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效法蕭伯納幽默

作者:沈謙
效法蕭伯納幽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二 孔子的幽默 陶淵明的幽默

輯二 孔子的幽默

陶淵明的幽默

其實,陶淵明的化解壓力,不只是有田園可歸,更由於天性豁達,隨遇而安,無入而不自得,尤其是生活的幽默,彌足可貴,〈責子詩〉可爲明證: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歲,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和*圖*書
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爲註冊商標的陶淵明(三六五~四二七),不但是中國最偉大的田園詩人,更是中國文https://www.hetubook.com•com學史上最令人嚮往的詩人。因爲他生活上沒有壓力,不願爲五斗米折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可惜的是,現代人壓力沉重,生活在「冰炭滿懷抱」之中,即使想要高唱〈歸去來辭〉,卻無田園可歸。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四〇五)十一月,陶淵明辭彭澤令回鄉歸隱,和*圖*書躬耕南畝,讀書課子。爲人父母的,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天不從人願,子孫不肖,乃人間常事。陶淵明有五個兒子:陶儼(阿舒)、陶俟(阿宣)、陶份(阿雍)、陶佚(阿端)、陶佟(阿通)。「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陶淵明已逐漸年邁,鬢髮斑白,肌膚鬆弛,眼看五個兒子全不好文墨,一個個眞夠瞧的:長子阿舒十和*圖*書六歲,不務正業,懶散怠惰無人可比;次子阿宣行將十五,志不愛學;老三阿雍老四阿端這一對雙胞胎,已經十三歲,竟分不清六與七;老么阿通快九歲了,只知道找吃的。陶淵明對五個兒子,愛之深,責之切,期盼殷切,但能否成材,實在不敢樂觀。
諺云:「盡人事,聽天命。」又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陶淵明面對如此五個兒子,哭笑不https://m.hetubook.com.com得,無可奈何,只好長歎一聲:「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兒子不成器,實乃上天命運註定,難以強求,不忍苛責,還是痛痛快快地喝酒吧!如此流露淡然自適隨緣任運的曠達之情。這是成熟的幽默!
——九十四年七月十八日
正由於如此幽默的襟懷,才能生活沒壓力,不忮不求,自在自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