淪陷前的大焚掠及五六年的雙十暴動

港九黑幫會師 市民飽嘗痛果

談論起這段慘酷往事,有人認為「勝利友」進行大劫掠時,日軍已攻至新界。當時九龍的居民,即使沒有這場劫掠,他(她)們的生命財產,說不定亦會喪失在日軍手中。但筆者認為這是十分荒謬的怪論,大大不以為然。
這是「勝利友」在九龍最後的一次搜掠了,因為十二日黄昏,日軍已攻入市區了。但這次最後的搜掠,卻出乎意料的遇到一次抵抗,匪徒方面也死傷了不少。
這批人也知道九龍城區是潮幫地盤,由於彼此一向沒有「交情」,不去招惹他們也罷。但認為旺角的何文田,及深水埗的横街小巷等去處,總會有些「保持完整」的地方。於是放棄通衢大道,專向較偏僻的街道下手。
上述地區雖則人煙稠密,但居民大多數都是普羅大眾。在戰前那段人浮於事的日子裏,能夠保持溫飽已屬難得,即使積聚了幾個錢,在風聲鶴唳的環境中,誰都拿來買入油鹽柴米,以備不時之需了,那還有什麽餘錢供這些人劫掠?於是,這班匪徒的足跡所至,不論新舊衣裳,油茶米麵,以至一些普通日常用品,和_圖_書能夠拿走的都絲毫不漏。鴨寮街若干户人家,剩下的丁點糧食也給搶掠清光,繼而日軍入城,他們連粥水也沒得喝,最後活生生餓死。
十二月十二日黄昏,日軍先頭部隊已進入九龍市區,這場由黑社會發動的「勝利友」大殺掠,也就宣告結束;九龍居民,又開始嘗受一連串更悲慘更黑暗的日子。
黑人物搜劫九龍的消息,很容易便傳到香港。當時的警察自然已沒有保護市民的能力,但卻引起那邊的黑人物垂涎三尺,也想乘機撈其一票,惟是香港方面不同於九龍,雖在兵荒馬亂之中,仍然有若干警察及團隊(即義勇軍)維持秩序及指導市民防空常識,故而除卻薄扶林及香港仔曾被劫掠之外,對市區還不敢動手。但九龍的「勝利友」捷報傳來,港島方面的黑人物焉能無動於衷,於是西區的「和合圖」及灣仔區的「單義」兩幫首領,便緊急會商「過江」之計。
實則經過兩天兩夜的洗劫,居民那裏還有甚麽值錢的東西可資劫掠?但這些兇神的想法卻不一樣。他們認為「爛船也m•hetubook•com.com有三斤釘」,偌大的一個九龍,絕不會一兩天時間便給洗劫乾淨。「報紙洪」首先到欽州街跟「水房」的梁棠取得聯繫,作禮貌上的「投帖拜山」。道明來意之後,梁棠認為「勝利友」既已捷足先登,賸下的何妨做個順水人情?便同意這些人再來一次徹底搜括,且還派出二三十名手下「協助」。於是一場更慘酷、更徹底的劫殺行動,又告展開。
原來今天的大角咀一帶,戰前還是海灘和爛地,但卻蓋搭着許多棚舍板屋。那是一批修船工人聚居的處所,因簡就陋的聊作棲身之用。由於破破爛爛的全不起眼,所以較早的兩次搜劫,尚幸未蒙光顧。當然工人們並未存有倖免之心。他們先把婦孺集中一起,由少壯男子組成一支「自衛隊」以修船工具為武器,準備萬一被搶劫時便全力反抗。
如今仍在「財利船廠」工作的老師傅陳×雄,便是當年跟匪徒們拼搏過的英雄人物。提起這些慘酷往事,仍不禁再三嘆息。認為日軍尚未殺到,中國人便互相殘殺起來,實在是雖勝不武。惟是和*圖*書當年迫於環境,你不殺人,便會為人所殺,自然也顧不了許多了!
這種說法表面看來不錯,受劫掠或慘殺的九龍居民,即使逃過此次劫數,他(她)們的生命財產,難保在淪陷後會被日軍(或漢奸)奪去。但理論和實際兩方面都有所不同,就理論而言,單拿八年抗戰來說,死在敵人手上的軍民,又何只千千萬萬?但這些犧牲者不是殉國,便是抗戰中的死難同胞。死後還稱得上國殤兩字。像這樣糊裏糊塗的被黑社會匪徒殺害,又算是那門子的事?泰山鴻毛,其別於此。至於被匪徒劫掠的財物及生活資料,在淪陷後亦未必全部被日軍奪去。在稍後强迫大疏散時,或能携回國内亦未可料。拿上文提及上海街的那間×盛金舖來說,便是一個例子。原來給匪徒殺死的那名東主,事發時有個兒子正在港島,幸而免卻這場劫數。淪陷之後,秩序稍為恢復,他便急忙渡海返回店中。他知道父親一向把夾萬鑰匙藏在厨房的鹽罐之内,結果全部金飾得以保存。他把亡父及店伴們埋葬之後,便把金飾分批帶回國内,在曲江開了hetubook•com•com一家首飾店,直至勝利後才又復員返港。今天,已成為該行業的老行尊了;因此,未被「勝利友」劫掠,亦未必會損失在敵人手中;尤其淪陷初期,多少人在饑餓中輾轉死去,天曉得這些人中,有多少是被匪徒劫去糧食而活生生餓死的呢?
過去這些匪徒之所以無往不利,完全是靠人多勢眾,也從未遇過胆敢反抗的對象,但目前這批修船工人卻大大不同,他們除了具有放手一搏的胆量之外,還看準了匪徒們「欺善怕惡」的弱點。一個照面下來,匪徒方面已倒下十多個。雖然反抗的一方也有受傷,但卻前仆後繼,拼死搏鬥。這一來,匪徒們怯場了!一聲散水,狼狽奔逃。作惡多端的「報紙洪」,也給砸穿了頭顱,由兩名手下架着逃走。結果因為流血太多,死在塘尾道附近。這時候,誰也顧不了誰,有二寸氣在,「手足」們還會捱捱義氣拖着走;二寸氣咽下了,自然像死狗般扔掉了事。
終於給「單義」的一名紅棍「報紙洪」想出辦法,原來九龍方面的英軍撤至港島之後,判斷日軍渡海,多數向銅鑼灣及北角一帶登和_圖_書陸,乃將主力集結於該區。上環以至西環一帶,則較少軍事部署,若干有必要往返港、九兩地的居民,則以較多的酬金,僱請小艇由上環前往旺角(渡海小輪當時已全部停航)。「報紙洪」糾集兩幫黑人物共六十餘名,以暴力威脅八隻小型船艇,由上環碼頭渡海,在九龍山東街碼頭登陸。時為十一日上午。
戰前的香港工業並不發達,青山道一帶仍未成為工廠區,甚至大埔道尾(即今北九龍裁署一帶)仍然還很荒涼;但太子道以北、欽州街以南那段地區,卻是人口集中之處,雖則經過一再洗劫,但匪徒人數到底有限,而且多數着重街道上的商店,因此,還有部份未經洗劫的住户。這些「幸運者」還以為可以逃過此劫,不料這批會師人馬又再捲土重來,也只好認命了!
那批匪徒合當倒霉,當他們路經此地時,認為總會有多少油水。便一聲呼嘯,如入無人之境。正待動手之際,木屋中竟然衝出數十名大漢,手持鐵筒、士巴拿等「武器」,攔住去路。為首的「報紙洪」勃然大怒。右手一揮,帶領着匪徒們向前衝殺。一場混戰,於然展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