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龍宮歷險

作者:路易斯.沃爾夫
龍宮歷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十、後悔撿了隻吉祥物

十、後悔撿了隻吉祥物

馬漢道:「你一定沒想到,現在我們脚下所踩的沉積物可能來自世界的任何地方。」
「海底人計劃,請講話。」
他們不斷用脚踩水,想要捉住鱸魚,可是水的阻力太大了,他們實在無法很快地前進。就在他們目睹之下,史博士一點一點被吸進去。由於無法及時進去拯救,喬瑟驚悸地大叫:「爸!爸!」
就像馬漢對浮游生物很着迷一樣,史博士對海床也特別留心。他的眼光經常瞪在地上,觀察泥士的顏色、成份,和厚度,不時抓起一把仔細研究。有次他注意到手中的土像撲粉一般的細緻,禁不住說道:「啊!沒人知道這些沉積物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它在這兒有多久了,假如我們海洋學家能把這些秘密揭露一些,很多困惑我們已久的問題就能得到答案,海洋就再也不會那麼神秘了。」
「他已經醒過來了,」喬瑟叫道。「快看,他已經醒過來了。」
「而且水對魚的重要性超過了空氣對人的重要性。」喬瑟又道。
「不錯,我也是這樣想。」馬漢道。「對魚而言,水是牠的出生地、牠的搖籃、牠的遊樂場所和學校,也是牠的床和家。水提供牠食物、飲料、交通工具、連絡工具,兼墳墓。」
「我眞是想不通,」他搖搖頭道。「水要比空氣重得多,但魚在水中一點也不費力,爲什麽人在空氣中却不行呢?也許是魚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才使它能和水合而爲一。」
三人繼續沿着大陸棚下沉,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愈來愈濃厚,到最後已濃得像一碗湯,無數個小動物或小植物在雷射燈光照耀下,發出閃亮的光芒,好像夏夜裏的螢火蟲飛舞一般。對馬漢而言,這一大堆的浮游生物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驗室,他完全不在乎脚底踩的是什麼東西,所以一再地陷入洞中或被龍蝦、海草絆住。這下子他那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又派上用場,不斷地在心中作下記錄,並且決意將來一定要再回到這個地方把這些浮游生物仔細地研究一番。
爲了拯救自己的生命,史博士奮力掙扎着,結果另一隻手也掙脫出來,由於兩手都能活動,他全身扭動,雙手用力一撑,整個人終於從魚鰓中跳出來,帶着滿身的血滾到地上,頓時,那一帶的海水呈現一片血紅色。
「它眞能吸水!」喬瑟驚嘆道。「比眞空吸塵器還厲害。」
他父親很不高興地說道:「哦,現在你也關心起來了。別爲一條大魚來煩我,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希望你們從今以後別再提這件事。」
似乎一切都已絕望,但令兩人大爲驚奇的是史博士的手居然從魚的右鰓中伸出來,而且緊抓着刀杖上下亂刺,過了一會兒整個手臂和頭都伸出來,滿身都是血。
