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卷 掬水月在手,握花香滿衣。
菊
如果英美的女孩子叫作Daisy,中國人給女兒取名「秋菊」也不足為奇。中國,想當然耳,是中國菊的原產地。菊花(chrysanthemum)在中國有數千年的歷史,《爾雅》和《呂氏春秋》裡都有記載。它既是代表節令的「節華」,也是藥食同源的香草。但是要到了《楚辭》裡它才成為一個文學文化的象徵。菊花和蘭芷江蘺等香草共同標誌著屈原的堅貞與高潔:「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九歌〉);「播江蘺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九章〉);「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在百花凋零,萬物消歇的季節裡,只有菊花一枝獨秀,傲立於凌霜中。眾所周知的,陶淵明(365-427)愛菊,將它和松並列,奠定了菊在中國文化裡的永恆意義。
甘菊性質溫和,具有消炎、消腫、抗敏、淨化、鎮定和舒緩的作用。因此,它用途廣泛,對皮膚、消化、排泄、呼吸、神經各系統都有助益。用甘菊蒸氣薰臉可清潔毛孔,對油性或過敏皮膚特別合適。加幾滴精油在水裡洗頭,可使黑髮更光潔,金髮更金黃。焦躁或憂鬱的時候,不妨抹一滴精油在手臂上,有助於控制情緒。小孩長牙齒、耳疼、或興奮過度,也可以泡個甘菊澡或喝杯甘菊茶。甘菊堪稱當今歐美最受歡迎的香草之一,年產約四千噸。除了保健,甘菊樸素淡雅的芳香也使它廣泛地出現在化妝品和盥洗用品中。
雛菊科常見的代表當然非雛菊(daisy)莫屬,又名延命菊。「雛菊」來自古和圖書英文,意思是「白日之眼」,就是太陽。西方有一個古老的民俗,即使在後工業時代的今天依然流傳:戀愛中的少女拿一朵雛菊,將花瓣一片片地摘下,一邊摘一邊說:「他愛我——他不愛我——他愛我——他不愛我……」如果最後一瓣正好輪到「他愛我」,就表示她擁有真愛。這也許是因為雛菊在西方象徵誠實,許多歐美詩人都寫過以雛菊為題的詩。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Daisy更常被用作女性的名字,是瑪格麗特(英文Margaret,法文Marguerite)的簡稱。即使在今天,你偶爾還會碰到。
沒有一個中國人不知道菊花,不欣賞菊花。它是「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的一員。
面對白菊花
剪刀遲疑了
一霎時
蕪村
為何此花久久延遲
彩羽輕顫的展示?
知更鳥的哀歌降臨,
群芳已埋入花冢。
——湯瑪士.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最後的菊花〉
剪刀遲疑了
一霎時
蕪村
為何此花久久延遲
彩羽輕顫的展示?
知更鳥的哀歌降臨,
群芳已埋入花冢。
——湯瑪士.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最後的菊花〉
中國菊在公元四世紀傳入日本,深深得到此民族的喜愛,並成為皇室的家徽。人類學家班乃迪克(Ruth Benedict)討論日本文化模式的著作即以《菊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Pat和_圖_書terns of Japanese Culture)為書名;菊花象徵了天皇傳統,而劍則代表武士道精神。日本十九世紀初傳下的花藝中,有一項「菊娃娃」。老師傅用一百到一百五十盆不同顏色的菊花,插入鏤空的模型,搭成一個如真人一般高的古典美女。因為是新鮮菊花,它只能維持十天到兩個禮拜。「菊娃娃」所耗費的資源和工夫如此之大,只為了創造一瞬間的美與感動。這也算是日本美學的一種流露吧!
