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第一樂地
——古典詩中的「親情」
平生所嬌兒,
顏色白勝雪,
見爺背面啼,
垢膩腳不襪!
……
問事競挽鬚,
誰能卽嗔喝?
翻思在賊愁,
甘受雜亂聒!
顏色白勝雪,
見爺背面啼,
垢膩腳不襪!
……
問事競挽鬚,
誰能卽嗔喝?
翻思在賊愁,
甘受雜亂聒!
一燈團坐話依依,
簾幕深藏未掩扉,
小女挽鬚爭問事,
阿娘不語又牽衣!
日光定是舉頭近,
海大何如兩手圍!
欲展地球圖指看,
夜燈風幔落伊威。
簾幕深藏未掩扉,
小女挽鬚爭問事,
阿娘不語又牽衣!
日光定是舉頭近,
海大何如兩手圍!
欲展地球圖指看,
夜燈風幔落伊威。
萱草叢高明戶牖,
棣華枝盛照庭闈,
年年歲歲歡常在,
子子孫孫志弗違!
棣華枝盛照庭闈,
年年歲歲歡常在,
子子孫孫志弗違!
全家人歡欣關懷,才是每個人幸福的起點。但在個人主義風行,人人誤以爲能在抽象境地中獨立,並以此獨立引爲自豪的今天,親情淡薄,竟逐漸不知情爲何物!實際上現代人前瞻後顧,無所棲泊,也正備受孤立、虛無、寂寞的囓咬。而回想一下,古代把家庭榮譽作爲全家人歡欣的節目,把「振家聲」作爲全族人協力勉勵的團隊精神,有了家,才有根;有了根,生活才不會空浮飄泊,心靈意志便都有了堅定的歸宿。父母親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兄弟姐妹都是大樹上的「枝幹」,枝幹盛張,子孫騰發,世澤綿延,香火相傳,這裡面就有中國人突破個人生命限度的永恆和*圖*書快樂!
中國人相信家中一團和氣,這和氣便能致祥。因爲親情間的和諧,使每個分子顯得生氣蓬勃,飽受親情滋潤的人,恬靜安詳,心靈敞開而和善,其視野和觸角,純良而活潑,樂觀而樂於助人,因此處處受人歡迎。不會因爲長期封閉的自我防衛系統,顯得陰森隱密,進而麻木不仁,適應不良。所以古人說「家和萬事興」「和氣致祥」,都是證明良好的人際關係必然啟端於美好的親情!
當然,所有的親情,多是以夫婦間的情愛爲基點的。古人說「母愛者子抱」,母親被疼愛,所生的孩子,父親才會常常抱著。因此,翔廻於天倫間的甜美親情,像鳥一般,要有一個窠巢,那就是圓滿的婚姻。婚姻的樂趣,就在長相廝守,享受終生穩靠的無憂無慮,細細品味單一的性對象,所帶來安全有託的快樂,這種簡潔統一的美,會產生永恆的安定感。明代的詩人王祖嫡在《師竹堂集》裏裡:
世間第一樂地,就在夫妻恩愛的家庭,然而現代有許多不快樂的婚姻,就在於已婚者對自己的抉擇,始終不能自我肯定,一直延續在猶豫懊悔裡,有意無意地不肯讓某些部分塵埃落定。有了婚姻,仍不肯在婚姻中完全棲泊,無法完全落實的結果,造成目的游移,因而無從產生信心,產生樂趣。元代詩人李庸說:「郎心似水不肯定,妾顏如花空自紅!」現代婚姻的苦汁,大抵仍從這兒發生。已婚的男女,必須懂得用眞感情,才能完全自我肯定,古人說「緣訂三生」,大概想仰仗天力神力,告訴人羣良緣的得來不易,協助已婚者自我作肯定吧?朋友,肯定你婚姻的抉擇,然後擴充愛心,才m.hetubook.com.com能讓親情芬芳四溢,快樂無邊!
義氣流行親手足,
笑風吹到老鬚眉,
自家兒女能如此,
一味清甘足養頤!
笑風吹到老鬚眉,
自家兒女能如此,
一味清甘足養頤!
百年但得不分離,
卽是人生至樂時!
卽是人生至樂時!
在蟲聲唧唧裡,圍著溫暖的燈光,爸爸從遠方歸來,一家人相見依依,話特別多,這時小女扯爸爸的鬍鬚問話,又拉媽媽的衣服問問題。「太陽近還是長安近?」「海洋究竟有多大?」太陽抬頭就可以看到,大概是太陽近;又把二手攤開,比擬海洋有那麼大!比不清楚,又拿地圖來指著看,這個纏人的小女孩,與不憚其煩回答問題的父母間,笑聲時起,實在是草草勞生中最大的快慰,小女孩佔據了父親初返家門的全部重要時刻,但全家也就這樣沈醉在嬌嗔的喧嘩聲裡了。
妯娌兄弟之間的快樂,在今天是最式微的一環了,由於時代的物質化、無情化,乃至非人化,種種計較嫉恨,妯娌兄弟之間如同陌路讎家的也不少,但是兄弟妯娌難以避免常相見,相見又眼紅心妒,翻成了人間的水火地獄。當我們讀到宋代陳著寫兄弟之情的詩:
中國人的「福」,從「有子萬事足」、「家和萬事興」的老古話裡可以看出來,「萬事足、萬事興」這才算完備,可見中國人的福,是在「親情」裡!自來中國人不認爲個人的圓滿就算生命的圓滿,必須是家庭的圓滿才是眞正的福。脫離了家庭,無異孤魂野鬼,個人沒有眞
和*圖*書
實的存在性與榮譽感。所以清初最講究生活藝術的張潮,在《幽夢影》裡說:「値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長廉靜,娶婦賢淑,生子聰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福字的眞諦,原來是一個公平清淨的社會,與一個妻賢子孝、充滿親情溫馨的家庭。清初最懂得生活情調的李漁也說:「世間第一樂地,無過家庭!」想來生活的最高藝術,娛樂的最高情調,就是善於享受家庭裏的親情。清末黃公度的〈小女〉詩,也用了杜甫「挽鬚問事」的典故,他寫快樂的親子關係道:
唐代的詩人姚合,更說:
中國人最愛講「福」氣,一到春節,更是家家戶戶貼著「福」字,年年的好采頭、新願望,千言萬語,只在求「福」!聽到人家門第和樂、子孫駿發,芝蘭競秀,玉樹生香,必然恭賀一番:「好福氣!好福氣!」
古典詩中的「親情」觸處皆是,成爲中國古典詩的特色之一。眞正有福的人是父母壽康,兄弟和睦,而子孫同樂,在天倫之樂中,建造一座觸手可及的天堂。宋代的孝子鄒浩,功成身退以後,全心孝養母親,學老萊綵衣的故事,把廳堂取名爲「戲綵堂」,做了一首詩道:
吾家兄弟篤天倫,
晚景怡怡僅兩人,
門戶相依杏陰舊,
藩籬不隔棣華春!
