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唐詩韻史——金縷衣

作者:畢珍
唐詩韻史——金縷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章 波折重重 藩落健兒立功

第二章 波折重重 藩落健兒立功

「大家聽著,相士說,我將來會是后妃。只有皇帝的妻子才是后妃,」她一指孫治勝,「他會是皇帝嗎?」

「姑娘,這真是緣份,我們來找妳,妳剛好回來了。」
「太守府。」
「妳的公公。」
「他是潤州刺史府來的官爺。」鄭爾朱代為回答。
鄭爾朱的出身是胡人嗎?不知,但她的個性倔強。
「遠在長安,我就不知道了。」
「是刺史,又姓李?」
「這個官司,我們和你打了,」公孫玠說,「你去叫聶大人到潤州刺史府與我們相見吧。」說著,使個眼色:「我們護送鄭姑娘走。」
「快不要這樣說,這樣說,會被砍頭。」
「他沒有害我,爹,去潤州是好事。」
「姓鄭的,你識相點,大家好看。」
「我們不是潤州刺史派來的,是丹陽太守府派來的。」
鄭爾朱見到公孫玠,最初當他是家中的一個客人,不以為意,這時注意到他:
「鄭爹,」其中一個說,「姑娘在家嗎?」
「皇帝呢?」
「我不是問妳。」
「有什麼事?」
「我爹娘和我同去潤州好不好?」
他吩咐下去:「提早拜堂成親。」
殺豬宰羊,一片喜氣。
「我也很生氣。」
客人們這時個個臉露恐懼之色,他們知道,孫和這回是搶親,他們也知道,孫治勝並不是一個頭腦正常的人,如今,半路殺出一個刺史府的官爺,更有好戲看。
「原因絕不這樣簡單。」
鄭丹成說:「這門親事,我已拒絕了。我們窮人家的姑娘,不配嫁到有錢人家。」
「妳說。」
「現在不能去潤州,如果將來我去長安,我爹娘一定得與我同行。」
「你既這樣說,我就不得不向你們說實話了。」
他們丟下和_圖_書一句話,要鄭家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我在金陵過不慣。」
那神位供奉的是六個大字:天地君親師位。二旁紅燭高燒。
有人探知一個消息,稟告孫和。
孫和有點不安,他想,會不會有麻煩?一切要加快進行,天一黑即送入洞房,大禮告成,就天不怕、地不怕。
她問公孫玠:「請問,李大人找我去,有什麼事?」
「你們把我綁架來此,與一個男子成親,才是天大的笑話,我忍了又忍,以為你們會放我走,如今,卻要我和他拜堂。現在,我要走,有誰敢阻止我?」
鄭丹成說:「我們準備準備。」
「姑娘,妳不能胡鬧,」一旁的婦人說,「這樣一鬧,將是天大的笑話。」
「我爹和我娘是不是要一同去潤州?」
「爹,你收拾了小包袱,要去哪裡?」
「哪個相士,說什麼話?」孫和故做不知。
「這點,李大人沒有交代。」
杜家的人不多,老夫婦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還有媳婦。兒子叫杜秋中,另立門戶,女兒叫杜秋娘。杜父叫杜起孔,是位教書先生,他並不全靠授徒維生,還有幾十畝薄田,生活無憂。杜起孔與鄭丹成是表親,大家倒是時有往來,這才是鄭家有了麻煩,把鄭爾朱送往金陵去避難的原故。
「不要了,」公孫玠說:「我現在得趕回家去與家人交待幾句。待會兒,藩落健兒會過來,待他們一過來,我們就馬上啟程。」
「爹,是刺史又姓李,要見我,你聽到沒有?」
「怪了,若是有那樣多人,為什麼我們去搶親,沒有遭到攔阻?」
可是,沒有一個敢動。
孫和坐在一旁說:「不許妳走,妳已經是孫家的人了。」
hetubook.com.com我知道的,可以代答。」
其中一個人說:「你去向我們孫老板說。」
她咬定這兩個理由,絕不鬆口。
「我們要接鄭姑娘去潤州刺史府,對你搶親之行徑,也不願多計較,就此了斷。」

「我不知道。」公孫玠說,他要保密。
鄭爾朱就這樣被搶走了。
況且,她還有個想法:自己有后妃之相,無論誰,對她皆無可奈何,事急之時,自會有人來助。
公孫玠笑容滿面地離去了。
他想到潤州刺史李大人,他派來的人不少,個個是酒囊飯袋不說,這時更不見人影。
他想,去孫家要人,又想到太守答應他搶親,自己去孫家,會被攆回來。他有官家依靠,豈奈他何。
「還會送我赴長安?」鄭爾朱問。
還有,從金陵返回丹陽,她獨自成行,也可見其大膽。
鄭婦此時討好地問:「官爺,要不要吃點什麼?」
從她在金陵,因杜秋娘的才華和美麗壓人,她一氣而回,就可知道。
「一、二十個。」
「李大人很好。」