對一個海洋學家來說,沉積層等於就是地球歷史的記錄,在顯微鏡下檢視過這種小顆粒——假定那是五百萬年前沉積下去的——那麼他就能發掘出很多重要問題的答案,這些問題像是:在那個時候地球表面是由什麼構成?只有海中有火山爆發呢?還是只有陸地上有,或兩者同時都有?在那時冰川覆蓋大陸的程度爲何?不幸的是,這種地球歷史記錄有些已經不見了,留下很多不解之謎。例如海洋學家根據地球和海洋的大約年齡,估計沉積層平均應有一萬呎的厚度,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厚。那麼這些沉積物都到那裏去了呢?到日前爲止,再精明的海洋學家也無法解答這個問題。
史博士見兩人對這條魚這麼熱心,就警告道:「好了,好了,我們趕快走吧,別爲一條大魚浪費時間。雖然鱸魚很大也很珍貴,但牠是無害的。」
喬瑟一邊從海參上踩過,一邊說道:「提起魚和牠的環境,我覺得在這種深度鮪魚和鱈:魚要比其他的魚多。」
遠洋沉積物是海洋本身所造成的灰塵,它又稱爲軟泥,在大hetubook.com.com西洋海底的很多地方存在,特別是在海底平原的最深部份中。它是由無數的浮游生物屍體經過多年沉積而成,其形成的速度極爲緩慢,差不多要一百年才能沉積一張紙那樣厚的軟泥。
此時馬漢最感興趣的東西是一種小動物,稱爲浮游生物。此地的浮游生物顯得特別濃密,在雷射燈的照耀下,像億萬個小亮片,忽升忽降,忽聚忽散。
史博士對這種海怪式的故事感到不耐煩,就很輕蔑地說道:「那你們是否曾經證明這種故事的真實性呢?」
「也許牠會爲我們帶來好運吧!」喬瑟笑道。「既然這樣,我們應該爲它取個名字。」
喬瑟想了一會兒就說道:「有了,就叫它『妮莎』吧,這是國家內太空總署的縮寫。」
「一個什麼?」
喬瑟也在觀察這些浮游生物,他向另外兩人道:「它們看起來只像是一團灰塵,其實每一顆都是一個活的動物或植物。」
喬瑟又急忙問道:「爸,您受傷了嗎?」
「深度,五百一十五呎;温度,四十九度;壓力,二百四十五磅。」
當它又游到馬漢身旁時,他抽出刀杖,蹲下身來刺一隻螃蟹,然後向喬瑟說:「看着,」然後把螃蟹從刀刃上甩出去。
「但到最後,」喬瑟接着道。「人把牠們全給吃了。」
「但願如此。」喬瑟啜泣着說。
「海底人計劃呼叫一號追蹤站,請回答。」
這裏的海底已逐漸由軟泥轉變成灰色的沙地,所以海底人又扳動第一根控制桿,使靴子回到正常的形狀。他們走了約一哩路,史博士指出前面的一個很奇異的現象。在海床上有一個個沙質的隆起物,看起來好像螞蟻穴一般,每個約有三吋高,中間有一個鉛筆粗的洞。他們小心翼翼地走着,避免踩到這些「螞蟻穴」,史博士就問馬漢道:「據你看這可能是什麽東西?」
「你錯了,」史博士糾正道。「牠所以選中我,因爲我個子最小。我猜想牠要是把你這種大塊頭吞下去,一定會噎死。」
「馬漢,」史博士已有些怒意。「你別窮嘮叨好不好?牠已經跟着我們好幾天,到目前爲止不但沒有露出一絲歹意,而且一直是個好同伴。何況我們很快就要下沉到大陸坡,到那時候我相信牠自己一定會走的。」
當海底人在第十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以爲這條魚會自動離去,可是牠似乎另有主意。第二天早上醒來,這條大魚仍在四周巡來巡去,好像一條忠實的狗在等候主人一般。等他們繼續動身前進,牠依然跟在後面。
「讓他休息一會兒,」馬漢道。「我想他不會有問題的。」
「當然,」馬漢道:「我不得不承認只有一兩次證明是眞的,不過這並不表示這種魚不危險,我想應該把這條魚趕走。」
史博士笑道:「這可妙了,看來牠已經決定要參加我們這個團體。」
三個海底人紛紛思索着有關海床的事,脚上踩着軟泥,不知不覺已來到會合點,這時已是第十六天的十一點三十分。史博士再度與水面取得連絡。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馬漢道。「魚棲息的深度要根據好幾個因素來決定,最重要的就是溫度、壓力、鹽份、光線、含氧度等等。不過魚根據什麽機能來辨別這些因素,到目前爲止我們仍然不知道。」
