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路上談
長氣病患者之言
從前,我說起話來雖不是斬釘截鐵,也不至於拖泥帶水,但自從教書以後,每當老友久別重逢,談不上三言兩語,必皺起眉頭說我怎會變得如此婆婆媽媽,動不動「知道嗎」、「明白嗎」,且言語之間「訓」味甚重,完全失去以往的「談笑風生」。(這四字並不是誇讚我,只是形容說話不正不經的程度而已。)言下之意,大有痛失「良」朋的味
和_圖_書道。聽了不禁心驚,趕快自我檢討一番,果然,發現已病入膏肓,設身處地為學生想想,實在替他們難受。
方法的確完美了,可是,這些年來,我總眼高手低,沒有對學生啟發了些甚麼,反而沉淪於長氣之列,細想起來,還是不應怪學生沒有自發能力,只該怪自己這「自發粉」不夠功力吧了!
「長氣」是很討厭的,但為甚和_圖_書麼當教師的多數會患上這「不治之症」呢?說起來,大概和所謂傳統式教學法很有關係。教師像個知識推銷員,眼看學生樣樣缺乏,心裡一急,於是講義筆記大堆成疊,上課則口手不停,總希望學生一概全收。誰都知道,這沒有甚麼不對,但人總帶點「反抗性」:你要向我推銷,我偏不肯接受。明明聽見的,還裝著閉關自守的模樣,hetubook.com.com甚至真的魂遊去了。加上呆呆坐著,聽教師的七八堂連續呢喃,表情反應自然有點麻木。當過教師的人都了解,學生的表情反應是否良好,足以影響講授的情緒。看見學生惘然或毫無表情時,就當他們聽不懂,更怕他們就是目前聽懂了,日後又會淡忘,為了貫徹始終,迫得一說再說。好啦,於是,敎師是具「留聲機」,學生卻患上了和_圖_書腦袋痲痺症及耳膜炎。(老師是留聲機,人們說得多,起源大概是三十年代豐子愷畫的一幅漫畫。學生患耳膜炎,則在最近,一個台灣女作家所寫的新詩中出現。我這是借用,請老師同學千萬別怪才好。)這樣子的上課,不是雙方受罪?日子久了,教師長氣得怕人,學生也習慣成自然,真的甚麼也聽不進去。為了分數,勉强記誦,等到考試一完,便毫不貪心的和*圖*書把「學問」歸回原主。所以,啟發式教學法有好處,就在學生感到那些學問是屬於自己的,而不是接受教師的强行推銷品。如此情况下,教師只屬輔導地位,偶爾指點,自然婆媽不來。學生因自發自動的想得做得更多,要呆在一堆的機會少了,自然也「活」起來。這應是多完善的教學方法!
一九六九.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