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狂人日記

作者:魯迅
狂人日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傷逝

傷逝

外來的打擊其實倒是振作了我們的新精神。局裡的生活,原如鳥販子手裡的禽鳥一般,僅有一點小米維繫殘生,決不會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籠外,早已不能奮飛。現在總算脫出這牢籠了,我從此要在新的開闊的天空中翱翔,趁我還未忘卻了我的翅子的扇動。小廣告是一時自然不會發生效力的,但譯書也不是容易的事,先前看過,以為已經懂得的,一動手,卻疑難百出了,進行得很慢。然而我決計努力地做,一本半新的字典,不到半月,邊上便有了一大片烏黑的指痕,這就證明着我的工作的切實。
負着虛空的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謂人生的路,這是怎樣可怕事呵!而況這路的盡頭,又不過是——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我不應該將真實說給子君,我們相愛過,我應該永久奉獻她我的說謊。如果真實可以寶貴,這在子君就不該是一個沉重的空虛。謊話當然也是一個空虛,然而臨末,至多也不過這樣地沉重。
我們這時才在路上同行,也到過幾回公園,最多的是尋住所。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縮,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驕傲和反抗來支持。她卻是大無畏的,對於這些全不關心,只是鎮靜地緩緩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尋住所實在不是容易事,大半是被托辭拒絕,小半是我們以為不相宜。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我現在已經知道他們的聰明了,這是多麼輕鬆簡截的事。然而子君的葬式卻又在我的眼前,是獨自負着虛空的重擔,在灰白的長路上前行,而又即刻消失在周圍的嚴威和冷眼裡了。我願意真有所謂鬼魂,真有所謂地獄,那麼,即便在孽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否則,地獄的毒燄將圍繞我,猛烈地燒盡我的悔恨和悲哀。我將在孽風和毒燄中擁抱子君,乞她寬容,或者使她快意……。
我很費躊躕,不知道怎樣措辭好,當停筆凝思的時候,轉眼去一瞥她的臉,在昏暗的燈光下,又很見得凄然。我真不料這樣微細的小事情,竟會給堅決的、無畏的子君以這麼顯著的變化。她近來實在變得很怯弱了,但也並不是今夜才開始的。我的心因此更繚亂,忽然有安寧的生活的影像——會館裡的破屋的寂靜,在眼前一閃,剛剛想定睛凝視,卻又看見了昏暗的燈光。
我曾經忠告她:我不吃,倒也罷了,卻萬不可這樣地操勞。她只看了我一眼,不開口,神色卻似乎有點淒然;我也只好不開口。
許久之後,信也寫成了,是一封頗長的信,很覺得疲勞,彷彿近來自己也較為怯弱了。於是我們決定,廣告和發信,就在明日一同實行。大家不約而同地伸直了腰肢,在無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堅忍倔強的精神,還看見重新萌芽起來的將來的希望。
她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瞬間便又蘇生,眼裡也發了稚氣的閃閃的光澤。這眼光射向四處,正如孩子在飢渴中尋求着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着我的眼。我不能看下去了,幸而是早晨,我冒着寒風逕奔通俗圖書館。
