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紀曉嵐全傳

作者:公木
紀曉嵐全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十一、謫戍伊犁

十一、謫戍伊犁

既然來到軍隊,他又要真的成為一個軍人,每天操筆之餘,演習武藝,騎射步戰,威武異常。陌生人見之,分明是一位糾糾武夫,誰也不肯相信他竟然是翰林院出身的一介書生。軍中高手雲集,正是他學習的好機會,他勤學苦練,不恥下問,很快就熟悉了各種兵器。他又重新研讀了各家兵書戰策,頗有些高人一頭的見解,成為溫福的得力謀士。使得溫福如虎添翼,屢建戰功,很快得到了升遷,後來官至大學士之職,對紀曉嵐感愛至深。紀曉嵐也是受益匪淺,成了文武全才,因而,後來乾隆讓他擔任兵部尚書和武科會試主考官,這是後話。
一次,紀曉嵐跟隨巴彥弼到軍台巡視,巴彥弼看到紀曉嵐那細緻認真的態度,心裡十分高興。心想:怪不得皇上那麼寵愛他。巴彥弼便把這裡的事交給紀曉嵐代行辦理,讓他留在軍台,自己回到城裡去了。
去水添心便為情。
汝佶二十五歲時,就是紀曉嵐離家的第二年,在泰安患病亡故。
何當快飲黃羊血,一上天山雪打圍。
但也像紀曉嵐怕人求詩一樣,最怕別人向他求字。
這天求籤回來,正逢紀曉嵐的門生邱二岡來紀家探視,便由他代為解釋所求之簽,只見簽上寫道:
除描述屯田墾荒,詩人還記寫了烏魯木齊的許多動植物與礦藏。其中動物有狗、黃羊、駱駝、狼、熊、豹、野豬、野驢等;植物有稻、麥、青稞、胡麻、薄荷、阿魏、瑪努香等;礦藏有金、鐵、煤、硝、雲母等。真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有,讓人目不暇接。
再說,胡亂寫來,有損自己的聲譽,認真為之,又難免不流露出自己的心跡,如果有人想落井下石,豈不正是授人以權柄。於是更加小心,凡有求詩者,全部婉言謝絕,並將原來的所作詩稿付之一炬。
——說到這裡,他眉頭皺了起來,似在思索。在座的人都全神貫注地等待著。他掃望一下眾人,接著解釋道:「實在想不出高明的句子。姑且湊合兩句吧!」隨後接著吟道:
莊稼成熟時,野豬又跑來為害。這種野獸|性情兇猛,且「巨豬其大如牛」。為了確保豐收,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還要晚上爬起來,冒著生命危險,去驅逐野豬,在眾多的屯田大軍中,不但有男人,還有為數不少的婦女,詩人唱道:藍帳青裙烏角簪,半操北語半南音。秋來多少流人婦,僑住城南小巷深。
東歸的車馬,晝夜兼程,紀曉嵐思緒萬千,他感念皇恩浩蕩,恩赦還京。他哀歎人生如夢,捉摸不定,他祝願此生已經歷盡磨難,否極泰來。長時間的思索使他樹立了自己的人生信條和處世的原則,成為一生中又一個重要轉折點。
空山明月忍饑行,冰雪崎嶇百廿程;
有寧夏布商,何某,年少美姿,資累千金,亦不太吝嗇,卻不喜歡做狎妓之遊,只是養了十餘頭母豬,飼養得很肥,洗涮得起毛很乾淨。「日閉門而沓淫之」,豬也相摩相倚,如暱其雄,役隸常偷偷地窺視,何某卻沒有發覺。忽然一天,友乘醉酒時與之戲話,何某愧而投井死,要不是迪化廳同知木金泰親自審理了此案,紀曉嵐也是不會相信的,其詩記曰:石破天驚事有無,後來好色勝登徒;何郎甘為風情死,才信劉郎愛媚豬。
蕉鹿何須問是非?
一窩一窩又一窩,十窩八窩千百窩。
「對了。」董某接著說,「『夕』字如『卯』字的偏旁,也正好符合。」紀曉嵐雖不太相信,但心想如今有和珅死死盯著,這次恐怕是難得寬赦了,要是硬著頭皮不招,一旦案情被查明,那將是死罪一條!我不如見風使舵,或許能從輕發落,至多遭受貶戍之罪。


夢中馳去夢中回。
一天,有人拉上紀曉嵐同去看那廟裡的「仙筆」,紀曉嵐一眼認出是楊逢元的字,寫的是自己贈給毛功加的詩。看到人們奉若神明的樣子,忍不住想笑,但一想若是洩露「天機」,那將會給自己招來許多麻煩。故而,任期別人如何頌揚,他只是一言不發。
當時,《聊齋誌異》尚未刊行,汝佶看到的也是抄本,愛不釋手,便不分晝夜地抄錄起來,並試著模仿著寫起此類借談狐說鬼、誌人誌怪來表達人生理想的作起來。
思來想去,紀曉嵐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拿了一撮食鹽、一撮茶葉,裝進一個空信封裡,用漿糊把口封好,裡外沒有寫一個字,打發人連夜送到盧見曾家中。

正由於西北各族人民用勤勞的雙手開發邊疆、建設邊疆、烏魯木齊才又呈現一派「萬家煙火暖雲蒸,銷盡天山太古冰」的熱氣騰騰的景象。
食盡皇家無限粟,鳳凰何少雀何多?
溫福安排他掌管案牘文書,可以少受征戰之苦,這項工作對於紀曉嵐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從容自如,但他一絲不苟,從不草率行事,由於他豁達、詼諧、坦率、沒有架子,很快地受到上下人等的讚佩。