晚景怡怡僅兩人,
門戶相依杏陰舊,
藩籬不隔棣華春!
你讀她詩裡所寫家中互相幫忙,勤做手藝,形容彼此歡笑之中,「家門瑣事亦凝祥」吉祥嘉慶,就在相互信任、讚美的親情中降臨。呂坤在《呻|吟語》中形容道:「仁者之家,父子愉愉如也,夫婦雝雝如也,兄弟怡怡如也,一家之氣象融和圖書融如也。」這樣的景象,這樣的情誼,該有多幸福?幸福未必從外界的事件裡獲得,幸福都來自內心的世界,只有幸福快樂的心,才能帶來更多的幸福快樂。
二個垂老的兄弟,還住在隔壁,門戶相依,不須築多餘的籬笆,籬笆都不隔,自然不必太計較你的我的。仍同坐在兒時的杏花樹下,共度晚景,這種天倫樂事,眞是絕美的圖畫鏡頭,令人羨煞。其實兄弟妯娌間的相愛,就是孝敬父母最好的禮物!還有什麼比骨肉相親更令父母寬慰的呢?陳著又曾描寫自己的兒女相親相愛:
深閨姑姊助清忙,
剪剪輕痕手法良,
猶勝雕鏤茶果巧,
家門瑣事亦凝祥!
剪剪輕痕手法良,
猶勝雕鏤茶果巧,
家門瑣事亦凝祥!
家事是功勳!
「福」的內涵究竟包括了些什麼?其實「福」就是「完備」的意思,光有錢、有勢、有事業、有學問,還都不是「福」,因爲光有這幾樣仍然不算「完備」!
兄弟間講義氣,讓父親笑口呵呵,乃至鬚眉開張,有了這種兄弟和樂的親愛情分,闔第歡暢,只要淸甘的蔬果,就足以讓老父心懷舒暢,頤養老年了!眞如《聖經》裡所說:吃蔬菜相愛,遠勝嚼肥牛相恨!
世界第一樂地,就在夫妻恩愛的家庭
中國人的福,是在「親情」裡
有人說:孝順父母、敬愛兄弟,需要仰賴文化教育;而疼愛子女、呵護幼童,卻出乎自然天性。其實人的天性中就有「孝悌」的善端,只是許多人沒有去善加養護擴充這天https://m.hetubook.com.com性罷了。古典詩裡描寫親子之愛,篇章極多,杜甫在〈北征〉詩裡寫他的孩子,噴迸出深摯的父愛:
中國人相信,家中和氣便能致祥
清代的大學問家梁章鉅,他的詩册中有許多家人父子間唱和的作品,他的兒子有「人生樂事戀高堂」的名句,他的兒媳更把全家妯娌間的親愛寫了出來:
寫他平生最疼愛的孩子,皮膚白皙,可是貧窮得打著赤腳,滿足膩垢,見到爺以後,只曉得哭,這種髒與吵鬧,反增加父親的感觸與愧疚。孩子在問問題的時候,得不到卽刻的回答,就拉痛父親的鬍鬚,作爲催促。但是想一想離家後被俘的日子,教人覺得有孩子在旁邊吵鬧竟是一種甘心的享受呢!家庭間的汙垢嘈雜,透過深情的觀照,都由自然醜化成了藝術美!
所以說,圓滿的家,實在是人生最大的事業,最大的學問,儒家的大事業大學問,原是以「孝悌」作根本。懂得生活情趣的李漁,也認爲「聖賢行樂之方就在家庭」,可惜許多人卻把聖賢的甜心樂事,搞成滿杯苦酒了。
現實功利的世界裡,大家誤以爲顯赫的功業、耀眼的財富,才是人生的「功勳」,姚合卻拈出了一個新觀念,人生最珍貴的勳章,是「家事」,是建造起一個充滿笑聲歌聲的洞天福地;而不是一個堆積金銀珠寶的金融王國。你就算成了學問權威,結果卻妻離子散;你就算成了石油大王,結果卻妻號子怒,那你的一生已全盤失敗,因爲你在世間喪失了最寶貴的東西,其餘都是不屑一顧的。心理學家曾對許多臨終垂死的人作調查,答案都很一致,沒有人關心在世時財富地位上的成就,每個垂死者的心事,無不對親情上的缺憾,抱著無法補救的悠悠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