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

作者:黃威融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出國旅行 偏見10 大叔覺得喝威士忌聽沙啞歌聲的搖滾樂超搭

出國旅行

偏見10 大叔覺得喝威士忌聽沙啞歌聲的搖滾樂超搭

〈港都夜雨〉by齊秦
《外苑西通》(Killer Street)by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
這幾年台灣朋友透過《只是孩子》和《時光列車》散文書的出版,認識了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這位龐克教母傳奇的人生故事。她在一九七〇年代推出的專輯太厲害強大了。我覺得適合喝威士忌聆聽的是她在二〇〇七年推出的這張專輯《Twelve》,翻唱了過去幾十年她喜愛的十二首搖滾名曲。時間有限的話,光聽滾石的〈Gimme Shelter〉和超脫(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這兩首就夠,原本喝得半醉的靈魂絕對被嚇醒。
《Twelve》by Patti Smith
感謝那幾年酒友會的大家,真情流露,佳句超多,酒沒白喝,音樂太讚。一定還要繼續舉辦這樣的活動啊!


大叔愛聽的歌,通常有點複雜和曲折。我們走過崎嶇的青春,有過太多不堪的情感和人生磨難。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這套《Live 1975-85》是經典中的經典。一九八七年盛夏我在台北公館的宇宙城唱片行買了一套三捲的錄音帶,從此終生愛上。這首歌原唱者是上面介紹過的湯姆.威茲,這歌是一九九七年我寫《Shopping Young》這本散文集時最愛的歌。更多考究去二手書店買原著來看。
〈春望〉by張艾嘉
對年輕的朋友來說,以上這些歌都是上了年紀的老歌,這就是「年分」的意思啊!真的要喝懂威士忌,年分真的有差。財力平庸的大叔通常買十年款,偶爾遇到口袋夠深的朋友請客贊助,一支二十五年的好酒倒入杯子聞了好久都不捨得喝。講究年分的酒就是要搭這些經過時間淘選的音樂啦,厲害的酒和厲害的音樂,時間挺重要的。
5嘻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喝到一定程度,適合聽些藍調m•hetubook.com•com路線的電吉他,從前的華語歌編曲很講究,感謝一九九〇年代前後台灣新電影創作者做出這麼多讓人懷念的影像和音樂。來聽《少年吔,安啦!》的電影主題曲之一,侯孝賢和林強主唱,侯導很會唱歌,真的很會唱。《少年吔,安啦!》電影原聲帶非常厲害,包括當時還沒紅的吳俊霖,還有不想跟主流玩下去的林強。喝到快醉還想得出放這首歌,絕對就是真愛。

6回到最初的青春,渴望純情的再生
1開頭的乾咳成為經典的開場
我個人覺得艾雷島威士忌的好在於愛恨分明,它的土壤它的水質它的海風就是這麼地刁鑽,它聞起來很嗆,一開始喝不容易入口,它挑戰習慣調和威士忌的一般人口味。可是人生苦短啊,我覺得要喝就喝有個性的混帳吧!

西洋歌曲八首

好的威士忌耐喝,從舌尖到食道到靈魂深處,音樂也是這樣,讓我們從青春期的旋律開始吧……
〈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by羅大佑


〈無聲的所在〉by侯孝賢+林強
大叔有點講究,不同場所不同狀況不同食物要喝不同的酒:在台灣去熱炒店喝台啤,去國旅行吃飯喝好多紅白酒,那什麼時候喝威士忌呢?配菜還是單喝呢?威士忌的選擇真是個學問。大叔們從二十歲一路喝到現在四十好幾,現在還會喝的只有兩路:首選是艾雷島幾個酒廠的單一麥芽款,還有日本的余市、白州、山崎……真的非常好(原因後詳)。
《Live in London》by Leonard Cohen
〈Jersey Girl〉by Bruce Springsteen
已經有一兩位酒友快要昏倒了,該準備放壓軸曲了。必須坦白地說,真的非常佩服李宗盛大哥,三十歲以前創作出厲害的作品,已經很不容易;五十歲以後還能繼續產出超乎人想像的好貨,真的只能跪在地上拜。年過四十還沒能那麼和_圖_書體會李宗盛近期的歌,等到自己也要接近五十歲,突然都懂了。嘻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到底有多難,你自己試試就知道。
一九九〇年初期MTV和搖滾歌手合作「不插電現場演出」(MTV Unplugged),洛.史都華這場堪稱經典。他把自己過去二十多年的名曲唱到讓人如癡如醉的境界,包括〈Tonight's the Night〉、〈The First Cut is The Deepest〉……等。他還翻唱了湯姆.威茲(Tom Waits)的〈Tom Traubert's Blues〉,這是唐澤壽明主演的日劇《不毛地帶》的主題曲。
4喝到快茫時聽侯導唱台語歌