「一點也不錯。」馬漢道。「於是生命循環到此結束。可是我們還忽略這一切過程最早的起點,從小浮游生物一直到大鯨魚,這些生物死了之後,它們的屍體就會沉入海底,細菌把這些屍體分解轉化成硝酸化合物和磷酸化合物,這些養份又被植物性浮游生物吸收,結果整個生命循環又重新開始。」
「胡說,」史博士道。「牠想留就留,想走就走。既然你提到殺魚這件事,我要鄭重警告你們兩位,不要無緣無故隨便殺魚,和*圖*書不但這條鱸魚是如此,其他魚也是如此。我們到這兒來是觀察和研究,不是來解決動物生命的。」
「這就是鱸魚吃東西的方式,」馬漢道。「它是吸,不是吃。它的胃口奇大,從海蜘蛛到章魚和其他的大魚,它什麼都往下吞。」
馬漢嘆口氣,只好攤攤手,把其他的話又嚥囘肚裏,不過他對這條鱸魚就更留心提防。
「它要是眞能把我吞下去,我看牠一定會死於消化不良。」喬瑟大笑道。
史博士閃開一大團海草,且補充道:「別因爲牠們小而忽視了牠們,因爲牠們在海洋動物的生命循環中扮演一個最重要的角色。首先植物浮游生物被動物性的吞噬掉,動物性的又被鯡魚、鯖魚等吞掉,這些魚又被鮪魚等獵食者享用,而這些魚又成了章魚或鯊魚的犧牲品,但是這些大魚最後又都進了鯨魚的肚子。」
浮游生物有兩種,一種是植物性浮游生物,另一種是動物性浮游生物。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海藻雖然很普遍,但在海洋植物中的地位並不重要。植物性浮游生物等於是海洋中的草,它體積極小,一湯匙的海水中可能含有數百萬個這樣的小生物,它含有極多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成份不下於小麥。以前海洋學家以爲植物性浮游生物只存在於海洋表面或深度在數百呎以內的海水中,後來才發現在兩萬呎的深海中一樣也有這種東西存在。這種現象的確很令海洋學家困惑,因爲植物性浮游生物和其他植物一樣,必須依賴陽光才能生存。
「謝謝你。還有,那個吉祥物仍然跟着你們嗎?」
這時兩人也幫不上忙,只好在一旁等着。數分鐘後,沒什麼動靜;再數分鐘後,仍然沒什麼動靜。直到半小時後,史博士才睜開眼睛注視着他們。
又過了幾分鐘,兩人在史博士四周徘徊着,但他始終沒什麼動靜。難道他死了嗎?兩人有些驚疑起來,開始有點絕望。這時史博士突然睜開眼睛,然後又闔上。
當螃蟹才跌下幾吋,這鱸魚就以驚人的速度一轉身,張開大嘴,連海水帶螃蟹一齊都吸下去,然後海水又從兩鰓流出來。
他縮頭躲過一羣鯡魚,又繼續道:「浮游生物這個名稱起源於希臘文,原來含有漂流之意。這些小東西順着海潮和洋流,毫無目的的在海中漂流。例如有些浮游生物可以從佛羅里達一直漂到北邊的緬因州。」
喬瑟這時在三十呎以外,正好瞧見這一幕,「爸!」他驚悸地大叫着,急忙抽出刀杖趕過來。
史博士仍然掙扎着坐起來,搖搖頭道:「我沒事,只是有點發抖,沒什麼事。」
「謝謝你,還有別的事嗎?」
史博士還是沒回答,他一動也不動地躺在那兒,但是呼吸均勻了些。
「祝你們好運……注意看着那條鱸魚,通話完畢。」
喬瑟也很好奇地抓起一把土道:「這些沉積物有多深呢?幾百呎,還是幾千呎?它們形成多久了呢?幾十年,還是幾萬年?我們如何由這些沉積物中得知地球的歷史?」
他立刻又發出命令:「快,快,大家走快點。這條魚耽誤我們不少時間,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彌補回來。馬漢,我要向你鄭重道歉,那條該死的怪物還是被你說中了。我應該聽你的話,把牠趕走。」他想了一下又說道:「哦,對了,你是不是已經記下那些小沙丘的事?那是個很少有的現象,眞可惜我們的研究被打斷了。」
