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中國歷史,結果共31筆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袁騰飛 /

據說袁騰飛是個有爭議的人。有爭議,據說是因為他很敢言。反對他的人,說他的歷史課特意譁眾取寵,甚至更像是憤青的言論;支持他的人,捍衛他勇於表達的自由,更擔心他的處境與安危。因為他擅於講課、見解獨到,所以有機會到「百家講堂」講歷史;因為他直率敢言,所以引起廣泛注意;因為電腦科技的無遠弗屆,所以他在課堂上的片段談話,很快地傳送到全球各地,因而「一夕成名」,並且獲得「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的稱號。

不管外界怎麼看袁騰飛,都無法改變他作為歷史專業出身的中學歷史教師這個最根本的身分與特質。憑著隻字片語論斷他的人,應該好好讀完他的書;對他充滿好奇的讀者,更應該用心讀他的書;想批判他的歷史學者,或許可以試著從他的書看到他對於推廣歷史教育的用心與努力。

對於外界的看法,袁先生自有其「夫子自道」的說法。「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他肯定是敬謝不敏的!所以他在「序」言說的很明白:「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只能是這麼來安慰一下自己,如果有解釋的機會,就儘量去解釋。我想跟大家說我絕對不是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這個解釋顯然也帶點無奈。或許是無奈於「印象」已經造成,多說無益吧!對於自己的「一夜成名」,袁先生也有一番詮解:

我只是一名普遍的中學歷史老師,從小因為喜歡歷史而讀歷史,因為愛歷史而在大學選擇歷史專業,最後順理成章地教歷史。不經意間,我的教學視頻片段被放到網路上,點擊率竟然超過了兩千五百萬。在國外的學生告訴我,說我的視頻出現在優酷首頁、百度視頻首頁,我才知道自己「一夜成名」了,一切都已不可「挽回」。

這個文本是袁騰飛先生口述的文字紀錄,保存了大量的口語形式,袁氏詼諧辛辣的風格因而傳神地躍然紙上,這是很不一樣的閱讀經驗,值得體會;尤其在人物刻畫或相關事件、氛圍的鋪陳上,雖還不到入木三分的境界,但「生動活潑」已是眾口皆碑。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漢代風雲人物/ 易中天 /

品三國前傳:易中天論漢初人物,為《品三國》溯源。

我們現在自稱漢人、漢族,我們說的是漢語,都都是以漢王朝爲標記的。這個王朝強大,持久,影響深遠,前後持續了四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王朝。由於王莽篡漢,漢王朝被一分爲二,歷史上稱爲西漢和東漢。

在漢王朝的四百多年中,應該說最精彩的是在西漢;而西漢王朝兩百多年,最精彩的是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這一段。那一段歷史,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轟轟烈烈」。在那樣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人才輩出,英雄輩出,縱橫捭闔、波瀾壯闊的大歷史風貌讓人無限嚮往,其中又有許多歷史謎團有待開解。

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擇其精要,爲你一一道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紅色的起點/ 葉永烈 /

不論你的政見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認這樣的一個事實:八十多年前,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中國共產黨不過只有五十多名黨員。然而,如今它已是擁有六千七百多萬黨員的世界上黨人員數最多的政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在中國內地每二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名共黨員。中國共產黨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正因為這樣,中國共產黨當初是怎麼來的?這是一個眾所關注的敏感話題。

然而,由於遮霧障,多年來竟然沒有一部長篇細細描述中共之初!作者以客觀的筆調,忠於史實,寫出這本《紅色的起點》。本書打破這久久的沉寂,成為第一部以三十多萬言篇幅真實展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紀實長篇。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張學良口述歷史/ 唐德剛 /

回首百年中國,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適合做一個聲色犬馬的公子哥兒,可現實偏要壓他一肩的戎馬戰事和國恨家仇。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他身為這兩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屬可惜。

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〇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袁氏當國/ 唐德剛 /