那次,他的同年楊逢元到烏魯木齊來看望他,兩人談起題贈之事,頗有同感。楊逢元的字寫得非常好,是個書法家。
「好詩,好詩。」溫將軍連連稱道,「不過未免太悲涼了,有負眼前這無邊的『秀野』。」此後不久,溫福接旨回京,紀曉嵐又到新任烏魯木齊辦事大臣巴彥弼幕下充職。巴彥弼早慕紀曉嵐的才名,現在見他果然才學出眾,處事練達,敬慕倍加,遂對他十分體恤,使得紀曉嵐成了一位特殊身份的僚屬。這期間公務繁忙,常常是通宵達旦,倒使紀曉嵐減少了許多思鄉之苦。
然而這豐收成果來之不易。西北地廣人稀,多採取輪作方法,以息地力,當地播種比較粗放,與內地迥異。「布種時以手撒之,疏密無定則,南播北耩皆所不知也。」春播的情形是:十里春疇雪作泥,不須分隴不須畦。珠璣信手紛紛落,一樣新秧出水平。
三十四屯如繡錯,何勞轉粟上青天!
「啊?哈哈哈……」眾人聽了都忍不住笑起來。
這樣一來,憂慮過度,加上一天到晚的辛勞,終於積勞成疾,病倒在床榻之上。辛卯年過後,聞訊朝廷已下詔,赦免紀曉嵐的罪過,郭姬的病情才始見好轉,但不久病情又劇,她唯恐等不到丈夫的歸來了,於是就到關帝廟拜佛求籤。
乾隆接著說:「紀昀,你才學過人,忠心事朕。朕對你也垂愛已久。這次據報,是你洩的密,有無此事?你如實奏來。」
「嗯,站起來回話。」乾隆皇帝清臞的面孔上,掛了一副冷峻的神情。他捋了和*圖*書捋稀疏的鬍鬚,慢吞吞地說:「你的兒女親家盧見曾,虧空公帑,按律應予籍沒,你可知道?」
本來紀曉嵐的長子紀汝佶已鄉試中舉,且年已二十三、四歲,應該由他代父料理家中的一切,但自父親離家以後,厭惡人世間的一切,更加對科舉失去了原來的興趣。於是在詩社中與一幫詩友才士交遊,迷上了公安、竟陵兩派詩作。朱子穎進京探望時,聽馬夫人介紹了汝佶的情況,便提出帶他去山東。馬夫人知道朱子穎是紀曉嵐的得意門生,又對紀家關懷備至,便同意汝佶跟朱子穎去了他的住所泰安府。
噩耗傳至京城,馬夫人和郭姨太都昏厥過去,汝佶雖非郭姨太所生,但他是紀家的長子,郭氏也是十分疼愛。同時,他又是在紀曉嵐離家之後走上黃泉路的,郭氏更加難以推卸自己的責任,心想假如他父親在家,他怎麼會那樣消沉頹唐,以致誤上歧路、亡身異地呢?她認為自己是個罪人,要不是她生的女兒出事,紀家怎麼會有這樣的災難呢?
尤為可貴的是,紀曉嵐以飽滿的激|情,謳歌了西北各族人民開發建設邊疆的壯舉。在他的筆下,記寫了許多勞動場面,並對許多勞動人民中的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表示由衷的讚賞。例如:「茹家法醋沁牙酸,滴滴清香瀉玉盤。」說的是茹黑虎善釀醋;「攜得江南風味到,夏家新釀洞庭春。」稱讚貴州人夏髯長於造酒;「倘教全向雕欄種,肯減揚州金帶圃」,講的是黃寶田善養花,將野生芍藥移到家中栽培;「攜得洋鐘才似栗,也能檢點九層輪」,稱道方正精於修錶。此外還歌詠了許多能歌善舞、富於說書演戲本領的藝人。這眾多的勞動群眾,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文化知識,由內地傳入西域,為繁榮祖國邊疆的經濟與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有水為溪,無水也為奚,
「微臣知道。」紀曉嵐答道。
姨太郭彩符,是一個貧寒人家的女兒,其父是山西大同人,流寓在天津,其母生她時,夢見過端午節有賣彩符的,買了一枝,回到家中,於是便以「彩符」為新生的女兒取名,以示吉祥得福。

盧見曾頗負才名,早在康熙年間就中了進士,到乾隆時,已是一位很有影響的文壇耆老,刻有《雅雨堂》叢書,著有《金石三例》、《出塞集》等一批頗有影響的著作。更使他贏得眾望的是愛才好客的性格,喜歡結交天下名士。無論到哪裡為官,他那裡都是名流雲集,有不少人長期在他家中寄住,閒來談文論詩,切磋學部。每逢客來,盧見曾都設宴款待,饋贈豐厚,對家境貧寒的文人,他更是慷慨好義,解囊相助。
在當時,科學的發展尚處在較低的水平,有很多自然現象很難做出正確的解釋,一些似是而非的封建迷信的解釋倒具有權威的力量,禁錮了中國人的思想,紀曉嵐是位融通古今的學者,雖然讀了許多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著述,但由於他的奇遇,有時倒寧願相信有神論了。從他後來的著述來看,說他是一位泛神論者,倒更為合適了。但他由於歷史的局限,沒能跳出迷信的窠臼。
乾隆雖然十分賞識紀曉嵐的文才,但經不住和珅及其死黨的三番五次的參奏,加上皇上自己本來就十分納悶,盧雅雨是怎麼知道的?便要親自查問紀曉嵐,弄清其中原委。
「可是奉旨到盧家查抄的人,發現他已家無長物,資財已轉移到別處去了。挪用的公帑,也在查抄的前夜如數補上,朕看在你的面上,格外開恩,從輕治罪。」
夜深奴子酣睡後,為守東行數輛車。
毛功加對詩雖有一定功底,但與紀曉嵐比較相差甚遠,如今得到這首詩後,高興異常,逢人便講紀曉嵐的詩寫得如何如何地好,這下倒給紀曉嵐添了許多麻煩,請求題贈者蜂擁而至。本來紀曉嵐到新疆後很少作詩,尤其是怕為別人題寫贈詩。這次一時興起,題寫兩首,後悔自己不能自持初衷。因為他現在的身份不比從前,這次是帶罪充軍,豈敢任意為文?
溫福說道:「真是想不到,你頭上的頂子都沒了,還是這樣無拘無束,真乃天下奇人!」紀曉嵐說道:「不才食朝廷俸祿,蒙聖上恩寵,本當以身許國,不徇私情,既然已坐洩漏查鹽之案,又蒙聖上免死之恩,當思全力報效,決不重蹈覆轍。今日離家萬里,得見溫大將軍,這也乃不幸之中的大幸!願在帳下效力,紀昀冒死不辭。」溫福想到,莫非他看出我有留他的心意來?帳下能有紀曉嵐這樣的謀士,這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只可惜,紀曉嵐是戴罪充軍,無力加委,待日後立功,定當稟奏朝廷,使其早日獲釋。
伊犁雪消水漲,城門為之不開。於是,他登上北岡頂關廟樓,俯視全城,遂寫道:山圍草木翠煙平,迢遞新城接舊城;行到叢祠歌舞處,綠氈毹上看棋枰。