西方對中國菊也不陌生,雖然它晚至十七世紀才由荷蘭人帶到歐洲,十八世紀傳入英國,十九世紀引進美洲。英文裡的菊花chrysanthemum來自古希臘文,是「黃花」的意思,呼應中文的原意:在中國,菊花也叫「黃花」、「金蕊」。菊花最初都是黄色的,唐人劉禹錫云:「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可見白菊在當時仍屬稀有,詩人才刻意提及。我們知道唐代已有白、紫、粉紅等顏色出現,但是要等到宋代以後,菊花作為盆栽由戶外登堂入室,它的品種才大量增加。宋人菊譜記載的菊花多達七八十種,元代約有一百六十餘種,明代多至兩百二十種。至於清代的《廣群芳譜》,則列舉了三百以上的品種,當時出版的菊譜也超過三十本。自宮廷到民間,皆有菊花盛會,形形色|色,爭妍鬥麗,真是美不勝收。今天不論在中國、日本、還是歐美,到處都有定期的菊展和菊花節。說「菊迷」遍布全球,也不算誇張。
歐美最常見的是甘菊(chamomile)。長青的和_圖_書草本植物,甘菊的英文名字來自古希臘文,意思是「地上的蘋果」,因為它混合了草香和青蘋果香。西班牙文乾脆就叫它「小蘋果」(manzanilla)。甘菊源自地中海地區,遠在古埃及時代就被視為聖花,用來祭祀太陽神(Ra)。放射型的乳白花瓣圍繞著金黃的花心,它彷彿是豔陽的縮影。在北歐神話裡,甘菊的名字即是「光明之神」。除了宗教儀式,古埃及和古希臘人都熟悉甘菊的多種藥效:香油可用來按摩,減輕肌肉痠疼和關節腫脹;花可食用,據說有治療發燒和瘧疾的功效。甘菊也是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的九大聖草之一,被視為「草木大夫」,因為有他在的地方植物就不會有蟲害,長得特別茂盛。因此,甘菊是傳統西方庭院的常客,人們甚至將它鋪成草坪,夏天時開滿了小小的白花,芳馨可愛。中世紀歐洲將甘菊撒在地板上,使空氣清新而芬芳,而且可以防蟲,和迷迭香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菊的名字往往與絕世美人或榮華富貴有關,例如:「錦絲桃」、「瑪瑙西施」、「醉楊妃」、「御袍黃」、「玉樓春」、「狀元紅」、「金井玉欄」……。有些顯得搔首弄姿,甚至流於俗氣,我們很難想像它們和屈原及陶淵明的菊花有什麼關係。晚清詩人龔自珍(1792-1841)就曾經批評道:「近世菊花紛紅駭綠,無有東籬古意。」雖然是一介書生之見,但是自從淵明「採菊東籬下」,菊花一直是高風亮節,淡泊明志的比喻,是隱逸之士,山林之客的象徵。「黃花晚節香」乃中國菊m.hetubook•com.com的本色。《紅樓夢》第三十八回裡林黛玉作詠菊詩,尾聯是:「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如果龔自珍活在今天,更不知要如何感慨了!
雛菊科有兩萬五千種以上,包括常見的向日葵和非洲菊,光是甘菊的種類就多達一萬三千。天然療法中的甘菊主要有兩種,一是野甘菊或德國甘菊,除了德國,匈牙利和埃及也是重要產地。它又名藍甘菊,因為蒸餾出來的精油帶深藍色。另一種是羅馬甘菊,原產於英國,所以又稱英國甘菊,其他產地包括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法國等。一般說來,羅馬甘菊內服外用皆宜,而德國甘菊多屬外用。兩種甘菊的功效類似,但是德國甘菊的效力較強。這也反映在它們的價格上:羅馬甘菊的市價大約是五毫升美金二十五元,德國甘菊則在美金三十元左右。除了乾燥花和精油外,目前市面上可買到多種甘菊保健食品,例如茶袋(浸在熱水裡十分鐘即可)、內服膠囊、藥丸等。如同大多數的精油,應先用天然植物油稀釋後再接觸皮膚。此外,孕婦在懷孕的頭四個月期間也不宜使用。
菊花味甘,微苦,性微寒,從根到花,整株可入藥,具有平肝明目,疏解風熱,治頭風,安腸胃,消牙疼,抗衰老等功效。菊花可食(菊花粥、菊花羹、菊花糕、菊花炒肉片、甚至還有菊花冰淇淋),可飲(菊花茶、菊花酒、八寶茶——其他七「寶」是山楂、紅棗、桂圓、枸杞、人參、綠茶、冰糖),可枕(菊花枕)。對中國人來說,這些用途都相當熟悉。
夏天開花的甘菊是明媚的,屬於秋天m.hetubook.com.com的中國菊是高潔的。前者和煦,後者冷香。前者如小家碧玉,後者如人間仙子。前者可親,後者可敬。你是西洋甘菊,還是中國菊呢?
菊花在東西文明裡都有悠久的歷史,它們都屬於龐大的雛菊科,都具有藥食同源的功效;尤其是菊花茶,在中外都是普遍的飲料。但是,它們的文化意涵卻有些明顯的差異。
菊花又名「九華」,取其九九重陽之意。相傳這是漢武帝時代開始的習俗,重陽節那天飲菊花酒,以除不祥,延年益壽。因此,重陽節又叫「菊節」,而菊花又名「壽客」或「延壽客」。重陽登高,插茱萸,賞菊花,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唐人孟浩然(689-740)有名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晉代以後賞菊就已蔚然成風,留下不少的菊詩和菊賦。文人如此,在民間文化裡菊花也同樣地受歡迎。傳統年畫的四季圖通常由四種花卉來代表:牡丹,夏荷,秋菊,冬梅。
中國理所當然是菊花的最大產地,以河南、安徽、浙江、四川為主要產區,其中又以河南的武陟為最,年產量在三十二萬斤以上。著名的杭菊來自浙江的桐鄉、海寧、和嘉興,貢菊來自武漢,毫菊和滁菊來自安徽的毫州和滁縣,福菊來自湖北福田河。菊花是開封和太原的市花,也是北京兩種市花之一(另一個是月季)。當今中國栽培的菊花,多達三千餘種。年前中國曾推出七張菊花郵票系列,從這麼多的品種裡,精挑細選,入選的七種是:黃十八、綠牡丹、如意金鉤、金牡丹、帥旗、柳線。從這些名字,就可以想像它們繽紛的色彩和萬千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