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袁世凱:晚清三部曲之三

作者:趙焰
袁世凱:晚清三部曲之三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附:袁世凱年表

附:袁世凱年表

十二月十三日 在中南海民仁堂接受眾官敬賀。
一九〇七年(光緒三十三年)
九月十六日(陰曆八月一日) 光緒皇帝召見,諭令開去其直隸按察使缺,以侍郎候補,仍專辦練兵事務,所有應辦事宜,著隨時具奏。
一八九二年(光緒十八年)
一月二十九日 上摺催逼清廷迅速決定國體。
回河南應鄉試,落第而歸。隨袁保恆去河南賑災。
九月二十一日(陰曆八月六日) 慈禧囚禁光緒,重新訓政,變法失敗。
七月二十五日(陰曆六月十六日) 以日法協約成立,事機危迫,奏請趕緊認真預備立憲。並密陳政見十條:國信必須昭彰,人才必須善任,國勢必須振興,滿漢必須融化,賞罰必須並行,黨派必須分明,政府必須早建,資政院必須設立,地方自治必須試辦,教育必須普及。
五月八日 通電申斥帶頭反對違法借款的同盟會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湖南都督譚延闓不服從中央命令。
一八九〇年(光緒十六年)
九月二十八日 親率文武官員至北京孔廟祀孔。
五月(陰曆四月) 補授浙江溫處道員,仍留朝鮮。
隨嗣父赴揚州,不久移居江寧(南京),繼續讀書。
五月八日 改政事堂為國務院。
一八六六年(同治五年)
二月十三日 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首領的名義,佈告文武官衙和軍警。
一八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 召開國民代表大會,強|奸民意,議決改變國體,並推戴其為中華帝國皇帝。
十一月八日(陰曆九月十八日) 被資政院公舉為內閣總理大臣。
一月十日 解散國會,停止議員職務。
一八八四年(光緒十年)
十二月七日(陰曆十月十七日) 兼任對民軍議和全權大臣,即日委唐紹儀為總代表南下與民軍和談。
二月二十三日 被迫暫時從緩辦理帝制,宣稱雲南起義未平以前,決不登極。
二月三日 受命與南方民軍商議清帝退位條件。
十一月(陰曆九月至十月) 首次選送直隸紳士赴日本學習法政。
十二月十九日(陰曆十一月二十六日) 賞加太子太保銜。
一九〇五年(光緒三十一年)
十二月十五日 冊封副總統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拒之。
十一月十八日(陰曆十月三日) 上摺奏請辭去八項兼差;將第一、三、五、六四鎮陸軍交陸軍部管轄,第二、四兩鎮仍歸自己統轄督練。二十日奉旨,第二、四兩鎮仍歸陸軍部統轄,暫由該督調遣訓練,餘著照所請。
九月底 建議清廷設立巡警部,預防革命黨,推薦徐世昌、趙秉鈞為該部尚書、侍郎。
十一月四日(陰曆九月二十四日) 奏請設立山東商務總局。開設校士館,准舉貢生監入館學習。
一八九七年(光緒二十三年)
五月八日 撤銷前總統府軍事處,成立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集中軍權。
一九〇九年(宣統元年)
一八九三年(光緒十九年)
二月二十五日(陰曆二月三日) 上摺奏請改革學務;請飭翰林院選派讀講編檢人員出洋考察學務。
八月二日(陰曆六月十二日) 被召見,奉旨著交督辦軍務處差委。
十月三十日(陰曆九月九日) 離開彰德南下視師。
一月三日 命曹錕、王懷慶剿平王金銘等領導的灤州起義。
一月十五日 派周自齊為特使乞求日本支持帝制,日本初表歡迎,因密約洩露,是日拒絕。
二月(陰曆一月) 奉旨免補知府,以道員分省歸候補班儘先補用,並加二品銜。
一月(陰曆十二月) 飭令周學熙開辦灤州煤礦。
六月十二日(陰曆五月九日) 為日本駐朝公使大烏圭介和-圖-書不再繼續增兵的允諾所欺,電阻李鴻章增兵。