在親友的幫助下,紀曉嵐將家眷安頓好,將在中秋過後,隻身出塞服罪。這段日子裡,一家人愁眉苦臉,不勝悲哀。此去關山萬里,何日才得起安歸來,實在難以預料,許多人就此一去不返,埋骨異域了。人生世事變化無常,紀曉嵐慨歎不已,不斷想起董某為他拆字時說過的話,他是多麼希望能夠全部應驗啊!他有些相信命運了。他想:「冥冥之中,造物主對萬事萬物已做好了安排,誰也逃脫不了啊!」但同時他又疑惑不解,若說董某的話已經初步應驗,那自己的話不也是同樣能夠應驗嗎?他想起春天曾經替人題畫的事情來。
話說和珅暗恨紀曉嵐,必欲將紀置之死地,挖空心思地尋找機會。有幾次,和珅無中生有,羅織罪名,在皇上面前奏本,誣告紀曉嵐。乾隆雖然喜愛紀曉嵐的才學,但他在皇上心中的份量,是無論如何比不上和珅的。和珅善於察言觀色,再加上他情詞懇切,在皇上面前將假話說得比真話還真。
繡幃重結鴛鴦帶,葉落霜彫寒色侵。
「聖上明鑒,臣實未曾有一字洩密。」紀曉嵐臉上帶著微笑,但十分謹慎地為自己辯解。
其二
白天睡醒覺後,閒著無事,就翻軍中所做的生活札記,回味著這三年的經歷。常常是心潮激盪,不能自已。於是拾取生活經歷的片斷做為詩的素材,每天寫上幾首,甚至十幾首,一路上共寫成一百六十餘首,結集為《烏魯木齊雜詩》。
皇上雖然知道他二人有些嫌隙,但耐不住和珅的再三蠱惑,便派出人員,秘密追查紀曉嵐的違法失禮行為。但是查來查去,紀曉嵐除了愛開玩笑、愛戲弄人以外,行為方正,根本找不到違法失職、有違官箴的毛病,皇上不得不駁回和珅的奏劾,紀曉嵐也就平安無事。
紀曉嵐雖然心裡也很難過,但他為了安撫家人的心,https://m•hetubook•com•com卻哈哈地笑道:「你這話說錯了,我雖然吃了官司,卻無性命之憂,可是救了盧親家一家人。如不是這樣他們一家男的殺了,女的被官賣為奴,那時我們比這還要難過呢。」停了一下,又說:「況且古人有云:讀書萬卷,行路萬里。我萬卷書是讀了,可萬里路還沒走。前幾年去了一趟福建,長了不少知識。可是還不夠一萬里,再去一趟新疆,就夠一萬里了。那才好呢,你們應當為我慶賀才對。來來來,乾杯!哈哈哈哈……」由於紀曉嵐的巧言勸說,家人聽著也覺得有理,那心情也就輕鬆多了。
「謝萬歲爺隆恩!」紀曉嵐跪下磕頭。
不想與紀曉嵐見面後,紀曉嵐雖被革去官職,摘去頂戴花翎,但一幅學士打扮更顯得風流倜儻,談話間神采飛揚,儼然脫俗離塵,對自己的身世遭遇全然不去在意。
喜鵲簷前報好音,知君千里有歸心。
郭彩符先後生了幾個兒子,但都夭折了,唯獨女兒紀韻華長大成人,她把女兒視若掌上明珠。
果然這鹽引一項,歷任鹽政、運使大膽染指,乾隆氣得直拍桌子。六月諭旨給軍機大臣等:「據彰寶等奏,查辦兩淮歷年提引一案,歷任鹽政等均有營私侵蝕情弊,實出情理之外,已降旨將普福、高恆革職,運使趙之璧暫行解任,並傳諭富尼漢傳旨,將原任運使盧見曾革去職銜,派員解赴揚州,並案質傳訊矣……該撫等仍將本案嚴查,確訊詳悉,據實具奏,並將此傳諭尤拔世知之。」早在發案之初,和珅即得知此案牽連著盧見曾,心中暗自得意。因為盧見曾與紀曉嵐是親戚,拿了盧見曾,少不了要株連到紀曉嵐。並且他想,這樁案子,雖然是秘密偵訊,但紀曉嵐在宮中當值,不可能得不到消息,他一旦聽到風聲,哪裡會袖手旁觀,一定想法通風報信,讓盧見曾早做準備,我正可借機抓住他的手腕,好在皇上面前奏劾他洩露機密,叫他也嘗嘗我和某人的厲害!和珅便暗中派人,監視著紀曉嵐一家人的動靜。
人生事事無痕過,
汝佶到了泰安,起初尚讓人滿意。等到後來,他從友人那裡見到了《聊齋志異》的抄本,一下子就被其深刻的思想內容,高超的藝術手法和動人的故事情節迷住了,《聊齋誌異》重要的主題之一,是暴露封建政治的黑暗,譴責貪官暴吏、土豪劣紳壓迫勞苦百姓的罪行。尤其震撼汝佶心靈的是那些諷刺科舉制度的作品,使他完全喪失了科舉入仕的興趣。

