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多倫多大學
十月十八日的下午二時,我們趕車到了多倫多城內的多倫多大學。這是我第四度接受該校的邀請演講,卻是第二次接受該校宗教研究中心的邀請。第一次是於一九七六年三月,講題是:「日本佛教和中國佛教的同異」。先後相隔十五年,該系的人事早就有了很大的變遷。上一次接待我的主任教授是John Brownlee;這一次的負責人是麥克米倫(Neil McMullen)博士,講出地點m•hetubook.com•com是在該校的綜合圖書館。因為他另外臨時有個會議必須出席,所以我們在那兒鵠候了二十分鐘他才趕到。這使得從麥克馬斯特大學一同前去聽我演講的史蒂文遜及謝爾夫兩位博士相當著急。幾乎主張由他們代做主人,為我向聽眾介紹。我說:「千萬使不得,寧可不講,也不能在別人的地方喧賓奪主,自說自話。」結果,主人到了以後連說:「失禮!對不起!抱歉!
和-圖-書」 他一看聽眾人數一共只有九個,因此告訴我,這一場演講是僅為他們的研究生開的。我就笑著回答他:「在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經常是為兩個或是三個研究生上課,九位已經是太多了。」
那場演講的主題為:「禪師在叢林寺院中的生活與修行」,英文是:Life and Practice of a Chan Master in Monastery。內容分為兩大部分:㈠中國禪www.hetubook•com•com宗史上的禪苑生活,分成四點:①以日常生活為主,②以作務安心為先,③以打坐課誦攝心,④以參破疑團開悟。㈡關於我自己的事,分成兩點:①我如何自修,②我如何在東西方兩個半球指導禪修。
他們約定我演講五十分鐘,座談五十分鐘。一共有三個人問了十一個問題,我答得他們都很滿意。其中有一位韓國學生,因為在他國內的松廣寺有過禪寺生活的經驗,所以對中國禪宗寺院的生活方式以https://m•hetubook•com.com及修行情況很有興趣。問我今天中國還有幾個大禪寺?我告訴他,非常遺憾,中國大陸著名的禪宗叢林像浙江的天童,江蘇的金山、高旻、天寧,廣東的南華等寺,近幾年來雖都已陸續修復,也可以見到出家僧侶的活動,卻已無法見到五、六十年前禪修的規模。我只能告訴他,台灣目前有我們的農禪寺及惟覺禪師的靈泉寺,實在是以禪寺的方式有定期和長期的禪修之外,僅有少數的個人和寺院內部的禪修活動。
當我hetubook.com.com演講之後,麥克米倫博士才想起在一週之前,曾有一位他的朋友邱克倫(Hugh Curan)在他府上作客,跟他對禪的觀點做了幾番辯論,而那位Curan都用他師父的看法作為背景。問我:「認識這個人嗎?」我說:「我就是那一個人。」他非常驚奇而歡喜地說:「想不到我請到我朋友的師父來了,我怎麼樣也沒辦法把一位教授和禪師連在一起想!其實,我已經間接地跟您辯論過了。」他非常得意,看來他跟Curan辯論是辯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