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 台灣最美的女人
荔枝嘆
宋哲宗紹聖二年(一〇九五),蘇軾被貶惠州,初嘗荔枝,大爲讚賞之餘,作七言古詩〈荔枝嘆〉,凡分四段:首段敘漢代傳送荔枝的災難:爲了向皇室進貢荔枝,不惜驅使差官十里換一次馬,五里設一個驛站,飛馬拚命奔馳,意外頻傳,或跌入土坑,或擠落山谷,死傷枕藉。次段敘唐代傳送荔枝:爲了趕速度,飛車踏過山崗,快船橫越海道,唐明皇爲博得楊貴妃的歡心,不知摧殘多少性命。《新唐和_圖_書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三段論漢唐進貢荔枝之弊,寄慨上天,但願不要生長荔枝之類的珍品尤物,俾免禍及黎民。末段論及宋代的武夷茶與洛陽花,爲邀寵進貢珍品,擾民害政。
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
七月初報載,廣東增城國寶級「西hetubook•com.com園掛綠」母樹荔枝拍賣,十顆共售五百三十萬元台幣,創金氏世界紀錄。西園掛綠是荔枝中最名貴的珍品,有四百多年歷史,清乾隆年間即爲皇室貢品,每年最多結實數十顆,一斤約二十三顆,果肉細嫩、爽脆、清甜、幽香,最特別的是凝脂而不溢漿,用薄紗紙包裹,隔夜紙仍乾爽如故。其果形扁圓,果蒂帶有一顆綠豆般的小果粒,兩側果肩隆起,帶小果粒側稍高,謂之「龍頭
https://www.hetubook•com•com」,另一邊稱「鳳尾」。果實成熟時,紅紫相間,有一綠線直貫,因此名「掛綠」。
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顛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
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
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
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
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
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為上瑞。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hetubook•com.com顛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
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
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
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
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
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為上瑞。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嶺南荔枝自唐代即爲皇家貢品,由「掛綠荔枝
www•hetubook.com.com
」的天價,聯想起宋代詩人蘇軾的〈荔枝嘆〉:相隔千載,讀〈荔枝嘆〉,仍感慨萬端,美色禍國,尤物殃民,其實禍國殃民者另有其人,荔枝何辜?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荔枝圖序〉對荔枝的描繪,絕色美果,膾炙人口。
——九十一年八月十日
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