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懷鄉
當我坐上了星槎,家國不知已三千里,還是三萬里,不久旭日初升,九州如煙,自身也到了碧雲深處,我仍一直想著李白,想著杜甫。……
許多人說:一離開自己的國家,會特別愛國;一離開自己的家邦,會特別懷鄉。古人的詩句已有許多的篇章,證明這種說法是人人都有同感的。李白雖不是身赴異國,但去國懷鄉的愁思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樣證明身處江湖之遠,對帝鄉廟堂的關心,比身處京都時尤有過之。
帝鄉三千里,
杳在碧雲間!
杳在碧雲間!
我在想,人的生命有好幾種重要的成分:一是求時間長久的生理生命,希望自身長壽或子孫綿延;二是求hetubook.com•com空間廣遠的社會生命,希望友朋師徒後輩等等情誼長存;三是求榮譽價值的事業生命,希望自我能充分發揮,完成自我的理想。在古代,高知識水準的師友朋輩大都集中在帝京,學優則仕的理想環境也在帝京,所以一離開帝京,他的社會生命與事業生命都枯萎下來,只剩一個生理的生命在苟延殘喘。你眞去學道求仙吧,你眞去隱hetubook.com.com遯深山吧,那分幽慵懶散、無所事事的無聊感也是挺難忍受的。李白雖是一個重視生理生命、膺服道家情操的人,尚且有屢屢回頭、眷懷帝鄉、不能忘情的自供。那麼重視事業生命、社會生命、代表儒家精神的杜甫,卽使到處流浪,勤王報國的心志,一直不曾稍減,他是不能只靠生理的生命,就算眞正活著的,他寫道:「回首周南客,驅馳魏www•hetubook.com.com闕心!」對於帝鄉魏闕,終生熱情如火!
當我坐上了星槎,在秋風初起的時候,飛離臺灣,將有一年的時間羈留於美國,星槎排空馭氣,迅若奔雷,不久便霧迷雲合,迴首遙望,只見碧天白雲,鄉國杳杳,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句:「迴鞭指長安,西日落秦關,帝鄉三千里,杳在碧雲間!」
——唐・李白 登敬亭北二小山(李太白集)https://www•hetubook.com•com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境遇,有人說:這是「歸根念舊」的心理;有人說:「紅顏棄軒冕」很難,「白首臥松雲」更難,壯遊或告老,必然眷戀京華。這些話可能都只答對一部分。當我坐上了星槎,飛越國際換日線後,暮雲四合,只與星月鄰,也不知在何方陌生的海洋、陌生的國度上飛行,遂以自身的體會去假想,探索李白去國懷鄉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