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東西南北:聖嚴法師寰遊紀行2

作者:聖嚴法師
東西南北:聖嚴法師寰遊紀行2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五一、新春.社會菁英禪修營

五一、新春.社會菁英禪修營

二月七日(農曆正月初四)
它的課程內容有四點:㈠禪修的方法及層次。㈡正確的禪修理論及觀念。㈢如何將禪修用於日常生活之中。㈣如何以禪修來處理身心及環境的問題。
我們對於這項活動,策劃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直到我於今年(八十一)一月八日,從美國回到台灣之時,通過「人生」及「法鼓」兩種刊物的廣告宣傳,收到了四十多張報名單,距離預想的目標尚有不足,幾位籌備的人員心中乾著急,有的提議登廣告,公開徵求;有的主張印發信函,普為勸請。其實這些都是很笨的辦法,甚至會產生負面的效果。後來通過少數幾位護法居士的接觸、聯繫、介紹,在不到三週之間,又增加了三十多位。由於法鼓山的宿舍、大殿、餐廳、廚房、僅是臨時性的工寮,空間不大,設備簡陋,無法全部接納,籌備人員開了幾次會議,問了我的原則,確定了錄取的名單如下頁所列。

禪修營結束後,很快就在中國時報和我們的人生月刊作了專欄的報導,接著就有其他幾家如聯合晚報、自立晚報、自由時報、乃至商業週刊和邱永漢主持的財訊雜誌,也都作了一連串的專題訪問,正面報導。
第一方面是我對佛教觀念的改變。坦白地說,我在年幼時,家裡就信佛,可是並不深入,我那時甚至認為:佛教只不過是迷信的宗教——這可能也是每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會有的想法。
舉一個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說,從我們要上山開始,他就詢問每個人「有沒交通工具」、「需不需提供交通工具送你們上山」等等。到山上以後,從報到開始,乃至於寢室及日常食宿安排,無不設想周到,巨細靡遺。
它的協辦單位是:時報週刊和中國廣播公司。

