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詩林散步

作者:黃永武
詩林散步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詩與友情

詩與友情

再則看他對其父母兄弟姊妹怎樣?這些與他實際生活幾十年的人,一點也瞞不住隱藏的本性,最容易看出他眞實的面貌來。對父母兄弟冷漠無情的人,斷難長久以熟絡多情待你的!他待你好,只是一時形勢使然,所謂「做人憑勢走,船轉靠風吹」一朝風勢改吹,這些朋友全走光了的。
——明 顧起元 送顧考敷南還(嬾眞草堂集)
所謂「志趣遠大」,實在是指充分的自信心而言的,法國諺語說:「自認爲是螻蟻之輩者,爲他人所蹂躪!」沒自信的人才沒有志趣,不配爲人友,懂得自尊的人就是志趣遠大。志趣遠大不等於有勢有利,文中子裏說:「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找志趣遠大的朋友,誤交到趨利附勢的人,那就錯了。
曾國藩以爲「擇友第一要事,須擇志趣遠大者」,志趣遠大並不等於功業遠大,功業成就上的相互提攜,固然重要,但「希風慕德」上有形無形的影響,使友情更加可貴。
這二句詩的原義,是說「忠」,而不是在說「交友」,但是交誼如金石之堅的好朋友,稱爲「金石之交」,或稱爲「義結金蘭」,而交友的要訣,就在「至誠」,就在「忠信」,與本詩的原義可以通用。
爲什麼交往要「淡」呢?因爲相處交往,乍然間超過了尋常禮節,表現得「太濃」,必然後繼無力,吳懷賢說:「太濃難繼,並失前情」,反而把前面的感情都黯然抹煞,遠不如「淡而有恆」的君子之交。

擇 友
——元 胡祇遹 陳元達鎖樹諫圖(紫山大全集)

不過,中國古來的禮記中就勸人交誼要淡些,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孟郊也有「至交淡不疑」的說法。因此,若有人初次見面,就要和你結拜兄弟,或是甘心拜作門生的,就要特別注意,這種人不會是好朋友。


——唐 孟郊 求友(孟東野詩集)
——淸 仲鶴慶 贈友(卽山廬小集)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重友情的民族,朋友中有把臂之交,有知心之交,還有刎頸之交。朋友的類別也不少,有豪友、有直友、還有死友,當然也有奇www.hetubook•com.com文共賞的「雅友」,有佳日相呼登高的「逸友」……各種的朋友,讓我們享受友情,砥礪志趣,豐富了一生的生活。
有人說:「朋友多的人,就是一種富有。」然而朋友多了以後,輔仁成德的機會也多,那才是眞的富有。不然雜雜沓沓,以凶爲終,以隙爲末,善始而不善終,輕薄紛紛,又何足算數呢?所以西諺云:「眾人可交之友,非眞友也。」表面看來交際廣闊,而骨子裏翻雲覆雨,知交有幾人?眾人都可交往的,不可能是眞朋友。

深 交
——明 龔草堂 次韵奉嚴介溪(明詩選最)
他在〈擇友〉詩中再度說明:良友是以「直道」的居多,惡人則以「巧諂」的居多。凡是不諂欺、不苟得、不狂大、不陷溺,臉上沒有嫉妒的吝色,心中不藏詐恨的憂鬱,心地堅實而光明的就是良友。
諺云:「朋友爲我之半」,同氣同德的朋友,一旦分隔,眞像自己缺了一半那樣,有委屈無人傾訴,有快樂無人分享,一朝相遇,你可以感覺得出他對你的尊敬與重視,你的任何事他都有親切的興趣,他都願做好的聽衆,你給他喜悅,他也給予同樣喜悅作爲回報,讓你體會默契夠時,那種「心事一言知,肺腑都無隔」的舒坦與狂喜。
求 友
再則交誼太深,很容易養成依賴仰仗的習氣,朋友在感情上是相互自尊而獨立的,一旦養成靠朋友提拔幫忙的心態,寄望愈大,必然怨恨愈深。明代的王宇在烏衣集卷三中說:「交不可太深,交深則望深,望深則怨深,古人所以甘絕交乎!不可太多,情多則事多,事多則累多,道家所以重忘也!」的確,交友太深,你總有不能滿足朋友希望的一天,反而因情誼重而失望大,怨恨也深,眞划不來了!交遊也不可太廣,太四海的結果,固然因人頭熟而得到不少便宜,但也因人情債多而事多,是非糾紛牽累煩心的也多,陳眉公說:「專務交遊,其後必致累己」就像本詩的龔草堂交了嚴嵩這個權奸的朋友,好處固然有,那能不受牽累呢?
人經過了中年的哀樂,到了老年,朋友也愈來愈重要了。有人譬喻說:「眞友誼像燐火,在你周圍最黑暗的時候,顯得最亮!」那麼老年的友誼就像夕陽,在桑楡晚景上和圖書,最能顯現晚晴的燦爛輝煌。
眞正的好朋友,就是能在一起歌、一起哭,把萬斛感情都掏出來一起享受、共同承當的人。
「把臂晤言誰不有?同心叔世似君稀!」把臂晤談時,最珍貴的是知己朋友有一顆相同的救世的心!
君去摩天學孤鳳,
我今飲海盤長鯨。