對我這樣的大叔和酒友們來說,這些歌都是陪伴自己經歷過去三十年的青春,在人生的中段,透過美妙的威士忌而不是單純的懷舊,找到和這些蕩氣迴腸的音樂與此刻生命重新連接的激|情,真是太峰迴路轉了。
3這首台語歌選擇用搖滾樂來編
以下這些歌,都是我和酒友們在許多食物和酒精現場實測後的菁華歌單,套一句八〇年代很紅的羅大佑專輯裡的一句話——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我們的補充則是:以下這些名曲統統都是讓人聽了只想繼續再多喝好幾杯的歌啊……
〈Big Yellow Taxi〉by Joni Mitchell(出自《Ladies of the Canyon》)

整件事的起頭是幾年前的夏天,我們一群酒友們去台東都蘭山上度假,某個夜晚我們吃飽喝足暢飲威士忌,聽了一大堆各自喜歡的配酒音樂。後來在台北蘑菇的音樂小巴,以此為題做了一場酒精嚴重過量的音樂分享。根據酒友會會長張創辦人事後的回憶,他在音樂小巴現場聽得過分投入,站起來跟著唱,最後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家的……
從艾雷島的威士忌開始吧,這些搖滾樂很搭,別以為只m.hetubook•com•com是在聽歌,他們唱的是他們的人生啊……
關於威士忌的介紹,如果聽過我現場演講的朋友應該很熟悉我的把戲,編輯成癮的我最喜歡用外國雜誌的精采版面來拆解新奇知識敘說故事,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五日出刊的日本《Pen》雜誌是講解威士忌的最佳教材:重點是人們在生活上享受喝威士忌這件事,而不是比酒的高貴血統和品牌珍希。

2超級深情的鋼琴彈奏和男人的吟唱

6他只要輕輕說話就迷死現場所有人
最後,結尾的那首歌總是最難。我想起小時候還沒聽懂羅大佑唱〈愛的箴言〉之前,我曾經聽過張艾嘉在她的《童年》專輯唱的一首歌〈春望〉,配唱合音的部分有當年尚未大紅的大佑,最後的編曲有前期華語歌的浪漫。歌詞寫作完全是當年台視《秋水長天》電視劇的純情:無所事事地對著窗外/寒風吹走了我們的記憶/冬天已去冬天已去/春天在遙遠裡向我們招手/依然是清晨裡微弱的陽光/依然是冰雪裡永恆的希望……
3男人的劇配男人的歌喝男人的酒
7她的才華在歷史星空閃耀著
至於愛上日本款威士忌單一麥芽款,是年過四十以後的事。日本大眾口味的調和威士忌太討喜,年輕時應酬隨便就乾掉至少一瓶,但是無感,為了拚酒而喝。近年開始喝貴一點單瓶千元台幣的款式,要命地好喝:白州搭台式海鮮,山崎搭甜點或重口味台菜,余市配什麼都好,但是引物酒廠停產現在很難買到。
4常常抒情通俗,偶爾內容複雜
你一定得認識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這個老傢伙,尤其當你喝了一大堆威士忌之後。這位一九三四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出生的創作歌手、詩人和藝術家,從一九六〇年代末期就活躍於搖滾圈,發表許多知名作品。二〇〇五年他七十歲後,因為經紀人盜用他帳戶https://m.hetubook.com.com存款,從二〇〇八年起展開久違十五年的巡迴演出。我們可能得感謝命運的捉弄,因為他晚年缺錢,讓我們看到聽到這麼精采的演出。喝到有點醉聽他的歌,很讚。
〈愛的箴言〉by羅大佑
2描述場景的歌詞寫作第一名
和好友邊喝威士忌邊聽歌,過癮極了。連續六首男生的歌之後,我覺得接著要聽女生唱。但是這絕對是難上加難的考驗,歌聲要夠穩,氣勢要更強,地位要夠高,能夠上場的沒幾個,我立刻想到瓊妮.蜜雪兒阿姨(Joni Mitchell)。一九六八年發行第一張專輯的她,經典專輯無數,即使到了二〇〇〇年之後仍有厲害的新作。如果你過去不認識她,那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才女,快去找瓊妮阿姨的歌來聽。
一九七三年發行第一張專輯《Closing Time》的湯姆.威茲是我文青時期的超級偶像,一九九〇年前後念大學的我透過盜版錄音帶認識了他。他的嗓音聽來像老頭般歷經菸酒折磨,他的專輯多半前衛難懂,有些則抒期的動人,完全征服青春爆裂時期的我。多年後在日劇《不毛地帶》片尾聽到,每看必定淚流,每聽一定心酸。
大叔知道在此刻的台灣要稱讚羅大佑的歌有多好聽,必須很費力很費力地殺出重圍,但為了這首歌絕對值得。讓我們回到一九八二年,羅大佑的第二張專輯《未來的主人翁》,一定要專心地從前奏之前的幾秒鐘開始聽起,羅大佑乾咳了幾聲然後開始彈琴,接著開始唱歌,這應該是一九八○年代最打動人心的情歌開場。跟人生難得的酒友們分享,你們懂得的。
5崎嶇的青春,不堪的情感和人生磨難