正好那一陣子靈泉寺的惟覺禪師連續主持了十個禪七,也有許多政工商界的知名人士參與,而受到新聞媒體的重視,特別是國防部長陳履安參與禪七修行的報導,受到廣泛的傳誦,其實我們法鼓山,並沒有跟靈泉寺商量好在同一時段舉辦這樣的活動,純屬於巧合的因緣。因此而使農禪寺與靈泉寺,被媒體相提並論,也使得台灣的傳播界,掀起了一陣採訪報導禪修活動的新聞熱潮。
二月一日 星期六
第二方面是這三天當中受訓的心得。當我第一次踏入禪堂,面對著這麼大一尊觀世音菩薩聖像時,第一個念頭是:「https://m.hetubook.com•com人實在是非常的卑微」,儘管地位再高、知識再豐富、學問再淵博,在佛菩薩的面前,我們還是低下頭承認自己非常渺小。在禪修的三天裡,我不只一次低頭流淚,這即是由此在心靈上的震撼及感動。
以前,我並不認識聖嚴法師,只看過幾次農禪寺所發行的〈人生〉雜誌,讀過他幾篇演講稿,總覺得那只是一個出家人所講的一些哲思罷了,而這次在山上跟隨法師修行三天,才發現法師真是一位菩薩的化身。
這對於整體的佛教,當然是非常好的現象。能夠讓社會大眾,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學佛之道,什麼是正統的禪修法門。多年來,在中國佛教界,已少有人知道禪修法門是一種立竿見影的修行活動。因此正信的佛教徒多不敢嘗試禪修,恐怕走火入魔,只好讓旁門之士,大談禪修禪悟。正因為在台灣能夠以正統的、純粹的中國禪法,指導人修行的道場,猶如鳳毛麟角,致有不少打著禪的招牌而以擺玄虛、弄神通、速成聖果等為號召的人士,乘虛而入,大行其道。經過這一次媒體的普遍報導,也可以顯示出,當今的社會中,有識之士還是不少。
這些人在平常多半不會到農禪寺來參加共修,所以用社會菁英這個名稱來吸引他們。他們事後還向我建議:最好不用菁英二字,否則會使未被錄取的人士自卑。其實兩天的課程內容,固然已讓他們感到非常踏實有用,事實上那能及得那些未被稱做菁英的人士來參加一次禪七更受用呢!禪七是整整七天,跟我同修,聽我開示,並有足夠的時間做攝心安心的工夫。因此有人到最後的心得報告之時,希望能有機會參加我的禪七。可惜他們太忙,可能性不高。
這次禪修營中,我提出了二個主題,那就是:㈠消融自我以接納他人。㈡提昇自我以成就他人。畢竟這些人士都是社會菁英,領悟力高,接受力強,不論聽和看,都非常敏銳。雖在攝心、安心方面,沒有體驗到多少,然在接納他人和成就他人的觀念上,倒是向前跨越了一步。尤其是對襌和佛教的認識方面,他們本來就有基礎,聽了我的開示之後,也增加了深度與寬度。
我想有機會上法鼓山的人,大都知道寮房只是一個臨時搭蓋的簡陋建築。而禪修的幾天中,每天都傾盆大雨,加上山上的天氣又比較潮濕,聖嚴法師會親切地問我們:「昨天有沒有睡好?」、「被子夠不夠暖?」另外,由於下雨天寒https://m.hetubook.com.com,有幾位同修感冒了,聖嚴法師還特別準備了日常生活用得到的藥品給他們服用,且馬上發口罩給他們。
年前幾天,我雖是出家人,仍不能免俗,文化館、農禪寺、法鼓山,都得忙著大掃除、備年貨、辦年事、安排種種新春期間的活動。
二月四日到六日三天之間,中華佛教文化館拜千佛懺三天。五日、六日,農禪寺拜大悲懺兩天。每年的大除夕,上下兩院的全體大眾都到文化館祖堂辭歲禮祖,現在人多了,祖堂太小,快要站不下了;文化館拜年懺,歷年已久,由於信徒多了,大殿太窄,也已站不進去了;農禪寺的大悲懺法會,很受信眾歡迎,也把大殿擠滿,甚至連用閉路電視同時拜懺的一大間臨時屋,也達飽和狀態。大家只有指望祈求著法鼓山早日建成了。
最初,我是懷著非常興奮又好奇的心情到法鼓山,經過三天的禪修,改變了我原先很多的觀念、想法,大抵可分兩方面來說:
二月四日至六日(農曆新年的初一日至初三日)
當聖嚴法師帶領我們到山上時,他走在前方,我們一群人則跟在後面,當時我心裡在想:「我們真的是在跟著菩薩走」,同時也想著未來的道場是什麼樣子、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發願共同促成它。因為這是聖嚴法師的心願,也是我們佛門弟子的共同心願推動整個佛教文化的發揚,落實佛化人生的推廣,而這個理念,就從建設法鼓山開始。