至 誠
卽使如葉良佩的詩:「十年傲我煙霞色,千里多君霄漢懷」,你以出世的「煙霞色」向我示傲,我也以入世的「霄漢懷」向你表示不服輸,儘管理想信仰不同,價值觀也互異,但是我尊重你「樂處江湖」,你也欽佩我「忠於朝廷」,兩人各有遠大的志趣,在野或在朝,一樣是好朋友。
老 友


光在說話文字上選朋友,會選到口蜜腹劍的人,選朋友要在實際的血汗生活中去選,經過雪霜患難的歷練,經過利害衝突的生活,才能選出眞正的好朋友。
與君相見倍相親,
忽漫分攜更愴神,
此夜高歌在燕市,
不知肝膽向何人!
——元 王奕 和申屠忍齋韵(玉斗山人集)

老去友朋真性命,
狂來歌哭總文章!
有人說男人的友情,與女人友情最大的不同,就是男人重逢時就能「歡猶昔」,而女人往往不能。女性間的友情,無法長期累積,在一起的姊妹淘,友情達到沸點,可以共享一切隱私,但一旦分離了長時間,再度重逢,友情又得畏畏縮縮,重新開始,相互要用刺探的方式,明白對方際遇的不同,慢慢恢復情誼。與男人的友情在乍逢時立刻恢復當年的熱度,是不一樣的。這種說法或許不錯,但原因很多,主要是由於古來的女性不易有獨立的人格,情感也受境遇的變遷而不得不調整。方今男女平等,這種差異會縮小,男女各有知己,知己的朋友,自然不受別後境遇的不同而改變了友情。

這二句詩說,賞花要在雪霜裏,才能欣賞到梅花菊花的好處。品論士人,要在有血有肉m.hetubook•com.com的生活裏,而不要光在文章說話上。這二句詩,也提醒了選擇朋友的方法。
老年的朋友,際遇了盛衰之感,經歷了考驗之眞,所謂「隔雲泥而不爽,歷風雨而不渝」,締交能保終始,可以如古人一樣,號稱爲「耐久朋」。這些耐久朋,珍貴得如同自己的性命一樣,狂時又歌又哭,都是優美的人生大文章。
歌 哭

志 趣
但是人到老年,新朋友不容易交,而老朋友卻最容易失去。死神病魔固然隨時攫走了朋友,而終身累積的小怨恨,到老年時往往缺乏耐性,一觸卽發,把雞毛蒜皮的帳一起算起來,而人老了誰也不肯包含隱忍,誰也不肯低頭幽默,終至一語誤會,終身不再來往,老年絕交的情形,比青少年時更爲容易,所以交友時的原則:「慎勿因其小者,遂忘平日大處」,到老年更要記住。尤其是交往密切的幾十年老友,小缺點、小冒犯,一定很多,既然交往了一輩子,大節不虧就很值得交往了,如果不肯忘記小缺點,而忽略了一生隆厚的友情,那會很可惜的,不是嗎?
所以沒有遇到你的時候,縱有千斛的淚,一滴也不肯輕彈,見到了你以後,就盡情地拚命一哭,哭完了兩人相對,才覺得抑鬱全消,正如雨過天青,蒼穹亮麗,獲得前所未有的暢快!
所以選朋友,不要只看他對於富貴有成的「我」怎樣,最好先看這位朋友對窮苦失勢的「他們」態度怎樣,先正語裏說:朋友雖然待我很好,但是他待其他的人,每多不情不義的,就不能與他爲知友。因爲他待我好,一定是有所「假藉」於我,等到我無可「假藉」的時候,他也會用不情不義對待我了。
離別早知如此苦,
交遊何必這般深!