「如果我把姑娘另外許配了人,你們會放過我嗎?」
當然,可以說這是天意,潤州刺史派人來接她去潤州,使她從而踏上赴宮門之路。如果沒有這機會,紅光罩頂就罩頂,未必會有做后妃的機緣。
「妳不要在那裡胡說八道,」孫和喝斥,「我派人去娶親,此事是經太守聶大人同意的。」
鄭丹成說:「聽官爺說話口音,是我們丹陽腔。」
鄭爾朱住了幾天,沒有人接,沒有人送,單槍匹馬,返回丹陽。她並不知丹陽已經為她翻天覆地、箭拔弩張。她無法在金陵住下去的原hetubook.com.com因,是怪責自己大字不識一個。她白日在杜家,杜家書聲琅琅,她不知做什麼。尤其是第三個早晨,她還未起床,杜家人已經開始讀書,個個有勁得很。天大亮,早讀的學子也來了,一些學子知道她未讀過書,大字也不識一個,個個吃吃而笑;杜家會有不識字的客人,難以想像。於是,她堅持回丹陽。
公孫玠見她回來,大喜:
「潤州刺史李錡。」
這是少有的事,客人失色。
「我是丹陽人。」
她會回家的原因是,她在杜家,與杜家人格格不入。
外面,還有薛頡率眾接應。
「正要去金陵接妳回來。這位官爺要見妳。」
「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訴你。」
鄭爾朱這時怦然心動,她知道自己有后妃之命,會生天子。這時,長安的皇帝是誰,她不知道,只知道姓李。如今,姓李的派人來找,必有好消息。她想:自己的命運要改變了,不識字,更不會做詩,與杜秋娘相比,本來差一大截,如今,自己要去長安,杜秋娘望塵莫及,自己這不識字的強過識字的她甚多。
藩落健兒亮出刀劍來。
「姑娘先去,問李大人的意思,如李大人同意,妳爹和妳娘就可接去潤州。」
於是,公孫玠告訴他們,自己回丹陽省親,聽說此屋紅光罩頂,相士說,姑娘有后妃之相,還會生天子。因此,他立刻回去,稟報刺史大人李錡。李錡派他與薛頡率藩落健兒前來,迎接姑娘去潤州。
「是你派人搶我來,做你白痴兒子的妻子?」
「多少人?」孫和有些意外。
「你想怎樣?」
鄭爾朱沒有讀過書,在長相方面,本來還不錯,但與杜秋娘一比,卻被比了下來。她不及杜秋娘的秀麗和惹人疼愛,杜秋娘看見人,眼珠兒打個轉,千媚百和*圖*書艷。
「聽到。」
「所以,讓我離開,不然,你們孫家會落個滿門抄斬。」
另一個說,丹陽太守聶石,授權給孫和孫老板,讓來把鄭爾朱接回去,然後,與孫治勝拜堂成親。這婚事,太守做大媒人。
這時的孫家,熱鬧萬分。
「我們不是公人,但是太守府派來的。」
這兩個理由,都不成其為理由。
「官爺,先謝謝你。」
「對。」
她不知此去前途如何,但覺得即使只是去潤州刺史府,就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她相信,那就不是杜秋娘所能比的。
「姑娘在家,你們是哪裡來的?」
少時,外面來了四個人。
她不過十七歲,但卻橫下心,說不嫁就不嫁。
「你找我?」
杜起孔自己在考場並不得意,未能獲得一官半職,但他對於教育,十分重視,他要兒子讀書,更要女兒杜秋娘讀書。兒子杜秋中才智不高,他不求功名,改行做生意;這位杜秋娘,聰明非凡,讀書之後,才智大開,小時,便出人頭地,越長越大,她的才學也越高。
「妳怎麼回來了?」
他說著,使了個眼色。
「我們大人要見妳。」
客人在午後蜂擁而至。
「你們大人是誰?」
鄭丹成夫妻難以相信光天化日之下,會發生這種事。
新郎孫治勝笑嘻嘻,在神位前恭迎。
「白痴也敢來提親?」
「老板,有人今早看到一些人,拿劍帶刀,出現在鄭家門前。」
「你是誰?」
「你們不是公人。」
新娘鄭爾朱穿著新服,罩紅色頭巾,來到堂前。
「你是什麼人?」孫和問。
兩個婦人攙扶著鄭爾朱,與孫治勝並站著。
「原來是老鄉,」鄭丹成說,「請多照顧,將來,會好好報答。」
「我想念爹娘。」
「不知,相信會送去。」
「相信李大人會答應。」

和圖書
當孫和一獲知鄭姑娘在家出現,便立即派人前去搶親。還吩咐下人,準備酒席百桌,欲大肆祝賀。
「官爺,」鄭爾朱又有些害怕,「李大人是不是很好的一個人?」
鄭爾朱離家,不但沒有像上一次去金陵那樣,對丹陽戀戀不捨,還有點歡天喜地。
鄭丹成見女兒並無難過之色,心中很安慰,但還是嘆了口氣。
只見她杏眼圓睜,大聲說:「誰答應要嫁給他為妻?」
另外三條大漢,一擁上前,抓住鄭爾朱,半抬半拖,出了鄭家大門,直奔孫家。
鄭丹成十分生氣,他想,若是見到李大人,定要好好告他們一狀。
孫和家還有一些武勇之人,大家都想出頭。
「你們要把我家媳婦搶走?」
「你是聽到相士的話後,才要將我強嫁於你那白痴兒子?」
「女兒,」他說:「妳被相士害了。」
「胡說,孫治勝不痴。」
「是的。」
「太守府?什麼太守府?是不是弄錯?你們是潤州刺史派來的吧?」
「我想也對,不要被孫家搶去,孫治勝那小子不只沒有讀書,不成氣,聽說,還是個白痴。」
「我要找丹陽太守聶大人作主。」
將鄭爾朱搶來後,立刻送到閨房之中,派四名婦人看守,交代她們,勿使逃跑。
「聶大人同意,聶大人該斬首。」公孫玠忽從人群中鑽出來說道。他聞知鄭爾朱被孫和搶來,立刻調用了六個藩落健兒,易裝來查看。
鄭爾朱從金陵獨自返回丹陽,出乎每一個人的意外。
「誰是你家媳婦,又沒有拜堂,又沒有成親,」鄭爾朱抗議,「媳個什麼婦?」
「你們休想將人帶走!」
「我還要去找一輛車,好讓姑娘坐。」
才有人發號施令,要拜天地,鄭爾朱忽然伸手把頭巾扯了下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