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中的一盞燈」
鵬程聰穎過人,思路縝密,博聞而強記,實是少見。而他之黽勉勤學,友朋中更罕有及者。但是,在圈子裏,凡是耳聞其名的人,大多以為他鋒芒畢露,欠缺收斂。甚者以為他喜歡唐突古今學者,而有尖刻之過。這種印象,實不無訛傳。相信凡是與他有深交的人都知道,不論做人處事,言談擧止,他都中規中矩,不溫不火,絕難見出稜角,這證明他本質的溫厚。然而他醉心於學術,只有在面對學術問題時,會情不自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時愛深責切,用語不免有過激之病——如評hetubook•com.com錢鍾書,筆鋒便凌厲了些。從表相看,似乎太「當仁不讓」。然而,在學術的殿堂裏,本就應齗齗辯駁,以切磋出真理的光輝。卽退一步言,古來學行兼修的聖賢,又復有幾?孔子早有不得中庸之嘆,狂狷亦是上駟。何況操觚之士,凡率性可愛者,莫不或疏或狂。我們珍惜於鵬程者,便是他在嚴肅的「學者」工作中,仍流露出「文人」天真的風韻。他容或偶有「狂」態,但絕非那些胸無點墨而徒逞口舌的「妄」徒所可並論的啊!
本書的訪問稿還
https://www•hetubook•com.com
有一個有趣的特色:它也同時透露了訪問者的部分學養與性格。訪高陽、說紅樓,儼然是紅學家的對談;而面對顏元叔或李敖,於問題之窮追不捨,又可看出鵬程執拗的地方。偶而,他又語出驚人,問些令人錯愕的問題(例如在李敖胡茵夢戀愛火熱的高潮時,他竟問:「如果有一天您與胡小姐吹了……」等話——今天看來,不幸而又言中)讓人覺得他率真可掬。這本精巧的小書,在鵬程的著作中,只能算是「左手的繆思」吧!從目錄上看,第一輯訪和*圖*書問稿,似都在為人作嫁。第二輯,也屬批評引介之作,仍非他個人的名山事業。然而細讀全書,會發現它在同等性質的書中,實有鶴鷄之判。
第一輯五篇,是我所見過最精彩的訪問稿。它不但探索對方學問的底蘊,也同時攝影般捉住被訪者的神采風貌、個性脾氣。所以,像高陽興會時之意興遄飛、顏元叔承問時的泱泱大度,雖是一般訪問者所能描摹的。但如李敖之愈扣愈鳴,越激越勇,真相悉現;顏元叔之愈挫愈剛,愈見其噴薄的自信心,則恐非普通訪者所能掌握。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熟悉對方https://www.hetubook.com.com學問的路數(牛哥的畫可能例外一點),對討論的問題,又極有一己的見解。所以在訪問時,不但抓住重心,且隨機應變,有時還緊迫盯人,不入寶山,不探得虛實,則絕不罷手。實在說,有些訪問已是「對談」——如「遙指紅樓」。顯然,鵬程之「訪才」如遇上鴻儒碩學,大扣大鳴,則黃鐘之音,必可振聾啓瞶;卽或逢上斗筲之輩,在方枘圓鑿中,也能看到一些支絀之態,亦足可快心娛意。
第二輯是論評文字,仍然屬於作者治學過程中的副產品。然而管中窺豹,可以看出他於文史哲及藝術範疇內無
hetubook.com•com
一不涉獵的豐富學養。評錢鍾書管錐編是典型的代表,令人驚歎。本書之精緻可愛,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作者的文筆,實在旖旎多姿。他不僅在每篇開頭結尾露一手「現代散文」來吊吊讀者味口,且對不同性質的內容,選擇不同的彩筆來揮洒。如記小品文大家周作人,他的筆調風味一路都是「小品」的。論「秋風之外」彷彿也沾惹了「顏體」的格調。文字在他手上,有時利如鋒刃,撒豆可以成兵;有時媚如春柳,捲風可以成舞,其風姿逸態叫人翫賞不盡。
鄭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