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給活著的我們.致逝去的他們:東大急診醫師的人生思辨與生死手記

作者:矢作直樹
給活著的我們.致逝去的他們:東大急診醫師的人生思辨與生死手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章 評價,不過是某人的自以為是 好與壞,常在模糊不明時

第四章 評價,不過是某人的自以為是

好與壞,常在模糊不明時

常識並非萬能。

人生在世不可或缺的,就是「關聯」。


在生活中多方留意「關聯」,這點非常重要。人與萬物皆有關聯。

好與壞,常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相對的。
這個平均意識水平,稱之為「常識」。
我們不該依賴有界限的尺度,而是要留意更重要的標準,亦即名為「關聯」的感覺,這反而更重要。
我們彼此皆有關聯。若能從我們本身開始https://www•hetubook•com.com追溯祖先的蹤跡,就會發現我們曾在某個時期是親戚。一般人將具三等親關係的人,稱為親人。但事實上,所有人都是我們的親人,同時,所有人也都是映照出我們自己的「鏡子」。世間萬物都具有某種含意,同時也有許許多多我們尚m•hetubook•com•com不懂其含意的人事物。
因此,除了別人覺得厭惡的行為,抑或傷害他人這一類明顯在做人的基本道德上出了問題的事情之外,好與壞的尺度並無界限。
所謂的常識,被解釋為在限定期間(時間)内,依多數同意而達成的共識,但多數贊成者的另一邊也有著少數hetubook.com.com反對者的意見。兩者在數量間的平衡,會因時代而改變。每逢掌權者更替,時代即隨之更新,我們將這項事實稱為「歷史」,而常識會連同歷史一起改變。
常識並非萬能,它其實是很模糊不明的存在。
媒體便是典型的代表。媒體呈現出一個事實:好壞的標準,其實是非曖昧不明的。和*圖*書譬如說,對病情的描述方式,十個人便有十種方式,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而在溝通方面也是,例如「教導」的技術,並沒有全球共通的標準手冊。只要知識與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某時代的平均意識水平」,並以這個水平為量尺,來區分一切事物的好與壞。而善與惡,亦會隨著觀點的不同改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