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人性的光輝
三 盆底塌了
林肯傷心、絕望,無精打采,幾乎無法辦公。信件和電報堆在桌子上沒有處理。醫生一度擔心他無法復原過來。
接著再換一個將軍指揮,無謂的犧牲依舊繼續下去。某些批評家認為麥克里蘭雖然一再出錯,出奇的無能,也許還算是最好的「波多馬克軍司令」呢。其他的人就更不像樣了。
事情發生在一八六三年五月。總統的祕書記錄著:那個可怕的無眠的夜裡,總統在臥室內踱來踱去,猛喊道:「輸了,輸了,一切都完了。」可是最後他卻到菲德烈堡為「鬥士喬」打氣,鼓勵大軍。
林肯嘆道:「軍事全靠一個主宰的人物。」所以他一再下跪,求上帝給一個羅伯特.李將軍這樣的人物。
總統問道:「上校,你可曾夢見一個死去的朋友,覺得你與他心靈相通,卻又淒然發現那不是真的?我常常這樣夢見我的兒子威利。」林肯把頭趴在桌上,啜泣出聲。
有人送給威利一匹小馬,他不管天氣如何,堅持著騎,因此淋得又濕又冷,患了重感冒,發高燒。林肯夜夜坐在他的床邊照顧。小傢伙去世時,父親哽咽著「我可憐的孩子,我可憐的孩子,他太好了,不宜活在世間,上帝召他回天國了。他死了我真難過,真難過。」
但是到哪裡找到另一個斯通威爾.傑克遜呢?誰也不知道。在愛德蒙.克拉倫斯.史臺德曼所寫的一首詩中,每節末尾都以哀求的口和*圖*書吻說道:「亞伯拉罕.林肯,給我們一個人才吧。」
林肯又疲勞又洩氣,邊呻|吟邊嘆息說:「我怎麼辦呢?……我怎麼辦呢?……盆底塌了,盆底塌了。」
林肯為一連串無謂的犧牲遭到各方抨擊。舉國垂頭喪氣。
軍官和小兵開始大量逃走。本塞被解職,這回軍隊交到另一位吹牛大王「鬥士喬」胡克的手中。胡克吹噓道:「願上帝對李將軍發慈悲,我是不放過他的。」
他們和父親一樣,不重禮法。有一次,還闖進內閣會議廳裡,打斷議程,告訴總統說,「母貓在地下室生下一隻小貓了。」
這不只是一首詩的疊句而已,這是流著鮮血、心情紛亂的全體國民的心聲。總統看得流下淚來。
林肯冒險將指揮權交給本塞,本塞自知不適合,他拒絕過兩次,政府硬要派他去,他哭了。後來他倉促率軍攻擊李將軍的菲德烈堡防禦工事,白白損失一萬三千人。一點成果都沒有。
大家相信麥克里蘭渴望看到「波普先生」垮臺,軍隊被擊潰。連林肯都把他叫到白宮,說民眾指責他叛國,坐視華盛頓失守,南方得勝。
兩年來,他一直在尋找國家所渴求的將領。他曾把軍隊交給一個將軍,由他帶兵去白白送死。搞得三、四萬寡婦和孤兒們在各地號哭。於是原來的將軍被撤職,又換上另一個同樣差勁的將軍,再犧牲一萬人,和-圖-書林肯則穿著晨袍和毛拖鞋,整夜的踱來踱去,當報告送進來的時候,他一遍又一遍嚷道:「老天,國人會說什麼,老天,國人會說什麼?」
又過了幾個月,也就是安提坦戰役之後,麥克里蘭再度不肯照林肯的命令追擊李將軍,於是政府又解除了他的兵權。麥克里蘭的軍事生涯從此結束。
林肯太太找來一位自稱是「科爾契斯特爵爺」的所謂招魂專家。這人是十足的騙子,在他的身分被揭穿以後,以「違則坐牢」的條件趕出城外。可是傷心的林肯太太在白宮接見「科爾契斯特爵爺」。在幽暗的房間裡,她竟相信刮壁板的聲音、拍牆的聲音、敲桌子的聲音都是她兒子的口信。她哭了。
紅衣主教神父,我曾聽你說,
我們將在天堂看見親友,且互相認識,
若是如此,我將與我兒重逢。
我們將在天堂看見親友,且互相認識,
若是如此,我將與我兒重逢。
當時凱克萊太太也在房間,她記述道:「他雙手抱頭,高高的身軀激動得發抖,林肯太太看到亡兒的面孔,不斷地抽搐,她由於傷心過度,以致未能參加葬禮。」
第一次「牛徑溪」戰役的情形再現。傷亡潰散的敗兵再度湧進華盛頓。李將軍乘勝追擊。連林肯都以為首都要淪陷了。河上的炮艦,華盛頓的所有雇員——包括平民和政府人士—和-圖-書—都奉召保護都城。
