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NEXT危基當前

作者:麥克.克萊頓
NEXT危基當前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四十一

四十一

等等等等。

大衛在週末的運動上表現很好,雖然有時使人驚惶困窘。例如有一次在少棒比賽時,有個高飛球飛越了球場,飛向兩層樓的學校建築,大衛跑過去翻過牆,在二樓的窗戶上接到球。其他的孩子又羨慕又惱怒,這不公平,他們想看玻璃被打破,不過,每個人都要大衛在他的隊上。
牠咬著寬厚的嘴唇:「猴子男孩。」牠幾乎要哭了。
查爾頓指出這可能是適應的結果。他說,「像孩子一樣的態度、行為和知識彈性」,在人比較常換工作、學新的技術、搬到新的地方住的這個不穩定的現代社會中,可能比較有用,但是代價是「注意力短暫、瘋狂的尋求新鮮刺|激、越來越短越任性的時尚流行,以及……一種廣泛性情緒和精神心智上的膚淺」。他說現代人「缺少往昔在人們身上常見的個性的深度」。
「哼,當然。」
「我很抱歉,我沒有留意到是這樣。」她把手環著女兒,給她一個擁抱。
心理學新聞
最大的差異似乎在毛髮上,大衛的毛很多,牠身旁的人毛很少。根據她所讀到的資料,人在與黑猩猩分家以後才失去毛髮,一般和圖書的解釋是人類有一陣子是沼澤動物或水中動物。大部分的哺乳類都多毛,因為毛皮對維持體溫是必要的,但是水裡的哺乳類,如海豚、鯨,就失去了牠們的毛以便游得快。人也失去了毛髮。
人與猿有很多相似處。我們都是猿。
「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有的時候。」她說。
「他們取笑你嗎?」
但牠們畢竟是靈長類,人類也是猿。與大衛相處的經驗給了琳一個不舒服的覺識:人跟其他猿類共享梳理、接觸、身體的注意做為放鬆的方式,人在受威脅時,眼睛會低垂,不高興時也會,眼睛往下也是臣服的表示(崔西與他男朋友調情時眼睛是往下看的),直接的眼睛接觸是憤怒、威嚇的意思。恐懼和憤怒時會起雞皮疙瘩——這個同樣的皮膚肌肉使靈長類的毛豎起來,外觀看起來變得比較大以嚇跑敵人。人在睡覺時也喜歡蜷起來,好像睡在窩裡一樣……。
他注意到「學者、老師、科學家還有許多其他專業人士都非常不成熟」,他說他們「不可預測,不能設定優先順序,常會過度反抗」。
自從大衛來了以後,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改變了。雖然大衛是亨利的責任,這頭猩猩對他卻沒有很大興趣。牠立刻被琳吸引,而牠的態度、牠的外表——充滿感情的眼神?童稚般的行為?——在在牽動她的心。她開始閱讀www•hetubook.com.com有關黑猩猩的文獻,發現因為母猩猩有好幾個性|伴|侶(牠們不是一夫一妻制),所以通常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也因此猩猩對父親或做為父親沒什麼感覺,猩猩只有母親。大衛好像個受虐兒,小時候沒有被牠的黑猩猩母親愛過,所以當牠對琳表現出對母親的依戀而琳也有回應時,這是一段很深刻的感情,是出乎意料的親子關係。
「媽,牠不是你的小孩。」崔西厲聲說。崔西正處於一個渴望父母親注意的年齡,她對任何人分去母親的注意力都很嫉妒。
後來她才了解,她在「梳理」牠,就像野外猴子會把背朝向同類,幫牠捉蝨子、死掉的細胞屑等。
「我知道。」
牠點點頭:「有時候。」
大衛在康多家的頭幾天出奇的順利。外出時,牠戴著一頂棒球帽,幫牠遮掉了很多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當牠把頭髮剪短,穿上牛仔褲和球鞋,看起來就像一般的孩子。牠學得很快,牠有很好的平衡感,在琳的教導下,很快學會寫自己的名字,閱讀對牠就比較困難。
但是格林伯夫婦並不知道,馬他隆醫生拿這個基因去申請了專利,然後要求很多錢才能做更多的檢驗。許多當時捐獻細胞和金錢支助研究的家庭,現在負擔不起這麼昂貴的篩選了。因此在二〇〇三年,格林伯夫婦及其他捐獻者控告馬他隆醫生和邁阿密兒童醫院背信,以不正當手段圖利、詐欺、隱瞞及侵佔業務機密。這場訴訟最後以庭外和解收場,這種篩選雖然有比較多人可以用,但是使用者仍然要付費給邁阿密兒童醫院。這個醫生以及這所醫院的行為的道德爭議,仍在熱烈辯論中。和_圖_書
卡那文症是個遺傳上的基因失常,有這種病的孩子通常活不過一歲。一九八七年,丹.格林伯和他的太太發現他們九個月大的兒子有這種病,因為那時沒有基因檢驗,格林伯的另一個孩子,一個女孩,也被診斷出有這種病。
「不要把我當猴子。」崔西說,把她推開。
「我知道,崔西,」琳說:「但是牠需要我。」
她停住了:「你跟別的孩子不一樣。」
英國研究者怪罪正式的教育:教授、科學家「非常的不成熟」
所以在一個星期六下午,大衛很悲傷的提早回家時,琳感到很驚訝。
基因專利的倫理道德沒有共識
根據新堡的演化精神科醫師布魯斯.查爾頓的說法,人類現在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達到心智成熟——有些人甚至永遠達不到。hetubook.com.com
「他們做什麼?」
但是對琳來說,最奇怪的是大衛既是人也不是人的這個持續的感覺。她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感覺,它沒有因歲月流逝而變得簡單一點。
成人不再長大
「是的。」
「怎麼了?」
「我不適合。」
卡那文基因訴訟落幕
查爾頓認為,這是過去正式教育的意外副產品,這種教育方式一直到持續到孩子二十來歲。「正式教育要求像孩子一樣的接受態度」,這會「抵消心理成熟的成就」,通常這種成就應該在後青春期或二十歲初頭就出現了。
牠搖搖頭:「他們看著我。」
「丟東西到我身上,叫我不好聽的名字。」
「媽,牠不是你的責任。」她兩手高舉,做出一個戲劇化的表情。
「有的時候我會感到受傷。」牠說。牠哀傷的背過身,把襯衫脫掉,琳摸摸牠身上的毛,尋找瘀青或其他傷痕。當她這樣做時,她感覺到牠放鬆了,呼吸變慢,牠的情緒好轉了。
「那你可以不要理牠嗎?」