紀曉嵐哪裡知道,和珅早就派出爪牙,暗暗地監視著他的一切活動,知道他曾派人到過盧府。在查抄盧府時,和珅的爪牙發現了紀曉嵐曾用過的空白信封。和珅沒能抓到其他證據,但又不肯善罷干休,白白地放過這個難逢的機會,便接二連三地到宮中,向乾隆狀告紀曉嵐洩露查鹽機密。

——中秋節來臨,正是萬家團圓歡聚的喜慶之日,紀府的上下人等卻無一人能露出笑容,個個臉上籠罩著一層貧苦之情。
中秋節剛過。紀曉嵐與家人灑淚而別,正是:「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以他的待罪之身,束裝起行了。一路西行,荒山大漠,莽原叢嶺。紀曉嵐在差役的押解下,風餐露宿,備極艱辛,心中苦悶難熬,不斷地思念家中的妻子兒女,悵惋世事無常,人生艱難。不過,一路風景倒給了他幾分享受。西出玉門,飽覽了「衰草連天」和「大漠孤煙直」的塞外荒涼景象,覺得古人的描繪和自己以前的想像,終究不如眼前展現的真切豐富,更深切地體會到「醉臥沙場君莫笑」的淒愴悲壯的心態。
紀曉嵐《雜詩》,真實地記述了屯田墾荒的場景。西域屯田,由來久遠。自漢武帝初通西域,即置校尉,「屯田渠屯犁」。屯田是西漢王朝的一大壯舉,為鞏固邊防,開發邊疆,發展農業生產,減輕國家負擔,開闢了一條途徑。乾隆朝絓定准噶爾部落貴族集團分裂祖國的武裝叛亂,當時烏魯木齊一帶人口銳減,農業落後,產糧不多。新疆駐軍的軍糧都從甘肅的肅州(今酒泉、高台二縣)等處千里運輸,開支甚大,為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矛盾,清政府決定起用歷史上屯田的傳統,廣為屯種「以給軍糧」。不久,一場大規模的屯田迅速展開,很快遍及天山南北。紀曉嵐充軍時,烏魯木齊已成為屯田中心,所轄已有三十四屯,屯卒五千七百多人,千頃良田已開墾,莊稼長勢喜人,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詩人寫道:
和珅心裡清楚是在罵自己,但在這樣的場合又不好爭辯,尷尬異常,後悔不該自討沒趣。
「以『名』字的形狀而論,和『君』字差不多,和『召』字也差不多,將來必能賜還的。」董某說道。
馬夫人患病以後,郭姨太像當年侍奉老爺那樣照顧夫人,親自烹食煎藥,一勺一勺地給夫人喂下去,整夜守在馬夫人的床頭,使夫人感激不已,兩個人親如姐妹。同時,郭姨太也表現了治家理財的才幹,馬夫人臥病期間,她把全家的大小事體處理得井井有條。
其一
「好詩,好詩!」說話的是一位鬍鬚灰白的老將軍,他笑著走進屋來。紀曉嵐一看認識,這人叫毛功加,也是一員副將。毛功加少時胸懷壯志,投筆從戎,在軍中屢建戰功,無奈不受上鋒賞識,多年得不到升遷,現在已年邁花甲,早已失去了青年時代的凌雲壯志,整日裡與酒為友,把盞狂飲,醉後倒地便睡,常與紀曉嵐述其經歷,兩人頗為投契,常有往來。這時,毛功加拱手說道:「既然老弟詩興大發,老朽也向你求詩一首,梁將軍你看如何?」梁將軍得到紀曉嵐的贈詩,已是十分高興,趕忙附和說道:「我們常年征戰沙場,疲憊不堪,沒有心思吟詩作賦。紀大人詩風剛健,沉雄古樸,與唐代岑參、高適等邊塞詩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我們一介武夫看來,你這一詩也能抵千軍,紀大人不要推辭。」紀曉嵐見毛、梁二人一唱一和,不好再推辭,便拿起筆來,揮毫而就。毛功加看了,見這詩寫得十分貼切,頓時心中洋溢出豪邁的情懷。此詩寫的是:雄心老去漸頹唐,醉臥將軍古戰場,半夜醒來吹鐵笛,滿天明月滿林霜。
有水為清,無水也為青,
紀曉嵐聽了,一聲苦笑。心想:和珅實在太不是東西。這分明是落井下石,對我進行奚落、挖苦。他看我讓步,便得寸進尺,真是不知好歹。紀曉嵐終於忍耐不住了,但是他仍滿臉帶笑說道:「和大人,鄙人酒量欠佳,一向不敢飲酒。今日為我餞行,感激至深。不覺多飲幾杯,已是神智昏迷。既蒙和大人見愛,我只好獻醜了。」說完,他揚起頭來吟道:
在前往新疆的路上,雖然辛苦,但由於紀曉嵐家中m.hetubook.com.com有錢,在臨走之時,多帶點黃金,少帶白銀。一路之上,不斷買些酒肉,請那解差。又不時給他們買件衣服,買雙鞋子,打發得那兩個解差高高興興,不但不來恐嚇、刁難紀曉嵐,反而給他拿了行李,使紀曉嵐輕鬆了許多。他們一路之上,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頂風冒雨,走了幾個月。


