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芳香詩學

作者:奚密
芳香詩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木之卷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沉」越香

木之卷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沉」越香

日本對沉香的重視不亞於中國。沉香分六種,上品稱為「迦羅」,又分綠油、黑、紫沉香三種類。西元七六〇年,唐朝天子送給日本聖武天皇一塊沉香木,長達六十一英寸,重逾二十五磅,名為「蘭奢侍」。這塊鎮國之寶,一千多年以來一直珍藏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
傳說只要用指甲縫藏垢那麼少的「蘭奢侍」,燒起來就芬芳滿室,久久不散。歷代皇室只在特別重要的場合才燒此香,偶爾也切下一小片賞賜給功臣名將。
石崇在洛陽近郊造「金谷園」中有百丈高樓,富麗堂皇,與寵妾綠珠宴客於其間,優哉游哉。可惜好景不長,當時掌權的趙王司馬倫手下將軍孫秀,向石崇索求綠珠遭拒,惱羞成怒,就公報私仇,慫恿趙王拘捕石崇。孫秀率兵來到金谷園,石崇知道自己難逃一死,轉頭對綠珠道:「我今日為爾死矣,奈何!」綠珠泣道:「妾當效死君侯之前,以明我心。」她不顧阻攔,跳樓而亡。唐代杜牧(803-852)的名詩〈金谷園〉就是根據這段史料:「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烏,落花猶似墜樓人。」香塵既影射香消玉殞的美人和化為香泥的繁花錦簇,也包含一則沉香的典故。《拾遺記》說石崇視沉香如塵土,將沉香屑鋪在象牙床上,讓他的愛姫們在上面走,不留足跡者賜以珍珠百顆,留下足跡者,則被強迫節食!
另一歷史名勝是上海黃埔區的沉香閣。這個比丘尼道場,明朝萬曆二十八年(西元一六〇〇年)間建造,供奉沉香觀音,又名慈雲禪寺。沉香觀音的歷史可追溯到隋代。大業四年(六〇八年),隋煬帝派常駿出使南方諸國,赤土國回贈了一尊沉香觀音。常駿回到長安時,隋煬帝正南巡揚州。他立刻從淮河趕赴揚州,沒想到途中遇到颶風,沉香觀音隨船沉沒。晚明時失而復得,為潘允端所獲,送到上海,建閣供奉之。觀音像在文革期間不知去向hetubook.com.com,現在沉香閣供的是新雕的,一九九〇年住持法師去泰國募到一塊上好沉香木,帶回上海後照原樣放大,精心雕成。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浪漫史人人皆知。他們的恩愛時光常在兩處度過:華清池和沉香亭,兩者都與沉香有關。「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華清池中有沉香木搭的假山,模仿瀛洲仙島。至於沉香亭所在的御花園,栽有牡丹珍品多種,是賞花飲酒的最佳去處。一日,唐明皇招來翰林學士李白(701-62),當場揮就〈清平調〉三章,皆以楊貴妃為主題。第三首曰:「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新詞一出,唐明皇吹笛,梨園弟子奏樂,李龜年吟唱起來,被歌詠的美人樂賜諸人葡萄美酒。唐代的沉香亭早已銷毀,但是它的原貌保留在明代袁江的《沉香亭圖》畫軸中。今天西安興慶公園內的沉香亭,即是照原樣重修的。至於是否用沉香木為建材,就不得而知了。
若說乳香沒藥是中東和歐洲焚香傳統的主角,那麼沉香(aloeswood)毫無疑問的是亞洲薰香文化的明星。沉香也是一種樹脂,由於它的油脂含量高,入水即沉,故以名之,又稱「沉水香」或「水沉香」。它來自瑞香科的蜜香樹,常綠的熱帶喬木,葉似橘,夏季開五瓣白花,果實像梨。樹幹被真菌入侵後,薄壁組織細胞發生化學變化,導致樹木腐朽而心部凝結香脂。結香的過程很長,從數十年到數百年不定。時間愈長,白色的木質愈少而黑色的香脂愈厚。兩者之間的比重決定了香脂的密度和價值。入水全沉的為上品;嚴格說來,只有它才是名符其實的沉香。即使輕薄如紙的一小片也會沉到水底,而且香味清婉不絕,燒完後沒有焦味。半沉的叫「棧香」(又名箋香、煎香)為中品;不沉的叫「黃熟香」,屬下品。每種等級的沉和-圖-書香又分「熟香」和「生香」;前者是天然形成的香脂,後者則經過人工介入。