在早期的人類社會,如打獵─採集維生,比較穩定,所以孩子十幾歲就成年了。現在因為社會快速變動,比較不依賴身體強壯程度,成熟期就延緩了很多。他注意到成熟的里程碑如大學畢業、結婚和有了第一個孩子等,以前都在固定年齡發生,現在可以在幾十年間發生。和-圖-書
所以他說:「就心理學的角度看,有些現代人從來就沒有到達成年期變為成人。」
假如你覺得你周遭的成人行為像孩子一樣,你可能是對的。在術語上這叫做「心理幼態持續」,即童年行為持續進入成年期,而且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
「這會使人感覺不好,」她說:「我很遺憾。」她把牠的棒球帽脫下來,摸摸牠的頭和後頸。「有些孩子是很殘忍的。」
「什麼名字?」
她決定以後每天都要這樣做讓大衛舒服點。
格林伯夫婦為了使別人不再經歷他們的痛苦,說服了一位遺傳學家魯班.馬他隆發展出一個產前基因篩選檢測。格林伯夫婦捐出他們的細胞、他們死去孩子的細胞組織,還從別的有卡那文症的家庭取得細胞組織以供馬他隆研究。最後,在一九九三年,卡那文症的基因被分離出來了,一個免費的產前基因篩選檢測,終於可以提供給世界上所有想要用的人。
「你覺得牠得到太多的注意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