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芳香詩學

作者:奚密
芳香詩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花之卷 掬水月在手,握花香滿衣。 茉莉

花之卷 掬水月在手,握花香滿衣。

茉莉

茉莉早在西漢即可見。陸賈著《南越行記》,已提及「末利」,說它「緣自胡國移至,不隨水土而變」。另一說是東漢永平十一年攝摩騰,竺法蘭等印度高僧將茉莉帶至中土。西晉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中有如下記載:「耶惠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國移植於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竟植之。」南方指的是華南,尤其是兩廣、福建一帶,栽培茉莉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因為它提供了茉莉所需的多陽光,高溫又潮濕的環境。宋代以後,茉莉的栽培才開始普遍,到了明清,幾乎遍布全國。今天,茉莉在福建、廣西、雲南、四川等地都大量栽植,尤以廣西橫縣為最大產地,年產逾五萬噸,佔全國產量的一半,被稱為「中國茉莉花之鄉」。在台灣,彰化縣花壇鄉種植茉莉已有五十年的歷史,近年產品除了茉莉洗髮液和香皂外,還有茉莉果凍,頗受好評。
不論在生理、心理、還是心靈的層面,茉莉都有提升的作用。首先,茉莉可消除疲勞,提神醒腦。法國的拿破崙最愛茉莉香水,每月要用六十瓶之多。即使在戰場上他也隨身帶著,有時將整瓶茉莉水灑在頭上,以幫助他集中注意力。印度傳統醫學裡,茉莉整株植物皆可入藥。葉汁可以消除雞眼,稀釋後可以當漱口水治療口腔潰瘍。茉莉根泡水可用來清洗眼睛,茉莉花泡水可使充血或發炎的眼睛涼爽。除了外敷,茉莉也可內服,有除蟲、止經痛、清腎的功效。
香奈兒(Chanel)最有名的「香奈兒5號」香水就兼含了玫瑰與茉莉,而且為了保證品質,它只用來自法國南方格拉斯(Grasse)的精油。格拉斯從文藝復興時期至今一直是法國的香水中心,製造香水已有四百年的歷和-圖-書史。但是由於人工成本太高,格拉斯的產量非常有限,現今世界最大的茉莉產地是埃及,而近年來印度和中國頗有後來居上之勢。
從寂靜的
百語之海裡
呵,美麗
就是她的足跡
她的香馥段落分明
只是初嬰般沒有眼睛
她舞蹈著
就用舞來舞蹈
  ——羅智成,〈茉莉花魂〉

雖無驚態驚群目,幸有清香壓九秋。
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天。
靈種移來自越裳,何人提挈上蠻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
  ——江奎,〈風入松〉(詠茉莉)

雨滴向茉莉低語:「願吾永駐君懷!」
茉莉低頭嘆息,紛紛落在塵土裡。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漂鳥集》第二三七首