芳香文化和經濟脈絡互為因果,相輔相成。長久以來,香料進口的來源有二,一是西域,一是南海。西域香料泰半來自中東,買賣香料因此成為中原回民的主要行業之一。至於南海香料,它們的大量輸入造成南方沿海城市的繁榮,當時的泉州即以香料為進口大宗,有專門運輸香料的「香舫」。宋代以後,沉香的名目繁多。宋代有加南香,迦南香,伽南香等名。明朝則稱之為奇楠香或奇南香,後者適用至今。上品的奇南香來自占城,在今天越南中南部。
不幸的是,沉香的寶貴使它成為財富的標誌,炫耀的工具,而遭到暴殄的命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豪富是西晉時代的石崇(249-300)。他利用職位大肆劫掠,富可敵國,把皇家都比了下去。一日,駙馬都尉王敦(或說是大臣劉實)到石崇家做客,內急如廁,卻見室內擺了一張掛著紅紗鋪著軟褥的床,十幾位服飾華麗的婢女侍立兩側,手捧香囊香爐,香爐裡燒的就是沉香。不知者還以為是小姐的香閨呢!
沉香的主要產地在東南亞及南亞,如越南,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北印度等。越南稱蜜香樹為「風樹」,分為兩類:葫蘆風(木材白色)和黃薑風(黃色)。中國的海南島,兩廣及福建也有蜜香樹,凝結的香脂叫「白木香」,「木蜜香」,或「土沉香」,以別於南洋進口的沉香。按香的濃度,土沉香分為一號(香度最濃)到四號。上等土沉香來自海南,所以又名「海南沉」。中醫認為沉香性辛、苦、微溫,可行氣止痛,溫中止嘔,對胃、脾、腎、神經等方面的疾病都有療效。作為美容品,沉香可潤膚去斑,也可作香水的定劑,讓香味持久。
全世界一共有八種結沉香的蜜香樹,其中六種已被國際華盛頓公約組織列為瀕臨絕種的植物。近年來,越www•hetubook.com•com南,印度,海南島等地已開始栽培沉香林,試著以人工方式來結香,希望能挽救沉香從地球消失的命運。古老而神奇的沉香,讓人又想親近,又不忍心,因為親近意味著焚燒,意味著灰飛煙滅。至美與至痛的兩難,莫過於此矣!
佛教裡有「五香」之說。至於到底是哪五種香劑,雖有不同的說法,但都以沉香為首。根據大陸學者揚之水的考據,中國最早有關沉香的記載是在東漢時代,這想必和佛教的輸入有關。西元六世紀,隨著中國佛教的東傳,沉香又一併傳入日本。八世紀的唐代大僧鑒真(688-763),應日僧邀請赴日本傳戒律。從西元七四三年起,他五次渡海,皆不竟而返。第六次終於成功,七五四年在沖繩靠岸,經大阪抵首都奈良,建唐招提寺。除了佛教典籍,鑒真還帶了許多中土文物,包括各種香劑。光是麝香就有二十種之多,還有沉香,棧香,龍腦香(冰片),安息香,薰陸香(乳香),甘松香等。
平安時代,日本貴族已十分講究薰香。紫式部(978-1015)的《源氏物語》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芳香文化。第二十三章〈早鶯〉描述源氏造訪明石姬居住的冬殿,「在一個異常精緻的圓火缽內濃重地薰著侍從香,其中又交混著衣披香,氣味異常馥郁。」(豐子愷譯)。第三十二章〈梅枝〉更詳細描述了一場合香比賽。源氏嫌薰衣用的香劑不夠好,將中國舶來的香料分贈給各位夫人。「婦女們精選材料,搗製香劑,鐵臼之聲盈耳。源氏獨自閉居在離正屋的一間別室中,悉心調製仁明天皇承和年間祕傳下來的兩種香劑:『黑方』和『侍從』。」從它們的名字推斷,書中提到的幾副香劑可能都跟沉香有關。
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煙緩玉樓春。
鄰君亦是無端物,貪坐馨香忘卻身。
  ——羅隱,〈香〉