在五年前,他已七十多歲,就致仕歸里,回到了山東德州老家。五年過去了,原以為不會有風險了,哪裡想到今朝事發,將要抄家奪爵呢?
盧雅雨接到信封之後,先是驚愕不解,將裡面的東西倒在几案上,看了又看,揣測良久,終於明白其中的用意:「鹽案虧空查(茶)封!」於是,盧雅雨急忙補齊借用的公款,並將賸餘的資財,安頓到別處去,一切準備停當,查抄的人姍姍來遲,已經是半月之後了。
也是事有湊巧,這天散朝之後,文武百官紛紛退朝,這時恰好有無數的麻雀,飛來飛去,吱喳亂叫。有位大臣知道紀曉嵐能詩,便道:「紀學士何不吟一首麻雀詩。」眾官也一起起哄,恰好這時和珅出來,也湊熱鬧。紀曉嵐一時衝動,心想我何不借機罵他幾句?於是說道:「既然眾位大人抬愛,如此相請,紀某不才,只好獻醜了。」於是吟道:
他覺得人生果真是由於神的主宰,一切早已做了安排,即使本人再有力量,也只是神的賜予,神的支配,本人是無法改變的,於是他幾乎成為神的忠實信徒了。
第二天,梁將軍起床以後,感到屁股隱隱酸痛,怔怔地想了想,對紀曉嵐說道:「紀大人,你說這事怪不怪,昨天夜裡,我夢見您派我送朝中的文書,我惟恐耽誤了,不斷地抽打馬匹,那馬狂奔如飛。——」說著他摸摸屁股,「到了這會兒,這股肉尚有痛楚之感,真是個怪事!」紀曉嵐哈哈哈一笑,告訴他昨夜的經過,梁將軍不好意思地說:「昨夜之事,如夢如幻,這軍中的生活,把人搞得疲憊不堪啊!」聽了梁將軍的話,紀曉嵐為自己的身世遭遇憾慨起來,歎息著說道:「哎,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夢啊!我這裡倒有一首詩相贈。」接著,便吟道:
紀曉嵐見此,以詩記曰:
和珅未達目的,怒氣難出,而紀曉嵐也因自己用智使盧雅雨渡過了難關,從心裡不服氣和珅。
「『口』字是四字的外圍,」董某一面用手指頭劃著,一面說:「嗯,裡面又缺了兩筆,很可能是不足四年吧!……」董某的話還沒有說完,紀曉嵐又插了一句:「今年是戊子,再過三年,是辛卯。」
溫福對紀曉嵐關懷備至,噓寒問暖,使紀曉嵐感激至深。
鞦韆春麥隴相連,綠到晶河路幾千。
第二天,乾隆詔見紀曉嵐問話。
雖然他的詩作多做於東歸途中,但在西域時期,他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隨手作了一些邊疆生活見聞的筆記,較為雜亂,後來有一部分整理在《閱微草堂筆記》一書當中。從這些作品看,紀曉嵐對清朝曾鎮壓少數民族反抗戰爭的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請看他對「昌吉之亂」的記載:「戊子昌吉之亂,先未有萌也。屯官以八月十五日夜犒諸流人,置酒山坡,男女雜坐。屯官醉後,逼諸流婦使唱歌,遂頃刻激變,戕殺屯官,劫軍裝庫,據其城……」乾隆一朝,雖然政治上還算較為清明,但文字獄也時有興起,一些文人噤若寒蟬,不敢輕易為文。如此看來,紀曉嵐在這裡直言不諱地記載「昌吉之亂」的起因,倒是頗有膽量的。
在他高興之餘,想起董某的預言。又感到十分驚奇——董某的預言全部應驗了。事情的發展果然如他所說的,尚不足四年啊!他又想起那首《番騎射獵圖》的題詩和那幅《秋林覓句圖》的圖畫,都是事前皆有預兆,事情的發展竟如此巧合!
紀曉嵐在西城養了一隻黑犬,名叫「四兒」,東歸時揮之不去,戀戀隨行,一路上看守行囊甚嚴,如不是主人到跟前,雖然是童僕也不能動一件物品。紀曉嵐一行十餘人,共有板車四輛,行到七達嶺,日已曛黑,半在嶺南,半在嶺北。黑犬「四兒」就自動地獨臥嶺巔,左右看護兩邊車輛、物品,一夜未曾稍懈。「四兒」一直追隨紀曉嵐進京,後來被人毒死,紀曉嵐念其忠心耿耿,甚為哀悼,鄭重埋葬「四兒」屍體,做了一個墳墓,並在墓前立碑,題為:「義犬四兒之墓」。有詩二首題道:
三月初,路上的冰雪開始融化,泥濘難行,紀曉嵐一行,只好夜行曉宿,星夜兼程。
紀曉嵐到達烏魯木齊時,大將軍溫福還在烏魯木齊都統任上。他倆在京城時就有過結交,彼此敬重,情誼深厚。溫福聞報押解犯官紀曉嵐來充軍,感到十分意外,趕忙派副將把紀曉嵐接到都統府,除及時批了收文,打發兩個解差走了之外,並設宴壓驚。
去水添鳥便為雞。
晚上,紀曉嵐與一位姓梁的副將同住一屋。兩人談到夜深,梁將軍和衣睡下,紀曉嵐取出隨身攜帶的書卷,在燈下閱讀起來,約在三更時分,侍從進來報告,有份緊急文書需要立刻傳遞。紀曉嵐見梁將軍尚在酣睡,不忍叫醒他,便喚軍卒去送。誰知軍卒都已被差遣出去了,身邊的幾個侍從又都不熟悉路途,只好將梁將軍推醒。
這時紀曉嵐自動摘下頂戴,跪在地上奏道:「皇上嚴於法,合乎天理之大公;臣惓惓私情,猶蹈人倫之陋習。臣請聖上發落!」紀曉嵐的話雖然不多,但講得十分得體,乾隆聽了臉上浮現了笑容。皇上念紀曉嵐才華難得,又在內廷走動多年,不忍加戮於他,思來想去,乾隆心中的火氣已經消了下去,便在案卷上批下幾個小字:「紀昀從輕謫戍烏魯木齊。」紀曉嵐作為一名罪人將發配到新疆,在那裡經受歲月的洗禮。同是遠行,這次到那邊塞地方,與他督學福建時情景卻全然不同了。紀曉嵐與家人見面,才得知七十八歲的盧見曾,已經死在獄中,與此案有牽連的,共有一百多人獲罪。被處斬的即有二十多人。
「您能測出在哪一年嗎?」紀曉嵐急切地問道。
和珅的報復陰謀不能得逞,他哪裡會善罷干休?終日裡耿耿於懷,暗地裡派人窺視紀曉嵐的行蹤,佈下了羅網,只等他稍有不慎,犯下過失,即可收綱拉網,逮住不放,以報頗多次戲弄和敲竹槓之仇。終於,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天,和珅找到了報復的機會。
紀曉嵐在西域三年,一來忙於軍務,二來為杜絕請託,做詩很少,他在晚年寫成的《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中寫道:「余從軍西域時,草奏草檄,目不暇給,遂不復吟詠,或得一聯一句,境過輒忘,《烏魯木齊雜詩》一百六十首,皆歸途追憶而成,非當時作也。」紀曉嵐的這些詩作,為清代詩壇帶來了新鮮平息,而且今天看來,也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其中有些較為特殊的紀事詩,記載了西地的風物人情,其功力深厚,非他人可及。試看其中幾首。
乾隆一面聽,一面頻https://www•hetubook•com•com頻點頭。
落魄鳳凰不如雞。
一笑揮鞭馬似飛,
這年春天,尤拔世當了兩淮鹽政。到任後風聞鹽商積弊,也想趁機撈一把,但他居奇索賄不遂,氣惱之下向朝廷奏報:「上年普福奏請預提戊子鹽引,仍令交銀三兩,以備公用,共繳貯運銀二十七萬八千有奇。普福任內,所辦玉器古玩等項,共動支過銀八萬五千餘兩,其餘現存十九萬餘兩,請交內府查收。」尤拔世這一本奏得很巧妙!乾隆看了大吃一驚:兩淮鹽引一項,已有二十多年沒人奏報了,皇上也早已經把它忘在了腦袋後頭。檢查戶部檔案,亦沒有造表派用的文冊,自乾隆十一年提引後,二十二年了,銀數已超過千萬,其中說不清會有多少矇混侵蝕的情弊。乾隆越琢磨越有氣,密派江蘇巡撫彰寶會同尤拔世詳悉清查。兩淮鹽引案就這樣悄悄地拉開了序幕,這是乾隆一朝著名的大案之一,其株連之眾,外有總督、巡撫、鹽政、運使,內有侍郎、學士等,也為歷史上所罕見。
「微臣紀昀,叩見皇上。」
紀曉嵐對親家的家底,也是知道的很清楚的,當他得知朝廷要查辦兩淮鹽引一案的消息時,再也坐不安穩了。一旦盧家出事,紀家也跑不了,必然要株連進去。紀曉嵐心裡著急,但更主要的是害怕,袖手旁觀不行,通風報信吧,又恐怕被人發覺,那就罪過更大了。

