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小意思

作者:小思
小意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物中情理 釋仗

物中情理

釋仗

《集韻》:「杖,所以扶行。」故雖然又可名為「扶老」,也不一定給老人家用,陶潛《歸去來兮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可見旅行登山涉水,不論年齡也可扶杖。不過當然,健康健步的人,不會平白無事和_圖_書,在街上平路扶杖。正因步履不穩者就要倚靠杖來扶持,持杖姿態必須正確才有效。
仗,為了借力,所以手力也很重要,手腳相顧,才配合得宜。如果過重或不穩,都很危險。我見有些人用的手杖www.hetubook.com.com,既重又不穩,再加上如我的錯法,就用了等於沒用,有時連肩關節也疼痛起來。
自持杖行走後,不知是否心理作用,竟發現街上有許多持杖的人。細心觀察,原來持仗姿態有同有異。
二零一二年一月七日m.hetubook.com.com
事不經過不知難,小時候看卓別靈把小手杖搖來搖去,十分瀟灑,誰料他不是用來借力——也許這道具暗喻他身無長物,身世卑微,只靠小m.hetubook•com.com手杖借力。如今必須借力扶持,恍然大悟,要倚杖,也需懂得方法。
閱清人曹庭棟《養生隨筆》,首要是杖形制:「其長與腰齊,上施橫幹四五寸,以便手執。」而「扶杖當用左手,則右腳先向前,杖與左腳隨其後,步履方為穩順。」我試和圖書觀自己用仗果然齊腰,橫幹不足三吋,卻剛配手形。至於當用左手,則不合規格,因我慣用右手,這樣自然左腳先向前了。況且我是左腳較痛,結果助力不大。我再看專售手杖的杖坊給我《如何正確使用手杖》指引,方發現用法完全錯誤。要從頭學習,頗見困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