沉水一銖銷永晝,
蠹書數葉伴殘更。
  ——劉克莊(1187-1269),〈身在〉

每慢火隔砂,使不見煙,則閣中皆如風過伽南,露沃薔薇,熱磨琥珀,酒傾犀斝之味,久蒸衿枕間,和以肌香,甜豔非常,夢魂俱適。
  ——冒襄(1611-93),《影梅庵憶語》
https://www.hetubook.com.com
舉世皆知日本的茶道,其實日本的香道有同樣悠久的歷史,而且功夫絕不低於茶道。日本傳統的說法是,精通茶道需要十五年的時間,香道卻要三十年。香道的八個程序是:一、燒炭,二、搗鬆香灰,三、入炭,四、切香,五、置香,六、清爐,七、品香,八、紀錄。所用道具非常講究,不下一二十種。光是割香工具就有五種:鋸子、小刀、厚刃刀、槌、鑿子。點火工具又有七種:銀葉夾、香夕、香筷、別針(別香包用)、火筷、灰押(梳理香灰用)、羽塵(燒香完畢清潔香爐內壁用)。小香爐裡盛香灰,灰裡埋著燃燒的竹炭,上面留一個洞放銀葉(薄雲母片)和沉香。此外還有割香台、聞香爐、香盆、銀葉罐、燒炭盤、香筒、香蓆等等,無一不精美細緻。對香道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台灣台中御香堂的《香品網》網頁(www.fcr.com.tw)網上的「品香操作法」示範香道,清楚易懂。網上也提供有關沉香的豐富資料及用品目錄,很有參考價值。
南朝梁武帝開始用沉香祭天。南北朝時代除了焚香,也以沉香入藥。從當時流行的歌曲〈漢曲〉(又名〈楊盼兒〉)判斷,它應有某種程度的流通:「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鳥。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沉香到了唐代較為普遍。李賀(790-81和圖書6)〈答贈〉有云:「沉香燻小像,楊柳伴啼鴉。」但是真正成為時尚則要到宋代。宋朝是中國芳香文化的黃金時代,焚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皇親貴胄,文人雅士,到平民百姓,都有燒香的習慣。為數不少的香譜在此時出現,它們梳理香史資料,彙集歷代香方,分門別類,前所未見。沉香品鑑的經典之作是詩人范成大(1126-93)的《志香》篇,即成於南宋。
沉香的梵文名字是「阿骨盧」,印度文叫做「阿噶」,即焚香的意思。它來自喜馬拉雅山腳的蜜香樹,在印度文明裡有悠久歷史。寺廟裡通常用其他香劑,家裡拜神靜坐則燒沉香。除了宗教用途外,傍晚時分,家家戶戶將盛在金屬香爐裡的沉香點燃,以驅逐蚊蟲。此外,印度女子燒沉香薰髮,取其芳馨。沉香的藥性溫和,磨成細粉敷在眼、耳、及傷口上可消炎,也可內服,有解毒及退燒之功效。
自古以來,沉香就被視為奇香異香。南宋時代的葉真形容沉香:「焚一片則盈屋香霧,越三日不散。」稱之為「無價寶」(《坦齋筆衡》)。明代李時珍(1518-93)的名著《本草綱目》則說海南沉香「冠絕天下」,「一片萬錢」。乾隆年間的崖州知州張擢士也報導沉香的價值「寸香可獲寸金」。在越南,沉香和犀牛角、象牙一樣珍貴;今天一級沉香的市價是一公斤美金六千到六千五百元,精油一公升要七千到七千五百美金,而奇南香則高達一公斤美金一萬元以上。上等沉香的確比等量黃金還要昂貴,而百年沉香木實堪稱無價之寶。
其實,石崇不過是個象徵而已,像他那樣的貪官贓吏任何時代都有。隋朝黔州刺史田宗顯建造大殿十三間,這不算稀奇。但是十三間殿堂皆「以沉香貼遍」,就奢華得令人咋舌了。隋煬帝(560-618)是歷史上最殘暴糜爛的皇帝之一,每當除夕,他在皇宮前設數十座以沉香木根搭成的火山,「香聞數十里」,即所謂的「沉香火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