五月二十九日 公佈《帝制始末案》,推卸罪責。
一八九九年(光緒二十五年)
十二月八日陰曆(十月二十二日) 奉旨接管定武軍,作為改練新軍的基礎。
十二月十六日 宣佈清室優待條件,永不變更,將來附列憲法之中。
六月十七日 迫國務總理唐紹儀辭職,破壞責任內閣。
十月二十七日(陰曆九月六日) 任欽差大臣,督辦湖北剿撫事宜,節制水陸各軍和馮國璋的第一軍、段祺瑞的第二軍。密令北洋進攻漢口。
十一月十日(陰曆九月二十日) 正式派劉孫恩、蔡廷幹為代表,與民軍議和。
三月十日 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宣誓:「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之精神,滌蕩專制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蘄達國家於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
十二月二十九日 下令將宣佈雲南獨立、興師討袁的蔡鍔、唐繼堯、任可澄褫職,一併聽候查辦。
隨堂叔袁保恆去北京讀書。
三月二日 公佈《治安警察條例》。
應鄉試,又不中。
八月二十九日(陰曆七月十日) 成立天津自治局,試辦地方自治。
二月二十日(陰曆一月十三日) 制訂募練新軍章程十一條,募兵格式八條。
十二月十八日 重申滿、蒙、回、藏各族待遇條件繼續有效。宣佈舊侶、耆碩、故人均勿稱臣。
一九〇三年(光緒二十九年)
五月十三日 以命令形式宣佈日本要求的中國沿海港口、灣岸、島嶼一概不讓與或租與他國。
十二月六日(陰曆十一月七日) 受命訓練京旗常備軍。
一九一二年
五月七日(陰曆四月十三日) 上書軍機大臣李鴻藻,提出汰冗兵,節糜費,退庸將,肅軍政,聘請外國教官,按照西法練兵;成立軍事學堂,培養軍事人才。
六月一日(陰曆四月二十八日) 電請李鴻章答允朝鮮請中國派兵助剿東學黨起義的要求。並云日本無出兵朝鮮之意。
一九〇〇年(光緒二十六年)
七月二十七日 命軍警監視國會議員。
十一月七日(陰曆九月二十七日) 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駐保定。
三月二十三日 申令廢止洪憲年號,仍以中華民國紀年。
八月十六日 解散湖南省議會。
七月(陰曆六月) 在陸海軍中開始設置使用無線電報。
四月二十一日 公佈《政府組織令》,宣佈實行責任內閣制。
七月三十一日 限令同盟會三日內將黃興、陳其美、李烈鈞、陳炯明、柏文蔚等除名。
一月二十日(陰曆十二月十五日) 奏請在直隸試辦公債。
五月二十五日 與日本正式簽約,除第五號日後另行協商,第四號以命令形式發表外,二十一條其他各號均予承認,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民族利益。
六月三十日 裁撤各省都督,改設將軍,於京師建將軍府,任命各省將軍。
到山東登州投奔淮軍統領吳長慶,在軍中幫辦文案。
十二月六日(陰曆十月十六日) 迫載灃辭去攝政王,奪取清廷大權。
一月一日 改總統府為新華宮,對內稱中華帝國,改用洪憲紀元。
居彰德洹上村。
過繼給胞叔袁保慶為嗣子。
八月底(陰曆七月上旬) 在北京參加康有為創立的愛國團體強學會,捐款五百金。
八月(陰曆閏六月) 以海關道記名簡放。
四月六日(陰曆三月七日) 奏請將山東原有三十四營勇隊裁併,改編為武衛右軍先鋒隊二十營,重加訓練。鎮壓山東義和拳運動。
十月二十日(陰曆八月二十九日) 與徐世昌密商,提出就職六個條件,謀掌清政府軍政全權。
一八七七年(光緒三年)
九月二十五日 宣佈八大政綱:統一制度;主持是非善惡之真公道;收束武備,先儲備海陸軍人才;開放門戶,輸入外資,興辦鐵路、礦山、工廠;資助國民辦實業;軍事https://www.hetubook•com.com、外交、財政、司法、交通取中央集權主義,其餘兼採地方分權主義;整理財政;調和黨見,維持秩序。
