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歷史中的一盞燈

作者:龔鵬程
歷史中的一盞燈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自序

自序

尤其要謝謝的是鄭明俐、李正治兩位的序文。有了這兩篇文章,彷彿一個鄉下人有了兩套漂亮的衣裳,卽使長得醜些,走出去也不顯得寒傖了。
這本書,分成上下兩輯,上輯是詩人梅新(章益新)主持臺灣副刊編務時,囑咐我做的一些訪問稿;下輯則是論學餘暇,隨和_圖_書手寫的一部份短文。性質雖然凌雜,論旨却多環繞著人物和歷史。因為,人是歷史的主體和客體,也是我一切思考的中心,筆端自然就不自覺地朝此輻湊了。在我想來,一個獨立的生命,座落在時間與空間交織的網絡中,他要與外在世界進行溝通,並hetubook.com.com察知自我存在的區位和意義、測定未來發展之動向,勢必先對這個時空之網有所理解。然而,人之理解何以可能?原因就在於他所立足的那個點,本身就在時間的流動與空間的延伸之中;人憑藉了這樣一種歷史的背景,理解了現在,也展望了www.hetubook.com.com未來,所以歷史傳統是我們所以能够立足於世界,向世界開放的唯一依據。只有這裡,能提供人一些文化的嚮往,思為之深、神為之凝,開拓人內在的宇宙,把人從虛妄無所掛搭的「現在」,提擧出來,放入一個遼濶廣遠的時空界域裡面,揖讓俯仰、廻旋自得和圖書,並構建真實的未來。因此,歷史若失去了人不斷地創造和參與,便會滑落僵化,變成墳封的廢墟;而人若不能透視歷史,由歷史中看到光明,則人對自我的認識和對前途的觀測,便也不免有暗夜盲騎、不知所向的危險。所以本書所論雖小,却也未嘗不可以拓展延伸出來,顯示一種人與歷史互和*圖*書動的探索。
這種探索,對我個人而言,並不只有客觀意義,而更是深刻的生命實感。因此,當我重校這批篋藏四年的舊稿時,真是感慨萬端:既惆悵於年華似雪、隨日銷溶,而對過往之情懷,有無限的眷戀;又覺得像我這樣一個癡頑桀傲的人,因為有著師友的幫助,竟能寫下這些東西,而感激莫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