附錄:渺小後的感悟

這天是例行由台北各寺院間輪流主辦的春節團拜日。最初是由東初老人倡導的,免得大家為了拜年,你來我往,浪費時間。今年由聖靈寺的今能法師作東,我當然也去參加了這一場盛會。
我要再度謝謝法鼓山給我這麼一個機會接受禪訓,也期盼有更多有緣的在家弟子能有機會親聆聖嚴法師的開示,都有機會為發揚佛教盡一份心力。
下午接受台灣電視「轉動的音符」節目主持人徐馥小姐的錄影訪問,要我站在佛法的立場,講禮讓忍讓,並且引用佛理或佛教的經典,勸導社會大眾,忍讓一時而能夠平安一世。因為這個節目是受台灣道路安全協會的委託而製作的單元,所以要我講一個自己聽到或者自己親身經歷的交通故事。
二月九日下午四時到十一日下午五時,共計五十三個小時之內,我們在法鼓山舉辦了一項別開生面的「社會菁英新春禪修營」的活動。
一般m•hetubook•com•com的佛教信徒到寺院裡,大部分就是燒香許願、求菩薩保佑而已,甚至含有「你幫助我什麼,我就回報你什麼」的形式意味,等於是賄賂菩薩一樣。
在禪修期間,有一次在打坐一個多小時之後,大家需要輕輕鬆鬆,活動筋骨,聖嚴法師就領著我們四十多人繞著禪堂,前後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鐘。師父一個人走在最前面,步履非常安詳,我在他後面大概有五、六個人的間隔,當時我專注的看著他,感覺到他是那麼地親近,就像菩薩真的在前方引導我們一般。我在想,如果聖嚴法師能夠把他後面這四十個人帶領到「知道如何幫助我們的社會」、「真正能夠發願普度眾生做一些善事」的境界,我想,出家人對社會的貢獻遠比在家人要大得多。
二月九日至十一日
它的對象是:工商、文教、傳播界,處長及經理以上的單位主管,和相同層次的社會人士。
它的宗旨是:關懷社會,開創明天。消融自我,開發潛力。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姓名職稱
王 清雷諾工業負責人
王瑞慧台北高級專員
鄒忠科淡大歐研所所長
簡志信時報週刊發行人
黃光弘康和資訊總經理
王協森花蓮玉里國中校長
歐長昌中國生產力中心經理
蘇錫清清靜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徐重仁統一超商總經理
蔡金川國賓飯店協理
司徒達賢政大企研所所長
陳金龍電信總局工程師
吳美輪華航飛航機務長
范朝明花蓮瑞穗國中校長
翟 翬中視新聞部副理
郭嵩山律師
王文貴統一超商總經理秘書
邱民雄台塑關係企業營業處長
陳盛泉新力公司總經理
鄭丁旺政大教授
李明威勝利之聲廣播電台總經理
楊憲勳富鴻證券董事長
王木榮成大航太所副教授
洪芳忠電信訓練所講師
蔡崇焜金苑景觀負責人
王志雄立法委員
丁守中立法委員
吳鈴嬌時報週刊撰述委員
黃冠豪律師
侯翠杏侯政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單德興中研院副研究員
王雪清南亞塑膠營業處長
鄭泗滄成大副教授
姜慧嵐中興百貨健身事業處經理
陳盛沺聲寶董事長
黃麗華華九建設董事長
沈子剛聯剛企業負責人
莊淑惠台祥繊維董事長
關 珠國華證券副總經理
陳怡芬花旗銀行經理
https://m.hetubook.com.com和圖書
經過這次禪修之後,我才發現出家人最大的功能就是幫助更多的人,使他們能夠回饋,進而幫助這個社會。易言之,他們不是直接去救濟每一個人,而是透過一些受他們感化的人來傳播、發揮更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才是無遠弗屆,才是真正淨化我們社會最主要的力量。
聖嚴法師告訴我們要放下身心、放下一切,人如果能夠真正放下一切,也就能夠包容一切,也就能擁有一切。然而,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到呢?這當然非常困難,但是,既然已經入了山門,至少門已經開了,以後就要靠個人去努力。
今(八十一)年春節,能夠到法鼓山參加聖嚴法師主持的社會菁英禪修營,因緣不易得,也可說是我的福報深。
到了最後一天,聖嚴法師帶領我們到山上走走,實地為我們介紹法鼓山未來的發展藍圖,當時也是傾盆大雨,而聖嚴法師又細心地為我們準備了雨衣、雨鞋、雨傘。這真的給我一個很大的震撼,我實在未能料到山上準備了這麼多東西,而且設想如此周到。

因為我們個人的力量實在非常有限,不論是有再多的金錢、再大的能力,所做的都還是很有限,而出家人所做的事卻影響深遠。譬如聖嚴法師理出了真正的佛教哲理,並有系統地灌輸給受其教化的人,盡心盡力將正信的佛教溶入每個人的生活裡,積極從事於發揚佛教文化、推廣佛化的人生,而這對未來人類都有著深遠影響。過去,我也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善事:每年幫助很多人,捐了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的錢幫助孤兒院,我認為,這種善事是最直接的,而且是盡自己的能力在做,但是,「出家人能夠做什麼呢?」——這是我過去一直很懷疑的。
以前,我也認為出家人是屬於社會非生產的一群人,覺得他們對社會沒有什麼貢獻。而且由於不了解出家人是怎樣在修行,因此我甚至和一般人一樣,也會認為他們是在混時間,日子過得輕鬆愉快,即使是在修行也不過是獨善其身,在寺院裡敲敲鐘、念念經,於社會無補。但是到法鼓山參加禪修營以後,我對佛教、出家人的觀念完全改觀,這是因為聖嚴法師在語默動靜間的儀範,使得我的觀念大幅轉變。
(前任政大商學院院長鄭丁旺口述,周佩容整理。)
它的名額為三十至五十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