「深度,四百八十呎;温度,五十二度;壓力,兩百四十磅。很快我們就要改爲北北東方向。請回答。」
他停住話,把頭盔上的水母扯下來,然後又說道:「我們這些魚類學家雖然學到不少有關魚的知識,但都只是皮毛而已,還有很多很多等着我們去研究。」
「這我當然知道。」喬瑟道。「我只是奇怪魚怎麼能辨別這個深度。」
「一個吉和-圖-書祥物,是一條鱸魚。牠跟在我們後面好幾天了,我猜也許不久就會離開。通話完畢。」
「對,」史博士自己也很有興趣。「反正只要幾分鐘。」
他緩緩移動一下手和脚,含糊不清地說道:「還好,骨頭沒斷。謝謝老天。我的原態穩定器和外套都沒損傷,不然這下子我的命就沒了。來,快扶我一把,扶我坐起來。」
「我可以再補充一點,」馬漢道。「我們看到的這些浮游生物只是一小部份而已,大部分的浮游生物只有在顯微鏡下才看得見。它們不但很值得觀察研究,事實上它們是海洋生物中最重要的一種,因爲其他的海洋生物都直接或間接與它們有關。如果沒有它們,海洋就會空洞地像太空一樣。」
這時馬漢有些不高興,尖刻地說:「不管你們叫什麼名字,我始終覺得牠不該跟我們待在一起,我建議把牠趕走,如果牠不肯走,那就把牠殺了。」
喬瑟和馬漢扶着史博士站起來,然後一人一邊架着他向前走。雖然史博士覺得走起路來還是有些疼痛,但他不願停下來休息,幸好不久之後他體力已差不多恢復了,已經能自己走動。
馬漢道:「啊,我沒記下來,當我看見那條鱷魚正要把你吞下去,我一急就忘了這回事。不過這件鱸魚吞人的事我可是一輩子也忘不了。」
「這是眞的。」馬漢警告道。「聽說鱸魚會把採珠人整個吞食下去。」
這條鱸魚不但願意留下來,而且愈來愈友善。它特別喜歡和史博士待在一起,不時依偎着史博士,使他幾乎無法保持平衡,但他只在魚頭上拍拍,好像它是一條忠心的狗一樣。
「很好,請回答。」
他向史博士道:「爸,我覺得馬漢的話還是對的,我們應該跟這條鱸魚保持距離,最好能把牠趕走。」
「哦,這可不行。我們得立刻離開這個地方,因爲水裏有血,也許鯊魚會聞到味道,如果它們擁過來,我們可就慘了。」
他話剛說完,大家的注意力又被一個從巨石背後游出來的東西吸引住。牠看起來有些像海中的小飛船,長約十二呎,重約一千磅。牠的大眼突出,下顎很厚,嘴唇下垂着。這條黑色的大魚向他們游來,並在四周徘徊不去,不時張開大嘴,發出噗噗之聲,可以聽得很清楚。嘴張開時,可看見一排排像針一般的牙齒。
到了第十二天早上,海底人已到達第三個會合點。史博士兩足埋在很深的一層海扇中,準備和追踪站連絡,其他兩人還有妮莎都在一旁等候。
「沒有了。啊,對了,我們收留了一個吉祥物。」
「已經走完兩百哩,一切平安,我們繼續沿着大陸棚下沉,目前比預定時間超前半天。」
馬漢注視着這條魚道:「這是條鱸魚,比一般的鱸魚大很多,它一定是迷路而落了單,平常在這一帶很少發現這種魚。」
由於微塵永無間歇地落到海底中,它也許是一片片的,也許是一粒粒的,就這樣數億年過去了。海洋學家估計沉積率約每千年一吋,因此它愈積愈厚,在海底的某些地方可達到數千呎的厚度;也有的地方由於本身重量太大而被壓縮成岩石。
三人立刻走過去,像小孩遊戲一般,都蹲在沙丘前,希望有什麼東西跑出來,等了老半天,什麼動靜也沒有,他們換到別的沙丘,情況還是如此。最後他們把手指伸進洞中,只覺得有沙從裏頭噴出來,像個小火山一樣,並未發現有什麼生物存在。
「其實所有的科學都一樣,」史博士一邊說,一邊查看羅盤。「尤其是海洋學、魚類學,以及其他與海洋有關的科學。」
這一天很快就過去了,三人又躺下來睡覺。喬瑟關上雷射燈笑道:「現在我知道這條鱸魚爲什麽跟我們這麼久,它一定是在打量我們,最後終於決定還是爸爸最好吃。」