她的話沒有說完,不知怎地,那聲音在我聽去卻只是浮浮的,燈光也覺得格外黯淡。人們真是可笑的動物,一點極微末的小事情,便會受着很深的影響。我們先是默默地相視,逐漸商量起來,終於決定將現有的錢竭力節省,一面登「小廣告」去尋求抄寫和教讀,一面寫信給《自由之友》的總編輯,說明我目下的遭遇,請他收用我的譯本,給我幫一 點艱辛時候的忙。
我們總算度過了極難忍受的冬天,這北京的冬天;就如蜻蜓落在惡作劇的壞孩子的手裡一般,被繫着細線,盡情玩弄、虐待,雖然幸而沒有送掉性命,結果也還是躺在地上,只爭着一個遲早之間。
子君,不在近旁。她的勇氣都失掉了,只為着阿隨悲憤,為着做飯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並不怎樣瘦損……。冷了起來,火爐裡的不死不活的幾片硬煤,也終於燒盡了,已是閉館的時候,又須回到吉兆胡同,領略冰冷的顏色去了。近來也間或遇到溫暖的神情,但這卻反而增加我的苦痛。
這樣的半枯的槐樹和紫藤,但那時使我希望,
她還是點頭答應着傾聽,後來沉默了。我也就斷續地說完了我的話,連餘音都消失在虛空中了。
在那裡看見《自由之友》,我的小品文都登出了。這使我一驚,彷佛得了一點生氣。我想,生活的路還很多,但是,現在這樣也還是不行的。我開始去訪問久已不相聞問的熟人,但這也不過一兩天;他們的屋子自然是暖和的,我在骨髓中卻覺得寒冽。夜間,便蜷伏在比冰還冷的冷屋中。冰的針刺着我的靈魂,使我永遠苦於麻木的疼痛。生活的路還很多,我也還沒有忘卻翅子的扇動,我想。我突然想到她的死,hetubook.com.com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在通俗圖書館裡往往瞥見一閃的光明,新的生路橫在前面。她勇猛地覺悟了,毅然走出這冰冷的家,而且,毫無怨恨的神色。我便輕如行雲,漂浮空際,上有蔚藍的天,下是深山大海、廣廈高樓、戰場、摩托車、洋場、公館、晴明的鬧市、黑暗的夜……而且,真的,我預感的這新生面便要來到了。
夜闌人靜,是相對溫習的時候了,我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須由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這溫習後來也漸漸稀疏起來。但我只要看見她兩眼注視空中,出神似的凝想着,於是神色越加柔和,笑渦也深下去,便知道她又在自修舊課了,只是我很怕她看到我那可笑的電影的一閃。
其實是我已經說盡了我的意見、我的身世、我的缺點,很少隱瞞,她也完全了解的了。這幾句話很震動了我的靈魂,此後許多天還在耳中發響,而且說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國女性,並不如厭世家所說那樣的無法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
心地有些輕鬆,舒展了,想到旅費,並且吁一口氣。躺着,在合着的眼前經過的預想的前途,不到半夜已經現盡;暗中忽然彷彿看見一堆食物,這之後,便浮出一個子君的灰黃的臉來,睜了孩子氣的眼睛,懇託似的看着我。我一定神什麼也沒有了。但我的心卻又覺得沉重。我為什麼偏不忍耐幾天,要這樣急急地告訴她真話的呢?現在知道,她以後所有的只是她父親——兒女的債主——的烈日一般的嚴威和旁人的寒過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虛空。

將溫存示給她,虛偽的草稿便寫在自己的心上,我的心漸被這些草稿填滿了,常覺得難於呼吸。我在苦惱中常常想,說真實自然須有極大的勇氣的;假如沒有這勇氣,而苟安於虛偽,那也便是不能開闢新的生路的人。不獨不是這個,連這人也未嘗有!
