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說女人

作者:王溢嘉
說女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二 我要……? 女權與生殖

卷二 我要……?

女權與生殖

《第二性》的半票讀者

在該部影片中,當訪問者問到她對婚姻、家庭、子女的看法時,波娃顯得有點支吾其辭,只強調她比沙特「更適合」一夫一妻制,她不喜歡命定的人際關係,而較喜歡「經過選擇」的人際關係等等,這當然是存在主義的論調。事實上,波娃是個沒有婚姻、沒有家庭、也沒有子女的女人,也許這是出自她個人的選擇,但社會上絕大多數女性,不管是身不由己或作過選擇,卻都是有婚姻、家庭與子女的女人。
我一向贊成女權運動,也覺得女性有追求自身命運的權利,但我認為一個女權運動者應先有兩個條件:一如果她有女兒的話,她應是女兒心目中的「https://m•hetubook•com•com好母親」個值得尊敬、認同的女人;二、如果她沒有女兒的話,她應是別人太太眼中「不會破壞其家庭生活的女人」。也許我是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日趨保守,但我認為這亦是在較瞭解社會真實後的一個看法,我在大學時代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大學生是社會的中堅與良心,但現在始深刻瞭解到這個社會根本不是為大學生而設而存在的,當然也不是為女權運動者或其他運動者而設的,它是為大多數平凡的家庭而存在的。誰能保護、照顧這些平凡的家庭,誰就是社會的良心。
日前,在太太的提議下,去看一部金馬獎外國觀摩影片:「西蒙.德.https://m.hetubook.com.com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觀眾出奇的少,可能不到一百人,且看來多是一些獨來獨往的年輕女性。該部影片其實只是一連串的訪問(包括她與沙特的對談),再加上一些歷史性的鏡頭而已,若非對波娃其人其事嚮往已久的人,看來可能會覺得枯燥無味。鏡頭裡的波娃雖然已是垂暮的女人,但仍精力充沛、充滿自信地在那裡滔滔不絕。她是一個世界各地想要瞭解自己「身為女性」之命運與可能,必然會接觸到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是一個能力強、精明果斷、有進取心、有魄力、充分自我實現的女人,但她同時也是一個有丈夫、有hetubook.com.com家庭、有子女的女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孟岱爾,為了拉攏女性選票,選擇費拉洛做他的競選搭檔,她也是一個有丈夫、家庭和子女的女人,我想孟岱爾不會笨到去找一個為了自我實現而不結婚的女人來做搭檔,因為社會大眾事實上很少會支持這種人。
波娃在受訪問裡說,世人常以她不結婚、不生育、沒有家庭來責怪她,但卻少以同樣的理由去責怪沙特。這當然是男女不平等的一個例證,但我認為如果沙特能和波娃結婚,共組家庭、生育兒女的話,則不管是沙特或波娃,他們所給世人的諍言都將更具有說服性。

社會是為平凡家庭而設的

我知道波娃這個人,是早年對存在主和圖書義有興趣時,從介紹沙特的文章裡看到的,當時只知道她是終生未婚之沙特的長年愛侶。但我看她的代表性著作《第二性》,卻是遲至婚後從太太的舊有藏書裡伸手就閱的,而《西蒙.波娃回憶錄》也是太太買回來,我就便跟著看的。這兩本書的譯者歐陽子、楊美惠、桑竹影及楊翠屏都是有心的女性(她們是為了「促進世人對女性與女性處境的真正認識與領悟」而翻譯這些書的)。我太太顯然也是個有心的女性,對波娃我只是個名副其實的「半票讀者」。

女權運動者「生殖策略」的失敗

有說服力的女人

有人曾問過社會生物學家西蒙(D. Symons)一個有趣的問題,大意是和*圖*書說如果性革命及女權運動繼續進行一萬年,女性繼續有進取性、競爭心、追求多樣化,在行為的表現上像傳統的男性,那麼女性的大腦構造會改變嗎(因為社會生物學家認為男女行為的差異跟大腦構造有密切關係)?西蒙回答說:如果這些解放的女性比傳統女性能獲致更大的「生殖成功」的話,那麼答案才是肯定的。不幸的是,多數女權運動者在「延續其基因」(生殖)這方面常是失敗的,社會上的下一代永遠是「傳統女性的兒女」也許我孤陋寡聞我從未聽過有祖母、母親、女兒三代都在從事女權運動這不朽盛事的,她們經常「及身而絕」跟著她們走的絕大多數是「別人的女兒」。

波娃是個沒有婚姻、家庭、子女的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