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康德令人頭痛的思想實驗
討論
絕對的簡單只是一種觀念,其客觀的實在無法展現在任何可能的經驗中……一如絕對簡單的物體也無法存在於任何經驗中,因此我們必須把感官的世界視為所有可能經驗的總和:世界上不存在簡單的東西。
唉,最早將康德的著作翻譯成英文的那個可憐傢伙,曾經在一篇充滿自我辯護意味的序文中寫道:
康德接著指出:
先前已經提過,在那名英文譯者稱為「迷宮」的著作中,藏著「四個二律背反」,目的在於揭示「理性」的極限(和芝諾〔Zeno〕的悖論一樣)。康德以滿懷自信的語氣如此介紹:
●檢視自身的力量,以便選擇思考事物的方式。
理性向自然學習的方式,不應該像小學生一樣盲目複誦老師的教導,而是應該像莊重威嚴的法官,強制要求證人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哲學家極為讚揚四個二律背反的簡單與「優雅」,這項稱讚只有在他這整部著作的脈絡下才能理解。
這當然是一種不同的和-圖-書思想實驗。
在這第二則二律背反當中,康德探討的問題是宇宙是否由微小的原子顆粒組成,還是充滿各種互不相同的物質與實體。根據他的推論,如果沒有簡單的組成單元,就不可能有繁複的結構……如此將不可能有任何東西存在。但是,這個宇宙裡確實有東西存在呀!所以……由此可知,一定有某種簡單的原子物質存在。
誠如康德所言,這裡的問題是:
所以,是不是所有事物皆可分割——還是不可以呢?
另一方面,這種組成單元一定佔有空間;實際上,所有可以從外在觀察到的物體,一定都具有他所謂的「組成性質」。然而,這麼說來,空間也能分解成小單元嗎?顯然不行。空間不是小單元構成的,空間就只是空間。因此:
以上這兩點,實驗科學與邏輯規則都做不到。正如他在序言中所寫的:
康德說他這部拙著可視為一種「思想實驗」。所以,且讓我們簡短嘗試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過的一項實驗,也就是他著名的四個「二律背反」之一。儘管這項實驗表面上看來與時空有關,但是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卻沒m•hetubook.com.com有什麼幫助(就像他其他的權威著作一樣),探討重點其實是在思想的本質上。
在《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一書中,康德提出一種思考世界的新方式,也就是所謂的思辨理性。思辨理性可以創造出增長知識的空間,儘管有時候必須放任這個空間空無一物,等待平凡庸俗的實踐理性慢慢填補。思辨理性和思想實驗一樣,可以:
●完整列出對自己提問的各種方式。
康德是新一代的學院哲學家,這類哲學家領取的薪水總算能讓他們寫出長篇大論的高深著作,就算沒人理會也沒有關係(平心而論,康德之前的哲學家所寫的作品實在也都不壞)。在康德漫長又傑出的職業生涯中,探討的議題包括先驗與後驗的差別,以及綜合命題與分析命題之間的關係。他甚至還把這兩方面的研究結合起來,進而區辨先驗綜合命題(例如幾何學的定理)與先驗分析命題之間的差異,甚至還有他似乎認為根本
https://m.hetubook.com.com不存在的後驗分析命題。儘管學術表現如此傑出,但是他每天午晚卻都有時間和學界友人一同進餐,而且常常舉辦他樂此不疲的「牌戲」。更不用說他還提出了超驗感性論、自由的宇宙論觀念和宇宙性的概念——也別忘了他著名的無上命令。
這些辯證命題就是為了解決理性當中四個無法避免的自然問題。就四個問題,不會再多也不可能再少,因為經驗綜合受到先驗限制,所以再也沒有其他系列的綜合假設。
只可惜,對思辨而言——但是對於人類的實際利益也許是好事——理性在最崇高的期待當中,卻被各種矛盾對立的結論圍困,以致她基於自身的榮譽與安全而不能退縮。她也不能對這些互相對立的推論採取漠然的態度,更不能要求各方和解,因為這項衝突的主題和她利害攸關。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思索理性分裂衝突的來源——有沒有可能只是起源於誤解。經過這樣的探究之後,雙方就都必須放棄高傲的主張,於是理性對知性和感性的掌控就能立足在穩固的基礎上。
不過,康德的文字也許拙劣,他的思想卻是極為著名;而他的思想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思想實驗——又稱為「ens imaginarium」或甚至是「nihil privativum」(也就是與實際經驗無關的空虛直觀,或者說,這種活動是用來想像「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不知什麼原因,康德竟然希望我們將思想實驗歸屬於這種類別)。
他〔康德〕不曾學過寫作技巧,同樣的話語經常說了又說,令人不勝其煩;而且,總是以拙劣的言詞長篇大論,其中的內容卻是三言兩語就能闡述清楚的事情。
這個答案實在不是很清楚,但是康德先生的意思大概是說,即使是在棘手的形上學議題中,思想實驗技巧仍然有其存在的地位,也扮演一定的角色。
這些問題包括:世界是否有開端,在空間裡的廣延又是否有其極限;無法分解且無法破壞的整體是否存在於任何地方,或者也許存在我的思維我當中——還是一切事物都能分解且稍縱即逝〔順帶一提,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我是不是個自由的主體,還是我和其他存在物一樣,都受到自然與命運的鎖鍊束縛。最後一個問題則是,世上有沒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因,還是我們所有的思想與臆測都必須隨著自然與外在事物的規律而結束——只要能夠解答這幾個問題,數學家寧可放棄他的整個學科,因為數學無法滿足人類最崇高的渴望與最熱切的欲求。的確,我們甚至可以說,數學這項人類理性引以為傲的成就,其真正價值乃是在此:她以或大或小的揭示結果,以及美妙的秩序與規律,引導理性獲取自然的知識——而且,還引導理性洞悉自然運作中各種動力令人讚嘆的一致性,遠遠超越僅以經驗為基礎的哲學所擁有的一切期望。因此,數學也就鼓勵哲學把理性的領域擴展到所有經驗以外,同時也為其探索提供最佳的材料,只要合適且相應的直覺認為這些材料的本質允許即可。https://www.hetubook•com•com
實驗所需的特殊器材:濃烈的啤酒、幾本康德的著作
無法分解而且無法破壞的整體是否存在於任何地方,或者,也許存在我的思維我當中——還是一切事物皆可分解,而且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