然而覺得要來的事,卻終於來到了。
我只記得那時以前的十幾天,曾經很仔細地研究過表示的態度,排列過措辭的先後,以及倘或遭了拒絕以後的情形。可是臨時似乎都無用,在慌張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電影上見過的方法了。
我驚得沒有話。「真的?」我終於不自覺地問。
但我又知道,她一定要看見,而且也非看不可的。然而她並不覺得可笑。即使我自己以為可笑,甚而至於可鄙的,她也毫不以為可笑。這事我知道得很清楚,因為她愛我,是這樣地熱烈,這樣地純真。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也是最為忙碌的時光。
天氣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裡去呢?大道上,公園裡,雖然沒有冰冷的神情,冷風究竟也刺得人皮膚欲裂。我終於在通俗圖書館裡覓得了我的天堂。那裡無須買票,閱書室裡又裝着兩個鐵火爐。縱使不過是燒着不死不活的煤的火爐,但單是看見裝着它,精神上也就總覺得有些溫暖。書卻無可看——舊的陳腐,新的是幾乎沒有的。好在我到那裡去也並非為看書。另外時常還有幾個人,多則十餘人,都是單薄衣裳,正如我,各人看各人的書,作為取暖的口實。這於我尤為合適。道路上容易遇見熟人,得到輕蔑的一瞥,但此地卻絕無那樣的橫禍,因為他們是永遠圍在別的鐵爐旁,或者靠在自家的白爐邊的。那裡雖然沒有書給我看,都還有安閒容得我想。待到孤身枯坐,回憶從前,這才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
「是的。」她又沉默了一會,說:「但是,……涓生,我覺得你近來很兩樣了。可是的?你,你老實告訴我。」
送她出門,照例是相離十多步遠,照例是那鯰魚鬚的老東西的臉又緊貼在髒的窗玻璃上了,連鼻尖都擠成一個小平面;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裡的那小東西的臉,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邪視地驕傲地走了,沒有看見;我驕傲地回來。
然而這倒很清靜。每日辦公散後,雖然已近黃昏,車夫又一定走得這樣慢,但究竟還有二人相對的時候。我們先是沉默的相視,接着是放懷而親密的交談,後來又是沉默。大家低頭沉思着,卻並未想着什麼事。 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我似乎於她已經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真的隔膜了。
但是,這卻更虛空於新的生路;現在所有的只是初春的夜,竟還是那麼長。我活着,我總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卻不過是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聲,給子君送葬,葬在遺忘中。我要遺忘;我為自己,並且要不再想到這用了遺忘給子君送葬。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
我的心hetubook.com.com平靜下去了,但又有別一部分和身體一同忙碌起來。
我和子君說起這,她也領會地點點頭。唉唉,那是怎樣的寧靜而幸福的夜呵!安寧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這樣的安寧和幸福。我們在會館裡時,還遇有議論的衝突和意思的誤會,自從到吉兆胡同以來,連這一點也沒有了;我們只在燈下對坐的懷舊譚中,回味那時衝突以後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樂趣。
「說做,就做罷!來開一條新的路!」我立刻轉身向了書案,推開盛香油的瓶子和醋碟,子君便送過那黯淡的燈來。我先擬廣告,其次是選定可譯的書,遷移以來未曾翻閱過,每本的頭上都滿漫着灰塵了;最後才寫信。
其實,我一個人是容易生活的,雖然因為驕傲,向來不與世交來往,遷居以後,也疏遠了所有舊識的人,然而只要能遠走高飛,生路還寬廣得很。現在忍受着這生活壓迫的苦痛,大半倒是為她,便是放掉阿隨也何嘗不如此。
這是冬春之交的事,風已沒有這麼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待到回家,大概已經昏黑。就在這樣一個昏黑的晚上,我照常沒精打采地回來,一看見寓所的門,也照常更加喪氣,便腳步放得更緩。但終於走進自己的屋子裡了,沒有燈火;摸火柴點起來時,是異樣的寂寞和空虛!正在錯愕中,官太太便到窗外來叫我出去。
我憎惡那不像子君鞋聲的穿布底鞋的長班的兒子,我憎惡那太像子君鞋聲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鄰院的搽雪花膏的小東西!莫非她翻了車嗎?莫非她被電車撞傷了嗎?……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經當面罵過我。驀然,她的鞋聲近來了,一步響於一步,迎出去時,卻已經走過紫藤棚下,臉上帶着微笑的酒渦。她在她叔子的家裡大約並未受氣,我的心寧貼了,默默地相視片時之後,破屋裡便漸漸充滿了我的語聲,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
