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國民間羅漢小史

作者:魯金
中國民間羅漢小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良價大師創「五位法」

良價大師創「五位法」

他是將《易經》變為佛經的和尙,認為易學亦即佛學,所以受當時文化界的重視,故死後諡悟本,而成羅漢。
五百羅漢當中,有一位手持佛珠,狀如道人之羅漢,這一位羅漢,名叫「洞山悟本尊者」,他是中國第一位將《易經》化為佛經的唐代高僧。
他將此種定位法向全國演述,頗為全國士大夫的信服。m•hetubook.com.com因為唐朝仍有很多人認為佛教是印度傳來之教,非中國的國粹,亦有很多人信道教,研究《易經》。

洞山悟本尊者為筠州人,俗姓俞,名良价,自幼在五洩山出家。唐朝大中年間,在新豐開道場,晚年隱居洞山,咸通十三年端坐長逝,皇帝賜諡和圖書悟本大師,因此編入五百羅漢中,稱為洞山悟本尊者。他在生之時,並無悟本之名,人稱良价大師,他被皇帝認為是一代高僧,位列羅漢,只因為他首創「五位法」。
化《易經》為佛學
洞山悟本修成羅漢
《易https://www•hetubook•com•com經》是我國古代的經書,成書於周朝,本來與佛經全無關係,洞山悟本尊者悟出《周易》與佛經互通的道理,創立「五位法」,寫了一本書,名為《五位顯訣》。
他將《易經》中的「巽卦」稱為君位,用太極圖來代表,成上黑下白的形狀;用「兌卦」稱為臣位,繪一太極圖為代表,形狀為上白下黑https://m•hetubook.com.com;用「大過卦」為君向臣,太極圖則為一個白圓圏,中間一點黑色;用「中孚卦」為臣向君位,太極圖之形式,則為一個圓圈,此圓圈全黑,正中處有一點白色;又用「重離卦」為君臣合位,繪圖則為一個圓圈,左邊黑而右邊白。
佛教重視修為,用五位法定其修功德的程度,洞山悟本尊者不用印度的五位法,而用中國的五位法,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認為《易經》陰陽五行之理,與佛教相同,因此將《易經》中的卦爻,成中國式的五位法。現在本港有些寺門,亦奉信這種五位法,可見他的影響力之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