紀曉嵐很快就被軟禁起來。
人們見和珅到來,為了免去禍害,對送行之事隻字不題,只是談東扯西。倒是和珅按捺不住,他要紀曉嵐走的不痛快,也不顧自己已大煞風景,恬不知恥地提意席間行令,說什麼要再次領略一番紀學士出口成章的風采。
這首詩他題過就忘了。如今事隔半年,自己當真要謫戍新疆,「一上天山雪打圍」了。
梁將軍睡眼惺忪地接到文書,策馬疾馳而去。時間不長,梁將軍回來,說大約行了十餘里,遇到台兵,將文書交給台兵送走了,說完倒頭又睡下了。
野獸得勢皆似虎,
不看僧面看佛面,
「鹽引」是怎麼回事?「鹽引」本是官府准許商人運銷鹽的憑證。宋代以後,歷代官府准許商人憑「引」運銷鹽、茶,稱作引法。宋徽宗時,鹽鈔法敗壞,宰相蔡京為維持官府專利以搜刮財富,於政和三年改行引法,限定運銷區域、運銷重量和鹽價,編立引目號簿,每引一號,前後兩券,後券稱引紙,商人繳納包括稅款在內的鹽價領引,憑引支鹽運銷。到清朝,產鹽省份專設鹽政、運使等官辦理鹽政事務,發引時收繳的手續費,也稱作鹽引,每引鹽二百斤,提引銀三兩,這鹽引一項不是個小數目,兩淮鹽政每年至少要收繳二十多萬兩,多時達五十餘萬兩。

