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寫作年表
「梅花的踪跡」由糜榴麗女士翻譯爲英文,載印度報紙副刊上。
因中日戰爭,輟學返故鄉,瞿師亦避亂瞿溪,因得就近請益,學詩詞讀老莊。瞿師贈詩有「希真今日黛沉沉,七字(指詞詩)燈前解用心」之句,垂勉至多。
初中畢業(會考時)福至心靈,最鱉腳的算術也考八十分,因而免試直升高中部。暑假中父親督促重溫左傳、史記,並讀通鑑,我暗中讀新舊小說甚多。
應美國政府邀請訪問夏威夷及美國本土。
散文「老太太與小玩意」選載於一九八七年七月號中文版讀者文摘。
民國卅八年,卅三歲
自美返國,任教中央大學中文系。
民國五八年,五三歲
民國七十年,六五歲
出版散文集「煙愁」。
民國六九年,六四歲
中篇小說「橘子紅了」選載於一九八八年三月號中文版讀者文摘。
偷看武俠、言情等小說。
民國七七年,七二歲
民國五七年,五二歲
作文比賽,全校第一名,題目是「中學六年作文文集自序」。
出版詞論「詞人之舟」。
(年齡以農曆計算)
散文「三如堂主人」選載於一九八一年十二月號中英文版讀者文摘。
民國三十年,廿五歲
民國八十年,七五歲
出版散文集「桂花雨」。
出版兒童小說「老鞋匠和狗」。
出版短篇小說集「錢塘江畔」。
民國十年,五歲
勝利復員回杭州,任教母校兼浙江高院圖書管理員,得以暢覽群籍與雜誌,偶寫雜感寄報刊。
葉老師特準看「三國演義」及「東周列國誌」指定部分,要寫感想,甚苦。
民國十三年,八歲
永中距瞿師寓所謝池巷(因永嘉太守謝靈運「和圖書池塘生春草」得名)甚近,我常帶領同學趨謁瞿師。面受作詩之道。瞿師故有「秋山滿眼謝家詩」之句。
留居美國。
當選爲學生自治會學術股長,主辦演講會、辯論會等,爲我學生時代最輝煌時期。
(全書完)
民國七八年,七三歲
民國七五年,七十歲
獲中山學術基金會文藝創作散文獎。
在北平的哥哥去世。以文言文寫「「祭兄文」。又以白話寫「哭哥哥」,堂叔說白話的寫得更真。
民國六九年,六四歲
臨堂叔寫的對聯一幅,掛在花廳中。非常得意,對聯是:「蓴菜鱸魚,人生貴示意。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民國五五年,五十歲
很笨,只會說單字。因終日與黃牛作伴,見任何人都喊他「哞」!
民國十五年,十歲
出版短篇小說集「七月的哀傷」。
民國八年,三歲
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獎章。
小說偏愛「塊肉餘生錄」、「簡愛」、「約翰克利斯多夫」、「小婦人」,自覺縱然學寫小說,只能寫樸素的自傳性小說,不善於想像,不會編故事。
散文集「煙愁」由爾雅出版社重排出版。
中文系同學追隨瞿師散步錢江大橋、六和塔、九溪十八澗。寓教誨於遊樂,於山水中悟恬淡的生活情趣。瞿師有「短策暫辭奔競場,同來此地乞淸涼」及「松間數語風吹去,明日尋來盡是詩」之句。吟哦中深有所悟。
瞿師奔喪返里,由龍沐勛老師代詞選,教作,「慢詞」。
應讀者文摘主編特約寫散文「母親」,刊載於一九七六年八月號。
民國四七年,四二歲
出版散文集「母心似天空」。
應邀出席舊金山國建會美西分會文學組座談。
出版散文集「琦君寄小讀者」。
民國七九年,七四歲www.hetubook.com•com
返滬上續學。因副系英文,讀西洋名著多種。美籍老師 Dr. Day 與 Mrs. White 教學態度和藹認真,對我指導啟迪尤多,因悟無論中西文學名著,總是要從至情至性中出發,從實際的體認著筆。
聽母親在佛堂唸「心經」、「白衣咒」,跟著唸,背得琅琅上口。臨睡時,母親教我唸「灶神經」、「太陽經」、「孩兒經」,溫和低沉的音調,使我感動,也很想自己編套來唱。
試寫「桃花開了的時候」小說一篇,投稿浙江東南日報副刊被退回,甚灰心。
民國六八年,六三歲
「斷鴻零雁記」及「浮生六記」、「黃仲則詩」每日必讀,每日淚數行下。
民國廿一年,十六歲
蔣總統祝壽徵文(中央黨部婦女會舉辦)第二名(第一名缺)。
出版散文集「此處有仙桃」。
讀論語、唐宋古文、左傳,學作文。
民國六〇年,五五歲
應邀出席休士頓國建會美西分會文學組座談。
出版兒童翻譯小說「比伯的手風琴」與「李波的心聲」。
讀女論語、女誡、孟子。背得不完全,時常挨罵。
出版兒童翻譯小說「涼風山莊」。
出版散文集「文與情」。
老長工阿榮伯教我唱「十八歲姑娘學抽煙,銀打的菸盒兒金鑲邊……」一下子就會背,比唐詩有趣多了。
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琴心」。
讀詩經、唐詩、習字,甚苦。
代表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應邀訪韓。
散文「髻」選載於該刊同年十月號。