「什麼?」她連看也不看我。
但子君的識見卻似乎只是淺薄起來,竟至於連這一點也想不到了。我揀了一個機會,將這些道理暗示她,她領會似的點頭。然而看她後來的情形,她是沒有懂,或者是並不相信的。
歡欣,愛,生活的,卻全都逝去了,
但也還彷彿記得她臉色變成青白,後來又漸漸轉作緋紅——沒有見過,也沒有再見的緋紅;孩子似的眼裡射出悲喜,但是夾着驚疑的光,雖然力避我的視線,張惶地似乎要破窗飛去。然而我知道她已經允許我了,沒有知道她怎樣說或是沒有說。
我不信,但是屋子裡是異樣的寂寞和空虛。我遍看各處,尋覓子君,只見幾件破舊而黯淡的家具,都顯得極其清疏,在證明着它們毫無隱匿一人一物的能力。我轉念尋信或她留下的字跡,也沒有;只是鹽和乾辣椒、麵粉、半株白菜,卻聚集在一處了,旁邊還有幾十枚銅元。這是我們兩人生活材料的全副,現在她就鄭重地將這留給我一個人,在不言中,教我藉此去維持較久的生活。我似乎被周圍所排擠,奔到院子中間,有昏黑在我的周圍;正屋的紙窗上映出明亮的燈光,他們正在逗着孩子玩笑。我的心也沉靜下來,覺得在沉重的迫壓中,漸漸隱約地現出脫走的路徑:深山大澤、洋場、電燈下的盛筵、壕溝,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擊、毫無聲響的腳步……。
然而現在呢,只有寂靜和空虛依舊,子君卻絕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子君不在我這破屋裡時,我什麼也看不見。在百無聊賴中,隨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了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覺得,已經翻了十多頁了,但是毫不記得書上所說的事。只是耳朵卻分外地靈,彷彿聽到大門外一切往來的履聲,從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漸臨近,但是,往往又逐漸渺茫,終於消失在別的步聲的雜沓中了。
死的寂靜有時也自己戰慄,自己退藏,於是在這絕續之交,便閃出無名的、意外的、新的期待。一天是陰沉的上午,太陽還不能從雲裡面掙扎出來,連空氣都疲乏着。耳中聽到細碎的步聲和咻咻的鼻息,使我睜開眼。大致一看,屋子裡還是空虛;但偶然看到地面,卻盤旋着一匹小小的動物,瘦弱的,半死的,滿身灰土的……。我一細看,我的心就一停,接着便直跳起來。那是阿隨,牠回來了。我的離開吉兆胡同,也不單是為了房主人們和他家女工的冷眼,大半就為着這阿隨。
我覺得這似乎給了我當頭一擊,但也立即定了神,說出我的意見和主張來——新的路的開闢,新的生活的再造,為的是免得一同滅亡。臨末,我用了十分的決心,加上這幾句話——「……況且妳已經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了。妳要我老實說,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我老實說罷,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妳了!但這於妳倒好得多,因為妳更可以毫無掛和-圖-書念地做事……」我同時預期着大的變故的到來,然而只有沉默。
寫給《自由之友》的總編輯已經有三封信,這才得到回信,信封裡只有兩張書券——兩角的和三角的。我卻單是催,就用了九分的郵票,一天的飢餓,又都白挨給於已一無所得的空虛了。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是我們交際了半年,又談起她在這裡的胞叔和在家的父親時,她默想了一會之後,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了出來的話。
「誰知道呢?總之是死了就是了。」
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極冷的早晨,這是從未見過的,但也許是從我看來的怨色。我那時冷冷地氣憤和暗笑了;她所磨練的思想和豁達無畏的言論,到底也還是一個空虛,而對於這空虛卻並未自覺。她早已什麼書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著是求生,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了,倘使只知道揪着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幸而是早晨,時間正多,我可以說我的真實。
「今天子君的父親來到這裡,將她接回去了。」她很簡單地說。
