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法鼓傳薪
㈡重視人間的倫理建設,分為三點:①世間的倫理:就是父子、夫婦、兄弟、師生、朋友、主從等。②佛教的倫理:就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③盡義務,負責任,不為私利權力爭執。
㈣萬行菩薩的禮儀,分為三點:①心儀:那就是知恩、懷恩、反省、知足、慚愧、懺悔。以佛菩薩的心願為準則,以明察煩惱,銷歸自性為修行。②hetubook.com.com身儀:那就是舉凡行住坐臥,待人接物,應對次第,都該做到合乎佛教徒的身分。包括如何合掌問訊、五體投地、呈獻侍奉、禮待尊長貴賓,上下舟車,前後行路,左右坐位等。③口儀:包括平常言談應對,請示答問,當常用尊敬誠懇語,要養成禮讓、謙虛、和藹、熱心的習慣,並且常把「阿彌陀佛,謝謝你」、「師兄師和圖書姊,對不起」,掛在口頭。時時練習「請教你,對不起、謝謝你」的三句真言;常常要用「好的、很好、非常好、太好了」四種布施。
「法鼓傳薪」的名目,雖然歷次相同,所授課目的內容,卻前後各異。這一屆的主題是「法鼓山萬行菩薩的共識」,包括四個項目:
今年(八十一),由於參與法鼓山護法會的人數逐日增加,幹部的成員也多了起來,同時為了養成法鼓山體系和圖書幹部們的共識,所以這次的對象擴大到農禪寺的住眾、研究所的職員、出版社的同仁,共計兩百五十人,所以借農禪寺舉行。
㈠佛教的基本條件是什麼?分為三點:①以佛、法、僧三寶為中心。②以人間為本位。③以信因果、明因緣為原則。
㈢宗教的層次,分成三級:①世間的宗教:就是鬼神迷信、世俗化、梵天化的信仰,都是以「我」為中心,所以不究竟。②由淨化自我而超m.hetubook.com.com越自私,那就是從苦、空、無常,實證無我解脫的佛教。③菩薩行的人間佛教:善用人間的名、利、權、勢、位,以利人濟世,而不為自私追求。既能安貧樂道,又不拒富貴榮華。富而能仁,貴而能慈,那就是有大福德的萬行菩薩。
法鼓山的萬行菩薩,學著修行萬種法門,學習著觀想自己是無相無我的無位真人,所以也要學著做一個見人低一級的謙謙君子、無諍道人。學會以上的心和圖書、身、口三種禮儀,就能自利利人,移風易俗。若盼他人認同法鼓山,必須先以法鼓山的禮儀感動他人;運用心儀、身儀、口儀,達成言教、身教、心教的化世功能。
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的三天之間,舉辦第三屆「法鼓傳薪」集訓活動。前兩屆是在法鼓山舉辦,只能容納七十多人。那是以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會小組長以上幹部為主而做的精神教育。以禪坐的修行貫串全程,由我的開示為學習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