八月十八日(陰曆七月十日) 成立天津縣議事會。
八月二十八日(陰曆七月九日) 進京參加憲政會議。
八月十四日 授意楊度組織團體,鼓吹帝制。是日,楊度等發表組織籌安會宣言。
四月(陰曆三月) 改編淮軍、巡防各軍。
八月八日 下令解散廣東省議會。
隨嗣父袁保慶往山東濟南,入塾讀書。
五月三日 命令各地逮捕嚴究「潛謀內亂」者。
十月八日 公佈《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發佈召集國民代表大會以決定國體的告令。
二月七日 下達祭天令、祭孔令。
一月二十六日 授意段祺瑞等四十餘名高級將領電奏,指斥親貴阻撓共和,要求降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奏隆裕太后懿旨,封一等候爵,上摺懇請收回成命。後又連辭三次。
十二月十五日 頒佈《戒嚴法》。
八月五日(陰曆七月五日) 仍任總理朝鮮交涉通商事宜,兼赴平壤辦理輯撫事宜,聯絡各軍,協籌糧運。
十一月七日凌晨(陰曆九月十六日深夜) 派人刺殺吳祿貞於石家莊。
一九一六年
十二月二十一日 下達錫爵令,對軍政各界的親信黨羽、實權派分別冊封為公、侯、伯、子、男及輕車都尉等爵位。
九月(陰曆八月) 於濟南創辦大學堂,擬定試辦章程。
五月二日 具文咨告參眾兩院,否認借款違法。
四月一日 向護國軍提出議和條件六項。
一九〇二年(光緒二十八年)
二月二十九日 曹錕第三鎮士兵在北京東城發生兵變。
九月十六日(陰曆八月二十日) 出生於河南省項城縣袁寨的一個地主家庭。
十一月至十二月(陰曆十月至十一月) 在京參加同日本關於東三省事宜條約的談判,並作為清政府代表之一,在條約上簽字。
二月三日 停辦地方各級自治會。
九月四日(陰曆七月二十七日) 調任外務部尚書、軍機大臣。
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
二月(陰曆十二月) 日俄戰爭爆發,電請外務部宣佈局外中立,劃出交戰區和中立區,保護外國人的生命財產。是年,練成北洋常備軍兩鎮。
八月(陰曆七月) 批准成立啟新洋灰公司。
十月十三日 下令拿捕江西省議會議員四十餘名。
五月二十一日 公開叫囂,如同盟會「另行組織政府,我即敢舉兵征伐之」。
十月二十二日 派遣施愚、顧鰲等八個委員出席憲法會議,強行干涉制憲工作,遭拒絕。
二月十五日 由南京臨時參議院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
十一月十六日(陰曆九月二十六日) 就任內閣總理大臣職,組成內閣。
一月十六日 與內閣大臣聯銜上奏,挾制隆裕皇太后承認共和。出朝行至東華門外,遇革命黨人炸彈襲擊,未傷,從此稱病不朝。
七月二十四日(陰曆六月二十五日) 因練兵有功,晉陞直隸按察使,仍專管練兵事宜。
十月十日 宣誓就任正式大總統之職。
八月二十三日(陰曆九月二十七日) 主持僚屬編纂《訓練操法詳晰圖說》畢,進呈御覽。
六月二十日(陰曆閏四月二十九日) 奏在保定設立軍官學堂,在天津韓家墅成立講武堂、學兵營各一所。
六月十八日(陰曆五月十五日) 電李鴻章請增兵,籌備戰事。
一月十日(陰曆十二月一日) 兼任督辦關內外鐵路大臣。
六月(陰曆五月) 練在京旗常備軍一鎮。
八月三十一日(陰曆八月二日) 奏請立停科舉,推廣學堂。
三月二十九日 命銷毀帝制文件八百餘件。
一九〇六年(光緒三十二年)
一九一〇年(宣統二年)
一八八二年(光緒八年)
四月(陰曆三月) 奉旨帶兵赴山東德州、沂州各處操演www.hetubook.com.com行軍陣法。七月上旬回津。
一九〇八年(光緒三十四年)
十月 護送大院君李昰應返朝鮮,對閔妃集團與李昰應之間的矛盾予以調解,規勸國王李熙不要親近俄國。以知府分發,俟補缺後以道員升用,賞加三品。
一八八一年(光緒七年)