後記

1無人能比的沙啞嗓音
喝艾雷島單一麥芽威士忌,要能在酒質醇厚和氣味嗆辣上對應的歌聲,誰能比具備蘇格蘭血統、一九四五年在倫敦出生的洛.史都華(Rod Stewart)更適合呢?他在一九七一年推出的個人專輯《Every Picture Thttps://www.hetubook.com.comells a Story》,火雞頭髮型和緊身閃亮衣著吸引了一堆少女。他的嗓音厚重,節奏感強勁,配威士忌很適合。
〈Every Picture Tells a Story〉by Rod Stewart


〈Tom Traubert's Blues(Waltzing Matilda)〉by Rod Stewart
8她能駕馭這些歌,完全可以
桑田佳祐這位日本男歌手同時也是「南方之星」樂團的主場,從一九七八年成團至今將近四十年。每逢三十週年或三十五週年都會在日本舉辦大型演唱會,場面驚人。桑田佳祐的情歌是許多日劇的主題曲,為了搭配大叔愛喝的威士忌複雜取向,我挑的是二〇〇五年的《外苑西通》雙CD專輯,這張專輯許多靈感來自披頭四的《Abbey Road》,從封面就能看出來。旋律走向適合喝酒聆聽。

華語歌曲六首

威士忌喝到這個程度,差不多都相當地茫。喝酒真的要和好朋友喝才不浪費,只是這些酒友怎麼這麼會喝啊,幸好可以搭酒的歌還夠。九〇年代中期華語歌壇大量出現台語歌,這跟整體政治環境有關(李登輝擔任總統、陳水扁選上台北市長),我覺得若要搭配威士忌,那個時候的林強太青春,剛出道的伍佰太衝,齊秦高亢乾淨的嗓音翻唱台語老歌搭配搖滾樂編曲,非常酷。
很多人喜歡這歌應該是聽張學友的版本,但對於一九八〇年代後期就開始佩服羅大佑創作的我們來說,一定對一九八四年中華體育館現場錄音版有特別的情感。整個八〇年代華語歌詞的寫作,一定要好好看羅大佑和李宗盛的逐字雕刻,我們這一代的大叔大嬸們完全被他們說服了。我常跟現在年輕人說,他們當年有多好,他們不但打敗當時紅翻的爛歌,還紅到現在,他們的勇敢開創了我們的現在。
〈Tom Traubert's Blues(Waltzing Matilda)〉by Tom Waits
〈山丘〉by李宗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