出版散文選「一襲靑衫萬縷情」。
應邀返國出席文建會與中央日報副刊合辦之「文學討論會」。
出版小品文集「玻璃筆」。
民國十九年,十四歲
散文「燈景舊情懷」選載於一九八三年二月號中文版讀者文摘。
出版散文集「母心.佛心」。
民國六五年,六十歲和-圖-書
寫「三姊妹」中篇小說,投稿到處碰壁。
出版散文集「水是故鄉甜」。
民國廿二年,十七歲
瞿師亦返故鄉,囑寫「之江同學滬濱歡聚回憶錄」,引起寫回憶文的興趣。
散文小說合集「琴心」由爾雅出版社重排出版。
出版散文集「紅紗燈」。
短篇小說「百合羹」譯爲韓文,刊載韓國女苑月刊。
初中部作文比賽第一名,國文英文均名列前茅,被同學封爲「文學大將」。頗沾沾自喜。
民國廿八年,廿三歲
返故鄉與任教永嘉縣中,爲學生編導話劇。
散文「一雙神仙手」(原名「母親的蘭花手」)選載於該刊同年五月號。
民國六四年,五九歲
試寫短篇小說「姊夫」,在文壇創刊號刊出,提起我寫小說的興趣。
民國六七年,六二歲
應邀出席紐約美東區中華婦女聯誼會座談。
「長溝流月去無聲」譯爲韓文。
出生於浙江永嘉縣瞿溪鄉。
散文「下雨天,真好」選載於一九七四年三月中文版讀者文摘及同月英文版讀者文摘。
出版短篇小說集「菁姐」。
「琦君寄小讀者」獲行政院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
出版評評集「琦君讀書」。
家庭教師葉老師開始教方塊字人手足刀尺……
應邀出席休士頓中華婦女工商會美國總會演講「婦女與文學」。
出版散文集「留予他年說夢痕」。
民國廿七年,廿二歲
民國廿六年,廿一歲
五月來臺,六月間第一篇「金盒子」投中央副刊,第二篇「飄零一身」投中央日報婦女家庭版,都被刊出,乃開始寫散文。由中副主編武月卿女士介紹結識許多文友。
「我的朋友阿黃」,投稿浙江青年,被刊出,得稿費二元四角(當時銀元一枚可換銅板三百枚,可買鷄蛋數十個)。和_圖_書
民國六年七月,一歲
散文「桂花雨」選載於一九八〇年九月號中文版讀者文摘。
民國卅四年,廿九歲
讀香煙洋片背後的故事,聽堂叔講「三國」,對歷史故事發生興趣。
國文老師鼓勵耐心作文,從回憶文入手。寫了「童年瑣記」,又將「桃花開了的時候」改寫,均被選入壁報與學校年刊。
遷居杭州。
民國卅二年,廿七歲
出版散文集「青燈有味似兒時」。
作文「說釣」、「說蟻」等滿篇「之乎者也」不知所云。寫「義猴記」,大感興趣。
散文「下雨天,真好」選載於一九七五年六月號日文版讀者文摘。
「此處有仙桃」獲國家文藝獎。
民國四三年,卅八歲
出版小品散文集「細雨燈花落」。
民國廿三年,十八歲
散文「我的英文密碼」(原名「標點與我」)選載於該刊同年八月號。
再隨夫留居美國。
夏承燾恩師(字瞿禪,以下稱瞿師)執教瞿溪鄉村小學,曾來我家,教我說「月光」二字。(在我卒業大學時,老師曾贈詩云:「我年十九客瞿溪,正是希眞學語時。」)
真有「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樂趣。
出版散文集「燈景舊情懷」。
出版散文集「與我同車」。
散文「秋扇」選載於一九七五年九月號讀者文摘。
學描紅,不會握毛筆,常常捱打。
出版小品文集「涙珠與珍珠」。
散文「含蓄之美」選載於該刊同年十二月號。
民國六一年,五六歲
民國六六年,六一歲
民國廿四年,十九歲
暑假中飽讀新文藝小說,及張恨水的小說等。
出版短篇小說集「百合羹」。
卒業大學,任教上海匯中女中,爲盧燕(她原名盧燕香)編導話劇「火煉」(與另一位任教該校的同學合作)。
民國七四年,六九歲hetubook.com.com
出版散文集「三更有夢書當枕」。
散文「一對金手鐲」選載於一九八六年一月號中英文版讀者文摘。
民國七六年,七一歲
民國五九年,五四歲
民國五三年,四八歲
民國十二年,七歲
民國七二年,六七歲
民國五四年,四九歲
高一級任導師命寫「煙鬼下場」應徵,以佳作入選,得稿紙二刀,鉛筆半打。
民國四十年,卅五歲
民國五二年,四七歲
出版散文集「千里懷人月在峯」。
出版散文集「琦君說童年」。
出版散文選「我與動物」。
高中畢業(經過會考)。直升之江大學中文系。
考入弘道女中,國文名列前茅,英文算術不及格。
再一次以新詩投稿,又得稿費七角。
民國六三年,五八歲
民國七三年,六八歲
民國廿五年,廿歲
出版短篇小說集「菁姐」。
出版短篇小說集「繕校室八小時」。
出版兒童小說「賣牛記」。
出版「琦君小品」。
民國十六年,十一歲
民國十七年,十二歲
民國十一年,六歲
「煙愁」由書評書目出版社重排,三版出書。
民國廿九年,廿四歲
民國四五年,四十歲
民國十四年,九歲
堂叔指點寫語體文。
將童年時所背「灶神經」、「十八歲姑娘」等寫成古風。得全系同學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