孟郊似乎是討論交友問題最多的詩人,除了這首〈求友〉詩外,還有〈勸友〉〈審交〉〈結交〉〈擇友〉〈投所知〉〈衰松〉等詩,都對交朋友提出了看法。這首詩裏,他認爲求朋友要慎擇良友,良友耐久而能到頭皆和善。賈島也說過:「掘井須到流,結交須到頭。」如果交友不良,缺乏眞誠,一定中道改變了情誼,甚至翻臉反目,所謂「一有弗誠,必致怨尤,日復一日,化爲寇仇」。然而更怎樣知道誰是良友,誰不是良友呢?孟郊主m.hetubook.com.com張先將交友的心,像金子一樣鍊成鏡子,清澈靈明,讓鬼魅無所藏形,所以說「先把黄金鍊」,是鍊成明鏡。
知己朋友的可貴,就在友誼不因交往時間的中斷而歇息。儘管音訊不通,山川阻絕,但友情長存,永不變質。所以乍然重逢,知己間的歡暢,一如往昔的篤好,長久的書信隔絕,反而引來了更多新鮮的話題,談別後的種種,話兒再長也沒人打斷、沒人厭倦。
肝 膽
乍逢知己歡猶昔,
久絕緘書話自長。


劉智在《天方典禮擇要解》中說:朋友有三種,蕩子以「戲」爲友,叫做戲友;小人以「利」爲友,叫做利友;君子以「義」爲友,叫做義友。戲友以「縱樂歡洽」爲目的,利友以「望施圖報」爲目的,而只有以德義肝膽相映照的才是義友。
「交深多是肝腸語,坐久無非感慨情!」還在顧全自己面子,這不能說,那不便說的,那能算是知己?把肝腸一起掏到桌面上來吧!
——明 邢昉 寄吳見末(石臼前集)
看花要在雪霜裏,
品士莫於文字間。
「金石之交」的說法,漢初就盛行了,唐代的孟郊道:「唯當金石交,可以賢達論」認爲能維持金石之誼的人,本身就稱得上是「賢達」,因爲忠於友情,始終如一,是十分高貴的情操。
珍惜「金友」「蘭交」的高貴友情,想維持長久,在內心要存一個「誠」字,表現出來要注意一個「謙」字,有了「謙」和「誠」,才不至於自以爲「口直」而常常「失言」;自以爲「疏懶」而常常「缺禮」;自以爲「聰明」而常常「算錯」;自以爲「位高」而常常「輕慢」,金石的友情,不是天生就注定了的。
胸前千斛淚如瀾,
為不逢君未可彈,
何日盡情拚一哭,
兩人相對卻成歡!
求友須在良,
得良終相善。
求友若非良,
非良中道變,
欲知求友心,
先把黃金鍊。
知 己https://m•hetubook.com.com

這二句詩,表面上似在埋怨交誼太深,以致離別時心緒太苦。而實際上是在誇飾兩人的情誼,再苦也是甘心的。
——宋 李彌遜 贈別竹西王彥升(竹谿集)
你願學鳳凰的摩天,自有其成就;我卻效長鯨的飲海,也有其樂趣。你能尊重你自己,而獲得我的尊重;我也能尊重我自己,而獲得你的尊重。建立友誼,必得在「你很好,我也不差」的平等尊重的基礎上。
——明 方九功 過儀封張滸東中丞(息機堂稿)

然而要想交到知己的朋友,往往是自己先得具備成熟的性格,反過來說,凡是具坦誠、能包容、有熱忱、富幽默、「悅己」而且又能「信人」,有這些成熟的性格,極容易交到知心的朋友。古人討論友情的詩極多,值得一讀:
他在〈審交〉詩中又補充地說明:君子有芳桂的性格,春天繁榮,冬天更繁茂;而小人則是槿花的心地,早晨還在,晚上就不存在了。以時間與境遇的變遷來考驗,一試就試出朋友的良與不良了。
唯有至誠心一寸,
可通金石可移山!
交到了肝膽道義相映照的朋友,相見時倍相親,分手時更愴神,今夜在燕市中餞別,高歌一曲,熱淚紛紛,一別君後,眞不知平生肝膽還能出示與何人?顧起元另一首送別詩說:「門前車馬客紛紛,寶劍危冠總似雲,何事含情望天末?眼前無日好無君!」肝膽之交,眼前一日也少不得,一別君後,眼前儘管車馬來往,冠劍似雲,但是我的眼神只含情地望著天末的你呀!

「人生難得唯知己,天下傷心是別離!」不是說平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嗎!
古諺又說:「良友者,兩世之福」,所謂兩世,是指今世與後世,人得了好朋友,今世藉以安慰鼓舞,藉以成德立業,死後藉以闢解浮言,藉以安定後輩。古人把朋友列入五倫之中,當然指的是這種同心一德的朋友,有千斛淚只爲他傾瀉的朋友。
所謂「義結金蘭」,在宣武盛事中記載,戴弘正每次交到一位知心密友,就寫在編簡上,然後焚香上告於祖廟,這個編簡他叫做「金蘭簿」。他把友情看作是必須祝告神明祖考的神聖感情。而「金蘭」二字,正用易經的句子:「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友誼的精誠,如金可斷,如蘭彌香,所以後人用金蘭比喻好朋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