三月十三日(陰曆二月八日) 奏已從比利時人手中收回臨城煤礦礦權,並訂立借款合辦合同。
五月五日 命李純的第六師由保定南下河南信陽,開始部署軍事力量。
奉命總理留駐漢城淮軍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兼帶護衛兵一營。帶兵擊敗日軍,粉碎朝鮮金玉均等人發動的政變。
三月二十八日(陰曆二月二十三日) 奏設軍醫、馬醫、經理、軍械四個專門學堂。
十月(陰曆九月) 委周學熙在天津創設直隸工藝總局。
一九一四年
一月十五日(陰曆十二月十七日) 兼充督辦電政大臣。
八日下旬 秘密組織發動帝制的領導班子,授意各省將軍、巡按使利用民意,組織請願,改革國體。
十二月二十日 申令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四人為「嵩山四友」,特加優禮。
四月十一日 同美國波士頓銀公司簽訂借款二千萬元的合同,作為戰費。
二月八日(陰曆十二月二十六日) 奏陳防制革命黨。
十二月三十日(陰曆十二月一日) 奏請在直隸實行印花稅。
五月(陰曆四月) 幫助朝鮮統治者出謀劃策,鎮壓東學黨起義。
五月八日 召集文武高級官員開會,宣佈接受日本五月七日最後通牒中提出的要求。
十二月(陰曆十一月) 同德國商定膠州、高密撤兵善後辦法,奏設膠濟鐵路巡警,開設濟南、濰縣、周村為商埠。是年,將武衛右軍、武衛右軍先鋒隊、自強軍和新募壯丁改編為北洋常備軍兩鎮。
六月八日(陰曆五月三日) 實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六月(陰曆五月) 在大沽籌辦憲兵學堂。同周馥、張之洞聯名奏請十二年後實行立憲政體。
一九一三年
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
七月 剿平歷時二年之久,縱橫五省的白朗起義。
八月二十七日 逮捕參議員朱念祖等五人,眾議員劉恩格等三人。
十一月一日(陰曆九月十一日) 授為內閣總理大臣;聲稱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公舉,不敢奉詔。
八月六日 下令解散江西省議會。
八月十六日 凌晨,令軍政執法處秘密處決湖北著名革命黨人張振武和方維。
十二月六日(陰曆十一月四日) 署理山東巡撫。
十月六日 密令數千軍警偽裝成「公民」,脅迫國會議員選舉自己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一月十八日 接見日本駐京公使日置益,日置益提出「二十一條」要求。
七月十二日至九月上旬 同盟會的二次革命。
一八九四年(光緒二十年)
一月五日 命鄰近雲南各省對雲南護國軍一體嚴籌防剿,曹錕統率兩路軍隊進剿。
二月十一日 致電孫中山等表明政治態度,宣言「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
十一月二十六日 發佈尊孔告令,吹捧「孔子之道,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宣揚「允宜益致尊崇」。宣佈衍聖公和配祀賢哲後裔,膺受前代榮典、祀典,均仍其舊。授予孔令貽一等嘉禾章。下令召集政治會議。
二月(陰曆一月) 辭總理朝鮮交涉通商大臣職,接辦總理前敵營務處。
五月(陰曆四月) 在天津小站鎮開辦電訊學堂。
一八七八年(光緒四年)
五月二十六日 停止政治會議,成立御用的咨詢兼代行立法機關參政院。
十月 經直隸總督李鴻章奏保,以同知補用,並賞戴花翎,並開始代朝鮮訓練新建親軍一營。
四月二十六日夜 命趙秉鈞、周學熙、陸徵祥與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簽訂二千五百萬英鎊的善後大借款合同。
和*圖*書月十四日(陰曆八月二十三日) 被任命為湖廣總督,督辦剿撫事宜,鎮壓武昌起義,但未出山。