《自由之友》的總編輯曾經說過,他的刊物是絕不會埋沒好稿子的。可惜的是我沒有一間靜室,子君又沒有先前那麼幽靜,善於體貼了,屋子裡總是散亂着碗碟,瀰漫着煤煙,使人不能安心做事,但是這自然還只能怨我自己無力置一間書齋。然而又加以阿隨,加以油雞們。加以油雞們又大起來了,更容易成為兩家爭吵的引線。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飯;子君的功業,彷彿就完全建立在這吃飯中。吃了籌錢,籌來吃飯,還要餵阿隨,飼油雞;她似乎將先前所知道的全部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構思就常常為了這催促吃飯而打斷。即使在座中給看一點怒色,她總是不改變,仍然毫無感觸似的大嚼起來。使她明白了我的作工不能受規定的吃飯束縛,就費去五星期。
我們的家具很簡單,但已經用去了我的籌來的款子的大半,子君還賣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環。我攔阻她,還是定要賣,我也就不再堅持下去了;我知道不給她加入一點股份去,她是住不舒服的。和她的叔子,她早經鬧開,至於使他氣憤到不再認她做侄女;我也陸續和幾個自以為忠告,其實是替我膽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絕了交。
我要明告她,但我還沒有敢,當決心要說的時候,看見她孩子一般的眼色,就使我只得暫且改作勉強的歡容。但是這又即刻來冷嘲我,並使我失卻那冷漠的鎮靜。她從此又開始了往事的溫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來。
「奇怪。子君,妳怎麼今天這樣兒了?」我忍不住問。
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世界上並非沒有為了奮鬥者而開的活路;我也還未忘卻翅子的扇動,雖然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屋子和讀者漸漸消失了,我看見怒濤中的漁夫,戰壕中的兵士,摩托車中的貴人,洋場上的投機家,深山密林中的豪傑,講臺上的教授,昏夜的運動者和深夜的偷兒……
起先我們選擇得很苛酷——也非苛酷,因為看去大抵不像是我們的安身之所;後來,便只要他們能相容了。看了二十多處,這才得到可以暫且敷衍的處所,是吉兆胡同一所小屋裡的兩間南屋;主人是一個小官,然而倒是明白人,自住着正屋和廂房。他只有夫人和一個不到週歲的女孩子,僱一個鄉下的女工,只要孩子不啼哭,是極其安閒幽靜的。
她卻是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所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敘述得如生,很細微,自然連那使我不願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
這似乎又不是意料中的事,我便如腦後受了一擊,無言地站着。
然而她還是這樣的操勞。我所預期的打擊果然到來。雙十節的前一 晚,我呆坐着,她在洗碗。聽到打門聲,我去開門時,是局裡的信差,交給我一張油印的紙條。我就有些料到了,到燈下去一看,果然,印着的就是——奉局長諭史涓生着毋庸到局辦事秘書處啟十月九號這在會館裡時,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長的兒子的賭友,一定要去添些謠言,設法報告的。到現在才發生效驗,已經要算是很晚的了。其實這在我不能算是一個打擊,因為我早就決定,可以給別人去抄寫,或者教讀,或者雖然費力,也還可以譯點書,況且《自由之友》的總編輯便是見過幾次的熟人,兩月前還通過信。但我的心卻跳躍着,那麼一個無畏的子君也變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來似乎也較為怯弱了。
「妳的臉色……」
依然是這樣的破屋,這樣的板床,
子君竟胖了起來,臉色也紅活了,可惜的是忙。管和*圖*書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我們常說,我們總還得僱一個女工。這就使我也一樣地不快活,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着不快活的顏色,尤其使我不樂的是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聽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
「她去了嗎?」過了些時,我只問出這樣一句話。
會館裡的被遺忘在偏僻裡的破屋是這樣的寂靜和空虛。時光過得真快,我愛子君,仗着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已經滿一年了。事情又這麼不湊巧,我重來時,偏偏空着的又只有這一間屋。依然是這樣的破窗,這樣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樹和老紫藤,這樣的窗前的方桌,這樣的敗壁,這樣的靠壁的板床。
做菜雖不是子君的特長,然而她於此卻傾注着全力;對於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來算作分甘共苦。況且她又這樣地終日汗流滿面,短髮都粘在腦額上,兩隻手又只是這樣地粗糙起來。況且還要飼阿隨,飼油雞……,都是非她不可的工作。