可是林肯生性體諒人,又有基督般的胸懷,他不責怪誰,不錯,波普是敗了,但是他不是也盡了心力了嗎?林肯自己經過多次失敗,他不怪別人也失敗。於是他派波普到西北方去鎮壓反叛的席歐克斯族印第安人,將軍隊交還給麥克里蘭。為什麼呢?林肯說:「軍中沒有人整頓軍隊的才能比得上他……他自己雖不能作戰,卻可以為別人作好開戰的準備。」恢復「小麥克」的指揮權使林肯受到嚴厲的指責。史丹頓和柴斯甚至說他們寧願華盛頓被李將軍攻破,也不願看到這個可鄙的叛徒重新指揮軍隊。林肯面對他們的劇烈反對,沉痛地表示內閣若要他辭職,他願意照辦。
戰爭部長史丹頓嚇慌了,打電報給六州州長,求他們用專車把所有民兵和志願兵送來。史丹頓準備將政府遷往紐約,下令拆卸工廠,把一切設備往北方運。財政部長柴斯下令將國家的金銀火速搬到華爾街的國庫裡去。
於是李將軍在牛徑溪舊戰場擊潰了波普的軍隊,傷亡慘重。聯邦軍再次驚荒奔逃。
威利死後,林肯太太一看到他的照片就受不了,凱克萊太太說:「她見不得他任何喜歡的東西,連一朵花都不能例外。有人送她昂貴的花束,可是她卻打著冷顫避開,把花擺在她看不見的地方,或者乾脆丟出窗外。她把威利的玩具全部送人……他死後,她從未踏進他去世的
和圖書
客房和他接受塗油禮的綠室一步。」總統有時候坐著朗讀幾個鐘頭,只有祕書或武官當聽眾。他讀的大抵是莎士比亞作品。有一天,他讀「約翰王」給副官聽,讀到康士坦絲為亡兒哭泣的段落,林肯合上書,背誦著:
柴斯更氣憤,他不願打麥克里蘭,他說這個人應該槍斃。這不是誇張。他真的希望麥克里蘭蒙上眼睛,貼靠在石牆上,讓十幾發子彈射穿心胸。
麥克里蘭失敗後,林肯試用約翰.波普,波普在密蘇里作戰時表現甚好,曾攻占密西西比河的一座小島,擄獲了好幾千人。他有兩個特點和麥克里蘭類似:相貌英俊,喜歡誇口。他自稱司令部就在他的馬鞍裡,還發布了許多誇張的文告,不久人們就叫他「愛發文告的波普。」
波普率軍進入維吉尼亞,大戰就近在眼前,他必須盡可能的掌握兵力。林肯把波普拍來的電報拿給麥克里蘭看,下令他火速派兵支援。
有一回,生性嚴厲的柴斯正在討論重大的國家金融問題,泰德先是爬上林肯的身上,最後竟爬上他的肩膀,跨騎在父親頸部,氣得柴斯說不出話來。
史丹頓氣沖沖地到處咆哮,面孔因憤慨和怨恨而漲得通紅。人人都說當時麥克里蘭如走進戰爭部,史丹頓一定會衝上去將他打倒。
麥克里蘭肯服從命令嗎?不。他申辯,拖延,抗議,藉口不斷,召回已經派出的部隊,「用盡各種惡毒的巧計,使波普得不和圖書到增援。」並且說,「讓波普先生自己解圍吧。」
林肯在紐沙勒得到的經驗告訴他,租一棟房子,辦些雜貨很容易,可是要由此賺錢卻需要一些他和那個酒鬼合夥人都欠缺的才能。
泰德和威利使得白宮熱鬧非凡,舉辦吟遊詩人表演啦,叫僕人演練軍技啦,要求職者跑進跑出啦。他們若喜歡上某一位求職者就立刻安排他去見「老亞伯」。若在前面找不到他,他們還知道後門在哪裡。
他說:「傑克遜是一個勇敢、正直的軍人,只要有這樣的人來領導北軍,國家就不必受這麼多災難了。」
這幾年的戰爭都證實了,要找五十萬敢死的士兵,一億元購置步槍、子彈和軍毯的經費倒還容易,可是打勝仗需要好的領導人才,那簡直不可能找到。
他率領他所謂「全球最佳的軍隊」對抗李將軍。他的兵力是南軍的兩倍,可是李將軍在秦塞勒維爾把他擋回河對岸,殺死一萬七千人。這是南北戰爭中最慘的敗仗。
軍事失利,家庭也跟著發生不幸。林肯常在夏日傍晚溜出去陪最喜歡的兩個小兒子——泰德和威利玩「城球」,他在基地間奔跑,外套下襬就在身後搖擺。有時候他由白宮陪他們一路打彈珠打到戰爭部辦公室。晚上他時常倒在地板上,跟他們玩打滾遊戲。晴朗暖和的日子,他到白宮後面,跟孩子們及兩頭山羊玩耍。
總統在臥室內踱來踱去,猛喊道:「輸了,輸了,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