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小意思

作者:小思
小意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鹹甜回憶 油炸鬼之憶

鹹甜回憶

油炸鬼之憶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逛閑街,路過柯布連道,見人龍在排隊買雞蛋仔餅。原來已非舊日用炭爐及單盆操作了,十分科學以電器幾盆齊上,可是仍應付不了人潮,可見生意興旺。
不吃油炸鬼久矣,只因不易吃到好的油炸鬼。所用麵粉、和粉手藝、油質優劣、火候掌握、炸好後待多少時才入口,都是好的因素。https://www.hetubook.com.com記憶中,最近吃過好的油炸鬼,已是十多近二十年前,新光戲院門側的一個走鬼檔的出品了。八十年代初,粵劇班多,內地各種戲曲名角也紛紛南來,新光戲院晚晚旺場,戲迷如上班般準時入座,熱鬧非常。中場休息,忽然滿院陣陣油炸香味,只見人手一褐色紙袋在吃長油條。最初,我還怕公眾前吃相不雅,不敢吃和_圖_書。那種香味,實在難以抗拒,加上旁人給小塊試食,脆而甘香,終於自己也去排隊買了。

「小意思」

「走鬼檔」

「走鬼檔」指無牌流動攤檔,當「走鬼檔」檔主遇上執法人員時,就會高叫暗語「走鬼」,通報同伴馬上離開。到底香港在甚麼時候開始流行「走鬼」這個用語呢?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批內地移民來港謀生,他們大多沒有一技之長,為了養家糊口,惟有做流動小販,在街頭非法擺賣。當時有不少紅髮的印巴籍警員,本地人貶稱他們為「紅毛鬼」。這些外籍警員執法嚴厲,不時以暴力拘捕非法擺賣的小販,所以當小販瞥見這些警員的身影,便會高聲呼喊:「紅毛鬼來了!」其他小販聞聲便立即連人帶貨一哄而散,這種通報後來簡化成:「走鬼呀!」時至今天,有無牌流動小販的地方,仍不時聽見「走鬼」之聲。

m.hetubook.com.comm•hetubook•com•com
我不喜吃雞蛋仔,忽然想起油炸鬼。記得莊士敦道上有家粥店,應有現炸油條,走過去看看,順便吃碗米黃(現在還有叫白粥做米黃嗎?),吃條脆卜卜油炸鬼。咦?油炸鬼不是現和*圖*書炸,只放在玻璃櫃中,以強力燈照着,令我興致大失,乃憶從中來。
從小愛吃油炸鬼、湯河,大概與父親嗜好有關。譚臣道與菲林明道交界,兩益士多前,有兩家大牌檔,清早賣粥兼現炸油器,深夜賣湯粉麵雲吞牛腩。父親早餐是白粥油炸鬼,冬天深夜消夜必吃油菜湯河,挽個銻壺去買,是我的指定工作,回家父女同吃,滋味至今難忘。
小販夫妻檔,擔子上一鑊滾油,炸出長長油條,不知道賺了多少戲迷的記憶。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