我已經忘卻了怎麼辭別他,同到自己的寓所。我知道他是不說謊話的;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像去年那樣。她雖是想在嚴威和冷眼中負着虛空的重擔來走所謂人生的路,也已經不能。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無愛的人間死滅了。
依然是這樣的破屋,這樣的板床,這樣的半枯的槐樹和紫藤,但那時使我希望,歡欣,愛,生活的,卻全都逝去了,只有一個虛空,我用真實去換來的虛空存在。新的生路還很多,我必須跨進去,因為我還活着。但我還不知道怎麼跨出那第一步。有時,彷彿看見那生路就像一條灰白的長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來,我等着,等着,看看臨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裡了。初春的夜,還是那麼長。長久的枯坐中記起上午在街頭所見的葬式,前面是紙人紙馬,後面是唱歌一般的哭聲。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徹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腦裡,比我還透澈、堅強得多。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於她能算什麼東西呢?我已經記不清那時怎樣地將我的純真熱烈的愛表示給她。豈但現在,那時的事後便已模糊,夜間回想,早只剩了一些斷片了;同居以後一兩月,便連這些斷片也化作無可追蹤的夢影。
這是我積久才看出來的,但同時也如赫胥黎的論定「人類在宇宙間的位置」一般,自覺了我在這裡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後來,經多次的抗爭和催逼,油雞們也逐漸成為餚饌,我們和阿隨都享用了十 多日的鮮肥;可是其實都很瘦,因為牠們早已每日只能得到幾粒高粱了。從此便清靜得多,只有子君很頹唐,似乎常覺得悽苦和無聊,至於不大願意開口。
但是,「哪裡去呢?」新的生路自然還很多,我約略知道,也間或依稀看見,覺得就在我面前,然而我還沒有知道跨進那裡去的第一步的方法。經過許多回的思量和比較,也還只有會館是還能相容的地方。
自然,我不能在這裡了,但是,「哪裡去呢?」四圍是廣大的空虛,還有死的寂靜。死於無愛的人們的眼前的黑暗,我彷彿一一看見,還聽得一切苦悶和絕望的掙扎的聲音。我還期待着新的東西到來,無名的,意外的。但一天一天,無非是死的寂靜。我比先前已經不大出門,只坐臥在廣大的空虛裡,一任這死的寂靜侵蝕着我的靈魂。
子君也逐日活潑起來。但她並不愛花,我在廟會時買來的兩盆小草花,四天不澆,枯死在壁角了,我又沒有照顧一切的閒暇。然而她愛動物,也許是從官太太那裡傳染的罷,不一月,我們的眷屬便驟然加得很多,四隻小油雞,在院子裡和房主人的十多隻在一同走。但她們卻認識雞的相貌,各知道哪一隻是自家的。還有一隻花白的叭兒狗,從廟會買來,記得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卻給牠起了一個,叫作阿隨,但我不喜歡這名字。這是真的,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她去了。」
只有一個虛空,我用真實去換來的虛空存在。
我們的新的道路的開闢,便在這一遭。我和她閒談,故意地引起我們的往事,提到文藝,於是涉及外國的文人,文人的作品:《諾拉》、《海的女人》,稱揚諾拉的果決……。也還是去年在會館的破屋裡講過的那些話,但現在已經變成空虛,從我的嘴傳入自己的耳中,時時疑心有一個隱形的壞孩子,在背後惡意地刻毒地學舌。
「自然,你也不能在這裡了,」他聽了我託他在別處覓事之後,冷冷地說:「但哪裡去呢?很難。你那,什麼呢,你的朋友罷,子君,你可知道,她死了。」
「那算什麼。哼,我們幹新的。我們……」她說。
我想到她的死……,我看見我是一個卑怯者,應該被摒於強有力的人們,無論是真實者,虛偽者。然而她卻自始至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我要離和*圖*書開吉兆胡同,在這裡是異樣的空虛和寂寞。我想,只要離開這裡,子君便如還在我的身邊;至少,也如還在城中,有一天,將要出乎意表地訪我,像住在會館時候似的。然而一切請託和書信,都是一無反響;我不得已,只好訪問一個久不問候的世交去了。他是我伯父的幼年的同窗,以正經出名的拔貢,寓京很久,交遊也廣闊的。大概因為衣服的破舊罷,一登門便很遭門房的白眼。好容易才相見,也還相識,但是很冷落。我們的往事,他全都知道了。
深夜中獨自躺在床上,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過去一年中的時光全被消滅,全未有過,我並沒有曾經從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創立了滿懷希望的小小的家庭。不但如此,在一年之前,這寂靜和空虛是並不這樣的,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來。