外婆的肩上常挑著水桶
髮髻盛開茉莉花
從背後也看得到笑容
  ——焦桐,〈茉莉花遺事〉
印度傳奇裡,一癡情女子和太陽神墜入愛河。誰知後來太陽神移情別戀,該女子鬱鬱而終,埋葬處長出綠葉白花的茉莉。那冰清玉潔的花瓣,甜美無比的芳馨,彷彿紀念她忠貞和-圖-書不二的愛。直到今天,茉莉仍然是印度文化裡的「愛之花」,含有「愛之回報」的象徵意義。婚禮時新娘新郎都配戴茉莉;富有人家甚至在床上鋪滿茉莉,有時多達五十公斤!日常生活裡,印度女性也喜歡以茉莉為裝飾——可能是一朵、一串、一圈,戴在髮間、胸前、腕上、甚至耳朵上。
如今,家喻戶曉的〈茉莉花〉已成了中國文化的表徵。幾年前上海申請主辦二〇一〇年的世界博覽會,張藝謀製作的參選影片即以《茉莉花》為主題曲,在短短五分多鐘的片子裡出現了十次以上。壓軸的是一位三歲小女孩,獨唱這首歌之後對觀眾款款說道:「八年以後,我長大了,你們來,我再給你們唱。」這首優美而熟悉的曲子果真打動了遴選委員們的心,為上海爭取到了世博主辦權。
茉莉也是古老文明裡有名的春|葯。埃及豔后克麗歐佩德拉(Cleopatra)引誘羅馬名將安東尼,前去迎接他的畫艇,船槳先在茉莉油裡浸過。她身上灑的是茉莉香水,寢宮地上鋪著一英寸厚的玫瑰花瓣。「英雄難過美人關」,果然安東尼拜倒在她的「茉莉」裙下。無獨有偶的是,印度教裡的愛神卡瑪(Kama)使用的弓箭箭頭也是浸過茉莉香水的,射到男女心中,讓他們難以抗拒愛的魔力。
剛柔兼備,靈肉合一的茉莉,彷彿是完美女性品質的總和。難怪敘利亞詩人郭巴倪(Nizar Quabbani,1923-1998)這樣形容他心目中的愛人:
茉莉既是菲律賓的國花,也是福州的市花,不久前又被選為揚州的市花。真是一人見人愛的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白又香人人誇。讓我和_圖_書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茉莉花,茉莉花。」這首歌,不論台灣大陸,不分男女老少,人人會唱。它原是江蘇民歌,遍及江南,以至全國。根據資料,早在乾隆時代出版的戲曲集裡就已收入〈茉莉花〉,十八世紀末被翻譯為英文。十九世紀初英國駐華大使的祕書約翰.拜婁(John Barrow,1814-1881)撰寫《中國遊記》(Travels in China),將它介紹給西方。一九二四年,普契尼譜寫元朝公主傳奇的歌劇《杜蘭朵》(Turandot),以女聲合唱演出「What a Beautiful Jasmine Flower」,使此曲進入西方經典而廣為流傳。
去年中國大陸的學者提出新理論,並在中央電視台的節目裡播出,認為這首歌起源於五台山藏傳佛教音樂中的〈八段錦〉。茉莉本來自印度,以後隨著佛教而傳入中國。就茉莉在印度文明中的悠久歷史和象徵意義來說,佛教中有讚頌茉莉的音樂,似乎言之有據。
茉莉又是印度教和回教的聖花。它象徵靈與肉的和諧,神與人的合一。從陰陽的角度來理解,茉莉既是陽也是陰。它溫暖、開放、提升的性質屬陽,如月光般柔和、如處女般神祕的性質屬陰。茉莉多達兩百種,又有大茉莉,小茉莉之分。後者香味較濃,多用來薰花茶(香片)和做香料;前者較淡,用於製造香膏與香油。
泡茶可取新鮮茉莉,以三分茶葉兑一分花瓣即可。炒菜或熬湯時也可以加一兩朵茉莉,取其清香。茉莉甚至可以煮粥:用三十克乾燥茉莉(或六十克的鮮花)和五十克白米一起煮爛即可,夏天食用可清熱解暑。
香水中,以玫瑰,茉莉,和和_圖_書桔花三種天然精油最為昂貴,只有最高級的香水才包含這些成分。其昂貴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所需鮮花的數量極大,其次是製造過程需耗費巨大的人力。以茉莉為例,它柔弱的花苞只能用手採擷。花季期間,花農們清晨就得起床,揹著竹籃在一排排密密的茉莉花叢間採花。熟手一個鐘頭可以採五千朵,一天可採一萬到一萬五千朵。一籮筐一籮筐的茉莉送進廠去,還需經過多道費時的採油手續,才提煉出精油。八千朵茉莉才提煉得出一公克的精油,八百萬朵提煉一公斤的精油。目前五毫升茉莉精油的市價約在美金一百元左右。
茉莉的芬芳讓人樂觀開朗,充滿自信。即使是嚴重的憂鬱症患者,也可受益於茉莉精油的香度和效力極強,必須稀釋後才可使用。一滴精油加在兩湯匙的純植物油裡,即可供護膚養顏之需。總的來說,茉莉有助於呼吸、排泄、和生殖系統。茉莉精油無毒無害,然而由於它有催生的作用,婦女懷孕期間不宜使用;生產後用卻有預防產後憂鬱症和生奶的好處。如同所有的精油,只有純天然的茉莉油才有藥效;化學合成的香油僅可用來薰香。
妳,妳究竟是誰
以匕首之姿闖入我生命的女子
溫馴如狡兔的眼睛
柔軟如李子的果皮
純潔如一串茉莉花
無邪如孩子的圍兜
而吞沒我如文字
中國古籍裡茉莉有兩個名字,皆是外來語:一是來自波斯語(yasmin),音譯為「耶悉茗」,「耶塞漫」,或「耶惠茗」,與英文同一字源。另一則來自梵文(Mora)和*圖*書,音譯為「末利」,「末麗」,或「抹麗」,加上草字頭後就成了現在通用的「茉莉」。茉莉花期大約從清明到十月,它是一種「夜來香」,花苞在夜晚綻放,芬芳濃郁,香氣襲人。印度稱它為「林上月光」和「夜之美婦人」。中文又名「夜素馨」,「玉麝」。清人王士祿(名詩人王世禎之兄)讚美茉莉的詩云:「香從清夢回時覺,花向美人頭上開。」可見中國女子也喜歡戴它。茉莉其他的別名還有「雪瓣」,「三白」,「木梨花」等等,多取其形與色。茉莉花通常乳白,但是也有淺黃和嫩黃的。
晉人云:「倚枕斜簪茉莉花。」蘇東坡也有:「暗麝著人簪茉莉。」的詩句,可見古代中國和印度一樣,婦女也有將茉莉花插在髮髻上的習俗。清乾隆時代的詩人張維楨,在《石蘿山房詩抄》裡有「觀音香竹枝詞」,其中形容揚州女子:「家住江濱近白沙,今年雨足好桑麻。蓬鬆短髮紅繩繫,一面斜插茉莉花。」一位署名「夢回小軒窗」的當代大陸作者在一篇談茉莉的散文裡,有這樣敘述:「在今天的成都,清晨朝陽的光輝中,街道邊的女貞或小葉榕樹的樹蔭下,就會看到有婦女坐在小木凳上,身前放著一個小竹籃,鋪上一塊濕濕的白布,上面整齊地擺放著黃桷蘭和串好的茉莉花,孩子和女子都喜買來於脖子和手腕處,走到近前,人過香留,唯覺別緻婉轉,清馨喜人。」
在萬紫千紅的花國裡,如果玫瑰是公認的花后,那麼茉莉(jasmine)是花王應該當之無愧。木犀科蔓生的常綠灌木,茉莉原產於印度、錫蘭及緬甸,後傳入中東,又由中東傳入地中海地區。如今,在陽光燦爛的南亞、東南亞、西亞、南歐、北非、澳洲、美洲等地皆廣為種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