「史博士,你先躺着別起來,」馬漢輕和圖書輕地把手放在史博士肩上。「先躺着休息一下。」
當然他們所見的不僅是海景而已,人的痕跡隨處可見。不遠處有一架雙引擎噴射機的殘骸,大概是從波士頓附近的奧提斯空軍基地起飛後,失事墮入海中,其中一個引擎已經不見了,另一個豎立在沙地上,上頭爬滿了小動物。
就在此時,喬瑟和馬漢已經追上這條鱸魚,狠狠舉起刀杖刺下,但它太靈活太狡猾了,很輕易地避開他們的攻擊。血仍然從右鰓噴出,但沒多久就止住了,它瞪着史博士,發出噗噗之聲,然後一閃就不知去向,只留下一絲絲的血跡。
馬漢不愧爲魚類學家,他若有所思地說道:「不知道鱸魚的胃液是不是眞的夠強,能把海底人連裝備一齊都消化掉?」
「哇!」喬瑟叫道。「我以前也見過大魚,這大概要算特大號。」
此時不知什麼緣故,妮莎似乎不太願意理會喬瑟和馬漢,牠老是纏着史博士,好像認定他才是真正的主人。牠不時用嘴拱一拱史博士的面罩,或是輕咬他的手指,要不然就在四周擠來擠去。除非牠看見有大魚出現,否則牠就不肯讓史博士脫身。一有大魚牠就一閃而逝,很快地接近目標,然後張開大嘴,一下就把它吸下去。
「海底人計劃呼叫一號追蹤站,請回答。」
喬瑟這時又在想着追蹤站的事。現在這條船大概也朝着下一個會合點進發,他們顯得如此遙遠,簡直有點陌生。他現在開始覺悟到他們三人已眞正成爲海底世界的一部份,要與這些動物、植物,以及永無休止的黑暗長期爲伍。
馬漢嚇了一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刻也抽出刀杖緊追過來。
妮莎現在對史博士更友善了,牠老是拱他和輕咬他,繞着他游來游去,有時史博士不得不把牠趕開才能前進。此時喬瑟也有些憂慮起來,因爲這個怪物跟他父親太親暱了,他覺得還是把牠趕開的好。
沉積物有兩種,一種來自陸地,稱爲近海層陸地沉積物;另一種來自海洋,稱爲遠洋沉積物。前者由於靠近海岸,是由各種顏色的沙土、黏土、淤泥等所構成。它可能來自波浪對海岸沖激的碎片;火山爆發所帶來的灰塵;由太空而來的隕石,因爲與大氣層摩擦燃燒所出的鐵鎳化物;或是冰山漂浮在溫水中,由於溶化而連帶沖下的泥土或岩石。不過這種沉積物的最大來源應算是由各地河流入海時所帶來的大量泥沙。科學家估計密西西比河每天要爲墨西哥灣帶來一百萬噸的泥沙。如果每列火車有五十節,每節能裝二十噸泥沙,那就得要一千列車才能把全部沙土裝完。科學家也估計出全世界的河流每天會將五千萬噸的泥沙沖入海中。
「這裏是一號追蹤站,請回答。」
「這倒未必見得。」喬瑟道。「我聽說在太平洋的採珠人,見了鱸魚比鯊魚還害怕。」
「好主意,你覺得取什麼好呢?」
喬瑟和馬漢蹲在史博士身旁,發現他正喘息不已,神智有些不清。此時剛才被血染紅的海水已散開,喬瑟扶起他的頭,焦急地問道:「受傷了沒有?受傷了沒有?」
.史博士道:「對像你這樣有經驗的潛水家來說,這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每種魚都喜歡棲息在某一個深度中。」
此時地表面已改變成灰色沙地,它相當鬆散,每踩一步就揚起一團沙塵。他們的步伐愈來愈慢,史博士止住脚步,蹲下來調整自己的靴子,他又指示兩人道:「扳動二號控制桿。」三人把靴子弄妥當後,立刻又以正常的速度前進。
「爸,」喬瑟懇求道。「您還是多休息一會兒吧!」
「對,對,太好了,就叫『妮莎』。」
「我也不知道,」馬漢道。「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它們也許是某種魚的棲息處所,要不然就是軟體動物或甲殼動物的洞穴,不管是什麼,我們應該過去研究一下。」