十一月二十七日(陰曆十月七日) 晤英國駐京公使朱爾典,請其電告駐漢口領事葛福,向民軍提議停戰三日。
六月二十九日 禁止人民抵制日貨,壓制人民愛國運動。
六月六日 在舉國討伐聲中病死。
二月五日 暗囑靳雲鵬攜電稿至前線交段祺瑞,以前敵將領名義拍發,指斥王公敗壞大局,聲言將率將士全體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
二月二日(陰曆一月一日) 獲賞在西苑門內乘坐二人肩輿。
九月七日(陰曆五月十一日) 接待立憲派首領張謇,商談立憲之事。
十一月十八日(陰曆九月二十八日) 奏請皇帝降旨必須內閣署名。
八月七日 下令解散社會黨和一切「煽亂」的政黨。
八月五日、二十日(陰曆七月六日、二十一日) 兩電李鴻章,要求派兵朝鮮,廢黜國王李熙,另立新君。李未允。
十月二十六日(陰曆九月二十五日) 兼充督辦商務大臣,會同辦理並會議各國商約事宜。
十二月十六日(陰曆十一月一日) 至天津小站鎮接練新軍,自任督練官,設立機關,制訂章程,網羅軍官,招募壯丁,改定武軍名新建陸軍。
三月二十二日 被迫發表撤銷帝制令。
一月二十六日 公佈《約法會議組織條例》,召集約法會議。
一九〇四年(光緒三十年)
一九〇一年(光緒二十七年)
十二月十二日 申令接受國民總代表參政院的推戴,承認帝位,籌備登極。
一八七九年(光緒五年)
一八六九年(同治八年)
一月六日(陰曆十二月十五日) 攜眷返河南,後定居彰德北門外洹上村。
四月二十五日(陰曆三月七日) 條陳籌辦「新支政十條」,即慎號令、教官吏、崇實學、增實科、開民智、重遊歷、定使例、辨名實、裕度友、修武備。
十月十八日 提出憲法公佈權應歸總統,企圖將《天壇憲法草案》扼殺。
一八五九年(咸豐九年)
十月三十日(陰曆九月十九日) 設立籌款總局。奏請設局製造銀元。
二月二日 令陸徵祥、曹汝霖與日置益就「二十一條」問題舉行秘密談判。
六月二十九日(陰曆五月二十六日) 因朝鮮形勢險惡,日軍揚言將押其出境,電請回國。
十二月四日(陰曆十月十六日) 清政府成立練兵處,兼任會辦練兵大臣。
四月五日(陰曆二月二十七日) 奏請在京設立仕學院。
五月二十三日 改變地方官制,由省、縣兩級機構變為省、道、縣三級機構。省民政長改稱巡按使,道署道尹,縣設縣知事。
四月五日(陰曆二月二十五日) 以新建陸軍訓練有效,交部優敘。
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
十二月二十三日 率文武官員至天壇祭天。
十月十六日 提出增修《臨時約法》草案,要求擴大總統職權,打擊憲議會議。
十月二十五日 通電攻擊憲法會議和憲法草案,授意各省文武官員起而攻擊。
一月二日(陰曆十二月十一日) 奉旨開缺回籍。
袁氏大家族分家,袁世凱在嗣父名義下分得一份可觀的財產,發起組織麗澤山房和勿欺山房文社。
五月一日 公佈《中華民國約法》。該法賦予袁與皇帝相等的權力。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其專制獨裁。廢除國務院。於大總統府設政事堂,集中政權。
九月至十二月(陰曆八月至十一月) 堅持借款修築蘇杭甬鐵路,壓制江蘇、浙江兩省人民反對讓英國築路的運動。
十二月三十一日 申令改元,以明年為洪憲元年。
八月(陰曆七月) 被委執行前敵營務處事,負責軍需供應,勘探行軍路線。隨吳長慶東渡朝鮮。參加誘捕朝鮮大院君李昰應。
九月十八日(陰曆八月三日) 深夜接見維新派譚嗣同。
嗣父袁保慶死於江寧鹽法道任所;同嗣母牛氏返河南項https://www•hetubook.com•com城。
十二月二十九日 公佈重新修訂的大總統選舉法。該法使其事實上成為終身總統。
三月二十三日(陰曆二月十日) 試行改革司法,成立天津府高等審判分廳、天津縣地方審判廳和鄉讞局四處。
五月(陰曆四月) 在保寧創設警務總局一所、分局五所,並開辦警務學堂。