後來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記憶上都偏只有這一點永遠留遺,至今還如暗室的孤燈一般,照見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不但我自己的,便是子君的言語舉動,我那時就沒有看得分明,僅知道她已經允許我了。
記得有一夜,子君的眼裡忽而又發出久已不見的稚氣的光來,笑着和我談到還在會館時候的情形,時時又很帶些恐怖的神色。我知道我近來的超過她的冷漠,已經引起她的憂疑來,只得也勉力談笑,想給她一點慰藉。然而我的笑貌一上臉,我的話一出口,卻即刻變為空虛,這空虛又即刻發生反響,迴向我的耳目裡,給我一個難堪的惡毒的冷潮。子君似乎也覺得的,從此便失掉了她往常的麻木似的鎮靜,雖然竭力掩飾,總還是時時露出憂疑的神色來,但對我卻溫和得多了。
「但是,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我想,人是多麼容易改變呵!但是阿隨也將留不住了。我們已經不能有希望從什麼地方會有來信,子君也早沒有一點食物可以引牠打拱或直立起來。冬季又逼近得這麼快,火爐就要成為很大的問題;牠的食量,在我們其實早是一個極易覺得的很重的負擔。於是連牠也留不住了。倘使插了草標到廟市去出賣,也許能得幾文錢罷,然而我們都不能,也不願這樣做。終於是用包袱蒙着頭,由我帶到西郊去放掉了,還要追上來,便推在一個並不很深的土坑裡。我一回寓,覺得又清靜得多多了,但子君的悽慘的神色,卻使我很吃驚。那是沒有見過的神色,自然是為阿隨。但又何至於此呢?我還沒有說起推在土坑裡的事。到夜間,在她的悽慘的神色中,加上冰冷的分子了。
我以為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但這恐怕是我錯誤了,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我沒有負着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她愛我之後,就要負了這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謂人生的路。
她明白之後,大約很不高興罷,可是沒有說。我的工作果然從此較為迅速地進行,不久就共譯了五萬言,只要潤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兩篇小品,一同寄給《自由之友》去。只是吃飯卻依然給我苦惱。菜冷,是無妨的,然而竟不夠;有時連飯也不夠,雖然我因為終日坐在家裡用腦,飯量已經比先前要減少得多。這是先去餵了阿隨了,有時還並那近來連自己也輕易不吃的羊肉。她說,阿隨實在瘦得太可憐,房東太太還因此嗤笑我們了,她受不住這樣的奚落。於是吃我殘飯的便只有油雞們。
她總是微笑點頭,兩眼裡瀰漫着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壁上就釘着一張銅板的雪萊半身像,是從雜誌上裁下來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張像。當我指給她看時,她卻只草草一看,便低了頭,似乎不好意思了。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我後來也想,倒不如換一張雪萊淹死在海裡的紀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罷,但也終於沒有換,現在是連這一張也不知哪裡去了。
「沒說什麼。單是託我見你回來時告訴你,說她去了。」
「沒有什麼,什麼也沒有。」我終於從她言動上看出,她大概已經認定我是一個忍心的人。
「她,她可說什麼?」
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着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呵!於是就看見帶着笑渦的蒼白的圓臉,蒼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條紋的衫子,玄色的裙。她又帶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樹的新葉來,使我看見,還有掛在鐵似的老杆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人總該有一個獨立的家庭。這樣的處所,是不能居住的。我的路也鑄定了,每星期中的六天,是由家到局,又由局到家。在局裡便坐在辦公桌前抄,抄,抄些公文和信件;在家裡是和她相對或幫她生白爐子,煮飯,蒸饅頭。我的學會了煮飯,就在這時候。但我的食品卻比在會館裡時好得多了。
「哈哈。自然真的。我家的王升的家,就和她家同村。」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