和珅本以為,這次能將紀曉嵐的腦袋砍下來,置之於死地。沒想到他竟然能死裡逃生。和珅雖然不十分滿意,但這次報復得手,也打掉了心中鬱結的塊壘。又聽說紀曉嵐在朋友為他餞別的酒宴上,仍一如既往地談笑風生,樂觀曠達,若無其事。和珅怎麼也不能相信。在一位朝中大臣設宴為紀曉嵐餞別時,他竟不請自到,要看看紀曉嵐是何等的落魄失魂。
烏魯木齊有很多狹斜的小樓深巷,自譙鼓初鳴至寺鐘欲動,總是燈火熒熒,冶蕩之人在這裡為所欲為,官府不禁,也不能禁。
《烏魯木齊雜詩》記錄的全是邊塞風情,和他的親身經歷,「追述風土,兼懷舊遊」,抒發了他的思想情懷,詩風清麗,意韻悠長。這些詩全是七言絕句,每題一敘,詩後必附說明,詩與說明組成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在取材上,凡烏魯木齊的山川河流、花鳥蟲魚、風土人情,以及各族人民屯田墾荒,盡上筆端,從而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西北邊陲的風物圖畫。全詩體現了詩人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被後人稱為清代邊塞詩的代表作。
紀曉嵐說過為毛功加曾題一詩後,楊逢元看了,深感佩服,覺得此詩意境幽深,確實是上乘佳品,十分喜歡。後來,他遊城北關帝廟時,一時興起,將這首詩題在了關帝廟的樓壁上,未署明何人題寫。
我已無官何所戀,可憐汝也太癡生。
且說紀曉嵐離家以後,紀府就像塌下半邊天,雖然有友人和門人接濟,但削去了俸祿,生活日漸拮据,入不敷出,多虧馬夫人十分精明,治家有法,樣樣節儉,尚能維持家用。但丈夫服罪在外,一家大小失去了往日的歡樂。馬夫人憂悉勞累,終於積勞成疾,生了一場大病,病癒後身體更加削瘦了,精神也大不如以前。馬夫人看到自己力不從心,就將家中之事,交給郭姨太料理。
正在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的時候,郭彩符來到紀曉嵐書房,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求老爺無論如何也要想個法子,救救女兒全家。郭夫人只生了這一個女兒,她把自己晚年的幸福全部寄託在女兒身上,假如女兒家出了事,那她和女兒的一生就全完了。

從宋朝時候起,對充軍發配的人,當地地方官是很有權力的。可以找個借口,把你殺了;也可以任意分配給苦役;也可以分配給輕鬆活計,並能以軍功保你為官。所以溫福對紀曉嵐,既可視為階下囚,也可待以上賓之禮。
白草黏天野獸肥,彎弧愛爾馬如飛;
那幅畫畫的是《番騎射獵圖》,塞外秋日圍獵的景象,躍然紙上,看了讓人心胸開闊、豪情滿懷。於是欣然答應朋友的請求,便在畫上題下了一首七言絕句:
築城掘土土深深,
郭姨太接受為一府主事之後,更加勤懇地操勞,對夫人恭敬有加,對下人恩威並施,極力維持著一家的安寧。

郭彩符十三歲,開始給紀曉嵐當侍妾,勤懇恭儉,十分賢慧,深得紀曉嵐眷愛,馬夫人對她也相當滿意。



當時,人們都知道,紀曉嵐的詩做得好,但書法比不上楊逢元;楊逢元字寫得好,但詩卻作得只是平平常常。所以竟沒有人猜測到他倆頭上去。於是「仙筆」之事越傳越神,人們都信以為真,直到辛卯年紀曉嵐離開烏魯木齊還京時,他才當眾把這件事說出來,眾人都爽然若失,誰也沒想到頂禮膜拜的「神仙」竟然是他們二位。
董某沉吟了一會說:「此字下為一『口』,上為『外』字的偏旁,公遠戍的地方,可能是口外了,而日夕為西,必是西域。」紀曉嵐將信將疑地問:「如果真是如此,那將來我還能回來嗎?」
郭氏已服侍紀曉嵐二十多年,深得丈夫的寵愛。她的話是很起作用的。紀曉嵐看出若不答應她,她便會跪在地上不起來,於是就答應她一定想個辦法,叫她先回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己屋去,留下他一個人好好地琢磨琢磨。
「自來邊疆,忙於習武,倒很少做詩了,既蒙溫公見愛,不才就獻拙了。」紀曉嵐接著吟道:霜葉微黃石骨青,孤吟自怪太零丁,誰知早作西行讖,老木寒雲秀野亭。
在座的人默然無語,和珅卻得意洋洋地吟道:
不看你情看我情。