三月十三日(陰曆二月十五日) 奏請收回開平煤礦礦權,以後又屢次奏請,終因英國阻撓,不果。
十月六日(陰曆八月二十四日) 開設課吏館,令候補正佐各員入館學習。
六月二十一日(陰曆五月十六日) 在保定成立軍政司,負責訓練新軍,自兼督辦。制訂北洋常務軍營制餉章。設立行營將弁學堂。
四月 頒佈《暫行新刑律》。
六月二十二日 發佈尊孔令。
一月十九日 會見英使朱爾典,提出由清廷授其全權組織臨時政府,或臨時政府暫設天津,作為清帝退位後解決全國政權的辦法。遭到清廷和南京臨時政府的反對。
一九一五年
三月十四日(陰曆二月二十四日) 實授山東巡撫。
五月六日 召開秘密軍事會議,確定對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四省作戰的總方略,和進攻的主力部隊。
十一月四日 下令解散同盟會,取消同盟會議員資格,追繳四百三十八名國會議員的證書徽章,迫國會因人數不足不能開會。
七月二十八日(陰曆六月十九日) 奏請選派大臣赴德國、日本考察憲法,並派王公近支赴英國、德國學習政治、兵備。
七月 公佈文官官秩,分為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少士九等。一九一五年一月一日起開始實行。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
十二月八日(陰曆十一月九日) 從盛宣懷手中奪取設在上海的中國輪船招商總局。
十一月十二日 下令追繳隸籍同盟會的各省議會議員證書徽章。
一月十九日(陰曆十二月十日) 兼任參與政務處大臣。
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
五月十日 令李純部第六師移駐武昌,擺好沿江東下進攻江西的態勢。
二月二十八日 解散各省省議會。
十一月十七日(陰曆九月二十七日) 命張錫鑾統兵進攻山西。
一八七三年(同治十二年)
三月二十日晚 同盟會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刺於上海車站,並於三月二十二日因傷重逝世。
六月十六日(陰曆五月九日) 升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
八月初(陰曆七月) 在保定設立農務局和農事試作場一所。設立學校司,領導全省教育。
十一月二十八日(陰曆十月十八日) 以「共保東南疆土,盡心籌畫」,「卓著勳勞」,賞加太子少保銜。
八月十五日(陰曆七月十二日) 將八國聯軍佔領的天津接收過來,此後督署移津。帶三千巡警開進天津,設立南段巡警局和北段巡警局。
九月二十九日 申令嚴禁一切秘密集會結社,十一月九日又予重申。
八月二十日 任命親信趙秉鈞代理國務總理,變責任內閣為總統的附屬機關。
九月上旬(陰曆八月上旬) 通飭道府州縣一律不准私自接受陋規,酌給公費。
五月二十日(陰曆四月十一日) 上摺陳述時局難危,亟宜講求練兵。
三月十一日 公佈《頒爵條例》。
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 與孫中山、黃興會談,籠絡孫、黃。
五月至八月(陰曆四月至七月) 夥同奕劻掀起「丁未政潮」,將軍機大臣瞿鴻禨、郵傳部尚書岑春煊排擠出政界。
十一月二十六日 命令各省嚴懲倡言革命者。
八月十五日 逮捕江西籍國會議員徐秀鈞,後解往江西殺害。
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
六月二十二日 公佈《懲治國賊條例》,企圖轉移人民反對其賣國罪行的鬥爭視線,鎮壓革命人民。
因吳兆友揭發挪用軍餉而心灰意冷,請假回國。至天津謁李鴻章,獲李賞識。
八月二十二日 殺害國會議員伍漢持。
十月 建立模範團,自兼團長。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