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醬缸震盪:再論醜陋的中國人

作者:柏楊
醬缸震盪:再論醜陋的中國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醬缸文化 二十一、劣質傳統

醬缸文化

二十一、劣質傳統

朝鮮一向以正統「中華」自居。當清王朝末年提倡改革時,朝鮮為了維護傳統,甚至比中國更反對改革,他們的口號是:「寧可亡國,不可改革。」中國不得不逮捕大院君(攝政王),以致大院君轉向日本親善。這說明朝鮮的確反改革,但,他們所受的近千次侵略(惟據韓國留華學生羅潤基博士告訴我說,韓國受侵略約四百七十至五百次之多),並不是一籌莫展,因為他們每www•hetubook•com•com一次都英勇的擊敗侵略者,贏得光榮勝利。
問:中國歷史上有兩次被外族的元、清所征服。柏楊先生認為他們最後固然都吸收了中國文化,繼承了中國文化,但是吸收的卻是中國文化中最糟的部份,所以結局也最糟。吸收中國文化的結局,並沒有使他們的民族更強大,反而使他們民族和中華民族,共同墮落。
這是鮮有的見解和-圖-書,同錢穆先生所強調的他們都被優秀的中華文化所同化的論調,剛好相反。蒙古人同滿洲人本來都是北方樸素的民族,蒙古人征服了中國以後,本來卑視中華文化,最後一染上了中華文化,馬上自滅。滿洲人一步一步慢慢的吸收中華文化,日漸沒落而自滅。朝鮮人自古就吸收中華文化,以「小中華」自居,所以在北族的興亡史中只有朝鮮人一直侷促半島,一籌莫展,自稱和*圖*書有史以來被侵略了近一千次,一籌莫展的原因在於自任為「小中華」。是否可以如是觀之?
蒙古人也是北方樸素的民族。元王朝並不屬於中國政權,只是蒙古人把首都設在中國土地上而已。蒙古人不認為中國文化是優秀的,原先蒙古統治者的計畫中,要剷除中國所有的農田,改成草原。因此,我們可以說,蒙古人不僅沒有吸收什麼優秀的中國文化,因蒙古的本身文化與中國文化本質www•hetubook•com.com上就有衝突,蒙古人連中國傳統式的政治制度,都沒建立起來。滿洲人到了後來學會了中華人的自殘,婦女紛紛纏足;無論如何,錢穆先生不能說纏足是優秀文化吧!
我認為這些民族吸收到的中國文化,不僅不是中華文化中優秀的,相反地,而是中國文化中最劣質的部份。舉例而言,北魏帝國華化後,在一向控制疏鬆的鮮卑族群中,立刻產生了森嚴的階級制度,和門第制度,之前他們和*圖*書是平等的和樸素的,一旦進入中華文化圈,就必須使用另一套已經僵化而繁雜的禮儀,這些僵化而繁雜的禮儀把這些民族原有的銳氣全消滅了。「門第」、「等級」、「考試」、「九品中正」就是催化劑,北魏吸收了這些劣質文化而腐敗滅亡。
答:中國歷史上有兩次被外族的元、清征服,錢穆先生認為他們都被優秀的中華文化所同化。我們希望他是對的,但不知他所說的優秀中華文化,具體的內容是什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