在經和_圖_書過了前面的一段佈滿大塊岩石的路程後,接着卽是越過一個碗形的窪地。正當此時,他們看見前方有一個黑色的蛇形物體。它有手臂那麼粗,延伸到無限遠處,它隨着地形起伏蜿蜒,有的地方半埋在沙中。史博士立刻就認出那是什麽東西。
馬漢瞧了喬瑟一眼,聳聳肩沒再說話。
它游到喬瑟身邊,他也在魚頭上拍拍,跟牠說:「喂,陌生人,歡迎你來參加。」
「很好。請回答。」
「是的,仍然跟着我們,我猜大概不會太久了。通話完畢。」
「不錯,」他父親同意道。「所以大家不應該低估它的重要性,有些魚類學家花了一生的時間專門研究這種『灰塵』。」
喬瑟一語不發地踢開一堆貝殼繼續前進。
「對,對,」史博士連忙接口道。「我們現在所踩的泥土可能是來自紐約洋客棒球場所揚起的塵土,也可能來自某大鋼鐵廠的烟囱,也可能來自加拿大的麥田,或來自高速公路上汽車所排出之廢氣。」
三人離開山達號這艘沉船之後,就繼續向永無止境的大陸棚前進,這時地上佈滿了大石塊,走起來相當辛苦,但他們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量使時間超前。但心裏儘管這樣想,眼睛還是東張西望,只怕錯過有趣或重要的東西。史博士不是檢查儀表,就是觀察地面,特別是泥土和沙地。偶爾也蹲下來,抓起一把在手中捏一捏,並且仔細地研究。馬漢仍和往常一樣,只對觀察魚類有興趣,尤其是這些深海的魚,他以往很少見過。至於喬瑟則覺得什麼都好看、也好玩,一幕幕的海景就像電影一樣從他面前閃過。
「一切平安,行進很順利。每天平均走十五哩。時間仍然超前。」
馬漢曾經花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研究浮游生物,他看見這些發亮的小東西就說道:「可惜我們無法看見動物性浮游生物的真正面貌,在肉眼中它是一顆微粒而已,但在顯微鏡下,它有各式各樣的顏色和形狀,簡直迷人極了。它的顏色有紅有黃,也有藍色或紫色;它的形狀就更奇特了,它會使人想起恐怖電影或科幻小說中的怪物,像有毛茸茸粗腿的大蜘蛛,或是像魚雷形的大蟲,帶著長長的尖牙和鐮刀式的大嘴。要是這些小怪物突然長得很大,那不但會把人給嚇壞,連最凶狠的鯊魚也會望風而逃。」
在第十五天的十二點半,史博士稍微調整一下方向,正對着大陸坡前進。路上馬漢一直擔心着鱸魚的事,他又向史博士道:「我實在不想再提這件事,不過我看還是把這怪物趕走吧!」
史博士眼睛尙能轉動,嘴唇發紫,正劇烈地顫抖着,他並未答話。馬漢檢查一下通到他咽喉的管子,幸好沒破也沒鬆開。喬瑟檢查一下他父親的外套,只有在頭盔上有幾處輕微的刮痕,大概是鱸魚牙齒咬的,除此之外渾身上下並沒受到傷害。
「這是泛大西洋海底電纜。當初我們在設計行進路線的時候,我就知道會越過這根電纜了。不久之後我們還會再看到它。這是很有意思的東西,它看起來死死的,一點生氣也沒有,但是此刻正有數百個信息正通過它,來往於美國和英國之間。」
他們愈來愈有興趣,史博士抽出刀杖,想找一個比較大的洞刺進去,或許可以扎到什麽東西。他最後找着一個約一吋寬的洞,他正要蹲下去,也許是用力過猛,身子有些前傾。就在此時,跟隨他們已久的這條大鱸魚竟然靜悄悄地以驚人速度繞到史博士的正前方,張開口,一下就把他給吸進去,起先是頭,然後是手臂及驅體,好像在玩弄一個布娃娃一般。
「胡說八道,」史博士斥道:「牠想離開,就隨牠的意;牠想留下來,就讓牠留下來。」
這時喬瑟對這怪物起了戒心,但它仍然以優美的姿態,很自在地游來游去。
「通話完畢。」
「觀察得很深刻。」史博士稱讚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