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中情理
手帕
「小意思」
一方素帕寄心知——滿載情意的手帕
中國的手帕在東漢時已經出現。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一句中,「巾」就是指擦淚的手帕。
手帕在中國文學裏多是定情或傳情的信物。唐代元稹《鶯鶯傳》中,張生和崔鶯鶯在手帕上題詩相贈,傾吐愛慕之情。明代馮夢龍《山歌》中,其中一首是當時民間流傳,關於手帕傳情的民歌:
「不寫情詞不獻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思有誰知。」作者借絲質手帕的諧音,寄託了「思」念愛人之情。
m.hetubook•com•com和圖書在香港,遇到有人掏出手帕抹臉抹手,我總有遇知音同道的喜悅,也會細意察看他們用的手帕花紋款式,推斷那人的品味。
日本人愛潔,聽說近年為了環保,公共洗手間不再供應抹手紙,這難不倒他們,因為人人自備布手巾,或用吹乾器,問題可解決,但用過擤鼻的手帕,不知道他們如何處理。
https://m.hetubook.com.com我從小就喜歡用手帕,儲了點錢就會買手巾仔,大大小小放滿一抽屜。香港人多不用,因此很難買到好看的。日本人一直習慣用手巾仔,從前大丸有專櫃,陳列的花款很吸引。大丸關門後,我只好趁到日本旅行,選些合意的。最近在中環港鐵站有一家店,竟有兩櫃名牌日本手帕,價錢跟日本差不多,可惜入貨手眼光差,俗氣的多。
看見香港有人洗手後,拚https://m.hetubook.com.com命抽取好多張紙巾抹手,我總想提倡人人自備布手帕,抹洗乾淨的手,不會不衛生吧?
說起用手帕,應該符合環保要求。香港人袋中沒手帕,愛狂用紙真浪費。近年流感盛行,人們打噴嚏或咳嗽,頂多用手遮掩,連紙巾也不用,說甚麼衛生習慣?我倒慣趕快用大手帕捂住口鼻,以為十分顧全公德。誰料,我這少數用者,最近卻受到質疑。友人看見我用手帕,用完放回袋中,就大不以https://m•hetubook•com.com為然,搖頭皺眉:「嘩!咁唔衛生,細菌藏在袋中,恐怖。」幾十年來,從沒有人如此說過,似乎很有道理,嚇得我一大跳。想想也對,那真如何是好?手帕還是要用,分帶兩條,放入兩袋中,左袋放乾淨的,右袋放用過的,普通抹手抹臉放左袋,咳嗽噴嚏捂鼻用右袋的,回家分開洗淨。這樣做其實也不徹底,又麻煩,頗苦惱。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