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我們相遇
特殊教育的專業社工
自學推動公益數位村
愛和慈悲降臨荒野中
高永興雖然學的都是社工領域,也在大學兼課教社工與非營利組織管理,可是他卻自修IT,電腦資訊科技的領域也非常專業。在他推動下,成立了公益數位村及NPO軟體銀行,讓規模較小的社團,可以取得資訊專業的協助與免費設備的使用;同時,臺灣公益資訊中心的架構與資料庫,也是由他親自動手寫程式軟體,對於我這個有點害怕電腦的「古代人」而言,永興雖然年紀還比我大一點,卻能自學摸索變成這麼厲害的電腦高手,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和*圖*書
在校園的一角,一群人手忙腳亂地學著使用輪椅,在起起伏伏的路面上前進;在走廊另一端,也有一群人矇著眼睛、拿著拐杖,學習視障朋友如何在城市中行走。
後來,我們邀他結合社工領域與荒野自然解說的專長,成立新的志工團隊,也就是「荒野特殊自然教育工作坊」(簡稱「特工坊」)。
社會工作就是一種幫助人的專業,除了關心人本身之外,也注意到家庭與社會背景對一個人的影響。因此社工人員所協助的範圍,不只是在心理輔導與諮商,更是會連同受助對象的生活、生存以及與家庭成員問的互動,都必須一起照顧到。
康德曾說:「世界上有三種最美的事物,那就是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小花,以及人類心中的道德良知。」因為有道德良知,而發出純粹的愛與關懷,不為一己之私地為他人謀幸福。和-圖-書
社工團體助人專業化
認識永興後,也邀他加入荒野,原本以為忙碌的他若能來幫幹部們上些NPO管理的課,就非常令人感謝了。想不到,他居然「偷偷」報名參加自然解說員的課程,從最基層的志工服勤開始進入荒野之旅。
這一群人,正在接受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的「荒野特殊自然教育工作坊」的志工訓練。這個全世界首創的團隊,希望能帶領各種身心障礙以及罹患各種特殊疾病的朋友,重回大自然,體驗自然的豐富與生命力。而團隊的召集人,就是高永興夥伴。
高永興
永興這大半輩子都在從事社會工作,早年在政府部門任職,後來到陽光基金會擔任祕書長,之後更到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擔任祕書長。在他任內,推動了社工人員專業證照考試認證的立法。和_圖_書
是的,因為永興的發願與大家的參與,慈悲與愛同時降臨,在荒野。
對於這些站在第一線的夥伴,我常常充滿敬意與感動。我覺得,我往往只是那個敲敲邊鼓的人,嘴巴說說很容易,在外頭奔波找社會資源贊助也不難,但是特工坊的夥伴必須以多大的耐心與愛心,hetubook•com•com直接面對挑戰與困頓挫折。
幾年前,荒野與國內幾個不同領域的民間團體,一起參與了亞洲地區的社團聯盟,在這個跨領域的聚會中,我們認識了高永興。
我們在國外旅行時,常會見到身心障礙的朋友,但是在臺灣卻很少見到。我想,不是臺灣罹患的人數比例較低,而是大部份的家長沒有把這些孩子帶出來。這些孩子,比一般正常孩子更需要來自大自然豐富生命的滋養;可是,在臺灣,最需要的人往往反而最沒有機會。荒野保護協會有意願幫助這些孩子,打開生命裡的一扇窗,除了直接帶領孩子回到自然之外,也願意協助家長。同時更願意呼籲社會,希望民眾改變觀念,把孩子帶出來。
因此他在九年前到喜馬拉雅基金會任職,開始hetubook.com.com建構一個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牟利/非營利組織)中的NPO,也就是希望擔任所有公益團體的平台與資訊中心,協助所有公益團體的發展,讓社會大眾的善心與善款透過管理良善的社團,達到最大效果。同時,也呼籲公益團體共同組成公益自律聯盟,讓臺灣的公益團體大步邁向透明與專業化的階段。
臺灣有非常多有志於協助社工領域的公益團體,從地方社區型到全國性或跨國間的團體都有。永興常常發現,這些團體的工作人員或志工的專業,也許都可以做得很好,可是當機構本身的組織管理或發展沒有辦法兼顧時,往往連公益團體本身的存活都有問題。這樣的話,如何來達成他們想協助別人的理想呢?
我們在國外旅行時,常會見到身心障礙的朋友,但是在臺灣卻很少見到。我想,不是臺灣罹患的人數比例較低,而是大部份的家長沒有把這些孩子帶出來。這些孩子,比一般正常孩子更需要來自大自然豐富生命的滋養;可是,在臺灣,最需要的人往往反而最沒有機會。荒野保護協會有意願幫助這些孩子,打開生命裡的一扇窗,除了直接帶領孩子回到自然之外,也願意協助家長。同時,我們更願意呼籲社會,希望民眾改變觀念,把自己的孩子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