這次老爺獲罪,是因女兒紀韻華的公公爺引起的,所以郭姨太更感到老爺對自己和女兒的感情,絲毫不在結髮夫人馬氏之下。正因如此,老爺發配邊疆歷盡人生磨難,全家人也跟著吃苦受罪,郭姨太更感到負疚更深,想竭盡自己的力量幫助馬夫人將家治理好。
昌吉築城,掘土五尺餘深時,挖到一隻紅緞面繡花女弓鞋,製作精細,尚未全朽,埋入土中五尺多深,算來最少亦越數十年。額魯之女子不纏足,何以此鞋卻是弓彎樣,僅三寸許?蕃漢之間交往於茲可見。後傳說此女屍飛到空中成精,昌吉大亂,卒遭兵敗。
歸路無煩汝寄書,風餐露宿且隨余;
邱二岡看後說道:「看簽上之意,先生在秋冬之際就可歸來啦!」郭姨太聽了,立刻由憂轉喜,但聽邱二岡繼續說道:「見則定然能見,但看這最末一句,卻不是吉祥之語啊!」郭氏的臉上已淌下熱淚,說道:「只要能親眼見到老爺平安地回來,我就是命歸黃泉,也心滿意足了。」辛卯年二月,烏魯木齊傳來了發自京城的八百里詔書,命紀曉嵐接旨後即刻東歸。紀曉嵐正在渴念親人之際一下子接到這從天而降的喜訊,立刻高興得手舞足蹈,全然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紀曉嵐的二女兒,就是郭彩符生的紀韻華,嫁給了前任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盧蔭文。
邪許相呼萬杵音;
來到亭前,甩蹬下馬,仰望周圍秀色,心想「秀野」兩字最為恰切,忽然間感到眼前的景色是那麼熟悉,好像以前見到過。想來想去,想起是從一幅畫上見到的。那幅畫是在京城時,好友董文恪贈送給他的題為《秋林覓句圖》。這眼前的樹木、野花、亭閣,宛如畫中之境,讓人十分驚訝。思忖良久,以為貶戍新疆,乃是命中注定。這幅畫不正是一種預言嗎?命中如此,不必悲天憫地,自我傷懷,單等回京城,再展宏圖吧。——溫福將軍見紀曉嵐在這裡發呆,想他可能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象之中,也隨口說道:「這裡天然秀色,幽美異常,京城裡雖然園林眾多,卻無處可尋這壯闊浩瀚的林海呀!」紀曉嵐說道:「這幅壯美的景色,在下神遊已久。今天到了這裡,使在下想起去年的一件事來。」接著便把剛才想到的關於《秋林覓句圖》一事,講給溫大人聽。溫福聽完,說道:「看來你是思念京都,目之所及,皆有所觸。既為『秋林覓句圖』,你何不賦上一首詩,也不虛此行啊!」
他到揚州任兩淮鹽運使,曾在虹橋修禊,與文友們吟詩唱和,他作了四首七言律詩,要文友們依韻和詩,和詩的竟多達七千多人,編成了一部三百多卷的詩集,恐怕這也是一項中國之最!這麼宏大的舉動,靠官俸能應酬得起嗎?自然占用了一些公帑。起初盧見曾惦記著歸還,後來因為鹽引等項,從來沒人過問,積弊已久。在他之前,已歷朱續卓、舒隆安、郭一裕、何煟、吳嗣爵五任運使,大家都有侵漁公款的行為,一直安然無事。大河裡的魚兒,盧見曾也循例撈了幾把。
卻說這天軍中無事,溫福帶紀曉嵐騎馬出了烏魯木齊城,來到城西的一片叢林之中遊覽。
怪事一聲齊注目,
和珅知道紀曉嵐在罵他,心想我且不跟他計較,等盧見曾的案子水落石出之日,我看你還作詩不作?
有軍人王某,出差往伊犁,其妻獨處。忽有一天,時已過午,不見開門,鄰人叫亦不應,破門而入,則是男女二人,剖腹裸抱而死,男子不知何來,人亦不識。後女復活,言男為故識,自隨夫來西城,男亦隨之而來,乃共約而死。紀曉嵐詩記此事寫到:鴛鴦畢竟不雙飛,天上人間舊願違;白草蕭蕭埋旅襯,一生腸斷華山畿。


半鉤新月蘚花侵。
紀曉嵐雖倖免一死,但此時心中有一種說不盡的淒涼之感。
在為紀曉嵐送行的家宴上,郭姨太流著眼淚說:「老爺,是我害得你落到這步天地,聽人說新疆那個地方苦極了,不光不產糧食,就連蔬菜也沒有,吃的都是羊肉炒蘑菇,如果你吃膩了,就給你換個樣兒,改成蘑菇炒羊肉。聽說那兒淨是沙土,天天風刮黃土,吃飯的碗裡都有半碗沙土。這樣的日子,老爺你怎麼受得了哇!」說罷嗚嗚地哭了起來,家人們也跟著墜淚。
紀曉嵐自忖這「萬里他鄉遇故知」,確實要比那「十年久旱逢甘雨」、「和尚洞房花燭夜」、「監生金榜題名時」勝過百倍。一時興起,便將自己年輕時改「四喜詩」的事敘說一遍,引得在座的人無不捧腹大笑。
正巧,這時有一位雲遊道人來到這裡,看了樓壁上的題詩,大為吃驚。詩好,字好,美妙絕倫,疑為神仙所題。一時間傳揚開來,人們紛紛趕到這裡看神仙的墨跡。
紀曉嵐看這一片茂密的森林,老木參天,野花開謝,綿亙數十里,起伏跌宕,滿目青翠,頓感心曠神怡。坐騎在森林中穿行了一個時辰,居然眼前一亮,出現了一片空地。中間建有一亭,亭額上題著「秀野」二字。紀曉嵐心想,大概這就是聽人說的秀野亭了。
彰寶、尤拔世接到皇上諭旨,立刻加緊盤查,不久覆奏皇上:年預行提引,商人交納引息銀兩,共計一千九十餘萬兩,均未歸公,前任鹽政高恆任內,查出收受商人所繳銀十三萬餘兩;普福任內,收受丁亥鹽引私自開銷八萬餘兩,其歷次代購物件,尚未一一查出。
伊犁城中沒有水井,有因老樹得地泉者,紀曉嵐認為「蓋土厚水深,乃卜地通津以就流水」,於是,以詩記曰: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內清泉盡向西,金井銀床無用處,隨心引取到花畦。
董某思索了一會兒,「啊」了一聲,驚訝地說:「公將遠戍矣!」紀曉嵐忙問多遠,董某說道:「董字下邊是里,上邊有千字和草字頭,必千里之外,草茂之地也!」紀曉嵐心中一陣寒顫,他為了弄清發配到哪裡,又寫了一個「名」字,請董某再拆拆。
「案情已經調查的很明白,」乾隆說,「你雖未寫一字、未傳一言,但事實俱在,人證確鑿,掩飾也無用,朕要知道的是你究竟用什麼辦法,將這些事洩露給盧見曾的?如實招來朕可以從輕發落。」紀曉嵐看自己再否認也無益,索性坦承其事,便把如何通知他親家的經過說了一遍。
在追查期間,奉命伴守紀曉嵐的,是一位姓董的小官。董某自稱會測字,紀曉嵐就寫了一個「董」字,請他拆拆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