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又記
猜猜「離合體」
這種文字遊戲,偶一爲之,也許容易。如果要將一連串特定的字,都用「離合體」寫成詩句,在語彙技法上不重複,是很難的。再看下面二句:
下面又寫:
當我打開明人衛承芳寫的《曼衍集》,在開卷第一頁處,就有一首詩把我難住了!反覆地看,它的句意似通非通,不容易弄明白在寫什麼?開頭二句:
「漢澤開泗上」,大概是把「澤」字開除上面的「泗」字,就剩下「幸」字。「逐清封豕故」,將「逐」字清除掉那隻大豬,就剩「辵」字。「幸」「辵」兩相拼裝,就合成了俗寫的「達」字了。原來這兩句詩是要拼成「達」字。
荼苦傷余懷,子房寧閉戶。
衛承芳的離合體,並不是他首創,他是學漢代孔融的「https://m.hetubook.com.com離合作郡姓名字詩」孔融是用四句詩合成一字,如「六翮將奮,羽儀未彰」說「翮」字的「羽」不彰,就離出「鬲」字,「蛇龍之蟄,俾也可忘」,蛇的古寫「它」寫成「也」,「蛇」字忘掉「也」,就離成「虫」字,「鬲」「虫」相合,就是「融」字。古文寫法有異,今人來猜就益加困難了。
羣雄已亡羊,彼都者浮慕。
夫人皆薄離,二友獨懷古,
思篤子衿詩,三川何足苦。
思篤子衿詩,三川何足苦。
在寫田獵麼?不像。像二句謎語,意思要用猜的。古人有
和-圖-書的是空閒,消磨一下時光,慢慢探尋出謎底來,也許是一種趣味,一種快樂。幸好詩題有「離合體」三字,原來是要讀者按照句中的暗示,把文字的字形,拆開拼裝,離離合合,才能拼湊出字來。
我只能猜想:「夫」字去掉「二」字,「友」字去掉「人」字,兩相拼合是「今」字。「三川」合起來就是「田」字,「思」字去掉「田」只剩「心」,以「心」拼裝「今」字就成了「念」字。這種詩完全在玩弄「巧」,當然不在乎有沒有寓意抒情。「離合體」在中晚唐也盛行過一時,不過像陸龜蒙寫「子山園靜,憐幽木公,幹詞淸詠蓽門月」把「木公」合成「松」,把「門月」合成「閒」(間)而已,詩成了字謎,就太費腦筋了。
這兩句的意思就有點牽強了,好和*圖*書像在說朝廷上奏疏的事,原來「丞」字把「一」字疏遠開,就剩「永」;而「玉」字把「卜」字拆掉不遇,就剩「三」字,「丞」「三」相拼,就成了個「承」字,眞是挖空心思。
相傳謝靈運與謝惠連也做過這種好奇的遊戲詩,靈運的〈別〉詩六句:
凝丞一以疏,玉璜卜難遇。
句意還算通順,「都者」是美麗者的意思,但兩句又在說什麼呢?原來「羣」字亡羊,就剩「君」字。「都」字裏的「者」是虛浮的,都浮去了者,就剩「阝」了。「君」「阝」兩相拼裝,這兩句詩是要合成個「郡」字。
字面的意思也還過得去,擔任折衝的外交重任,虎眼的弓矢不算什麼利器了。原來「衝」字虛掉「重」字,只剩「行」m.hetubook.com.com字,「銀」字非掉「長」字,只剩「韋」字,把「行」「韋」相拼合,就成俗寫的「衛」字,這兩句詩彷彿是「衛」字的謎語。
漢澤開泗上,逐清封豕故。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
加我懷縫縫,口詠情亦傷,
劇哉歸遊客,處|子勿相忘。
加我懷縫縫,口詠情亦傷,
劇哉歸遊客,處|子勿相忘。
惠連寫的〈念〉字詩四句,就費解:
這兩句詩,好像還用典故呢,上句用《詩經》:「誰謂荼苦」,下句用《史記.留侯世家》:張良稱病閉戶不出。原來「荼」字傷掉「余」字,只剩「艸」頭,「房」字閉掉「戶」字,只剩「方」字,「艸」「方www•hetubook.com•com」相拼,就成「芳」字,這樣離離合合,拼出五個字來,連著一讀,竟然是「達郡衛承芳」,與書名下「蜀達人衛承芳著」七字遙相呼應,眞不知這十句詩,要拈斷幾莖鬚才想得出來,而澤字「開泗」,逐字「逐豕」,羣字「亡羊」,都字「者浮」,衝字「虛重」,張字「匪長」,丞字「疏一」,玉字「卜難遇」,荼字「傷余」,房字「閉戶」各字的離合方法與語彙全不相同,更覺難能可貴。
這六句很簡單,胡才甫在《詩體釋例》中說「未詳所自」其實只是「古」字去掉「十」,「加」字去掉「口」,「劇」字去掉「處」,剩下的「口、力、刂」合拼成一個「別」字,「劇」字不是「處」旁,但當時俗寫相近。
折衝虛重任,虎報匪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