《袁氏當國》講述了袁世凱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國民革命軍政府之間養敵自重以覬覦總統寶座,宋教仁刺殺案的歷史謎團到底暗示了什麼真實背景,孫中山的個性對他改造國民黨以謀求革命有何影響,袁氏當國時期的內政外交如何複雜多變,籌安會「六君子」與袁氏政府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不該遺忘的古德諾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麼?作者唐德剛先生憑藉其一貫的學者氣節,不依風附草,不人云亦云,堅持論從史出,堅持言必有據

上自孫文締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鍔護國運動興起,寥寥數年,此乃袁世凱當國之年,國可謂不興,民可謂不幸。《袁氏當國》記載了從武昌起義到袁世凱病死的幾年中,中國從一個帝制時代,到「民治時代」的紛亂無比的景象。在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中,這段時間除了孫中山先生的所作所為外,其他的是最混亂、最黑暗的,而對竊國大盜袁世凱,我們更是咬牙切齒,但《袁氏當國》就力圖改變這個形象,為讀者重新烹調了一份具有獨特口味的歷史文化大餐。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晚清七十年/ 唐德剛 /

《晚清七十年》這部著作,原是海外史學家、胡適先生的高足唐德剛教授用英文寫成的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導論篇」,后經不斷增刪和改寫而成一部中國近代史著作。本書由於作者觀照歷史的角度非同一般的歷史學家,也因其極富個性和魅力的語言而在海外有極大影響;也正是因作者的歷史觀點與一般的歷史學家晚清觀點大不相同。

王孝義說:「近讀唐德剛所著《晚清七十年》,頗覺酣暢。酣暢之所在即通篇皆為翻案文章,唐氏為文毫無學術圈之無聊況味;旁徵博引、筆走龍蛇,所寫與台灣舊日國民黨威權體制下歷史教育所授課程,大異其趣;至於何者為是?在下無力深究,但依常識來判斷,應該是我當年歷史課本所讀的內容比較『錯誤』吧!」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穆 /

1952年春,錢穆先生應有關方面之邀,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了五次講演。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作者的專題演講合集,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鉤玄的概觀與比照,敍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中國歷史研究法/ 錢穆 /

本書由錢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講彙集而成,從通史和文化史的總題及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學術史、歷史人物、歷史地理等6個分題言簡意賅地論述了中國歷史研究的大意與方法。實為作者此後30年史學見解之本源所在,變可視為錢穆先生對中國史學大綱要義的簡要敘述。

本書主要意義而分本講演為八講。最先是講如何研究通史,最後是講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實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則最好應以文化為其主要之內容。其間更分政治、社會、經濟、學術、人物與地理之六分題,每一分題,各有其主要內容,而以文化為其共通對象與共通骨幹。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近代中國史綱(下冊)/ 郭廷以 /

本書自公元前三世紀中國與國外的交通談起,簡述閎放昂揚之盛世,如何被歷史大勢扒至「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進而用十九章,七十萬言的篇幅,細述偌大一個中國,如何在內外交迫的情勢之下,經歷了百余年的震蕩、動亂及嬗變。作者悉心描摹其間中外力量之角逐、中央和地方權力之消長,及權勢人物和社會精英在政治、外交等領域的種種圖存在之努力,為讀者提供了中國近現代社會的完整圖景。

本書選取的歷史事件和敘述結構,看似與市面上通行的近現代史教科書出入不大,但作者旁徵博引,極嚴謹而客觀。在少數客觀。在少數流露個人喜好之處,聊聊數語,又極傳神。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近代中國史綱(上冊)/ 郭廷以 /

本書自公元前三世紀中國與國外的交通談起,簡述閎放昂揚之盛世,如何被歷史大勢扒至「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進而用十九章,七十萬言的篇幅,細述偌大一個中國,如何在內外交迫的情勢之下,經歷了百余年的震蕩、動亂及嬗變。作者悉心描摹其間中外力量之角逐、中央和地方權力之消長,及權勢人物和社會精英在政治、外交等領域的種種圖存在之努力,為讀者提供了中國近現代社會的完整圖景。

本書選取的歷史事件和敘述結構,看似與市面上通行的近現代史教科書出入不大,但作者旁徵博引,極嚴謹而客觀。在少數客觀。在少數流露個人喜好之處,聊聊數語,又極傳神。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中國人史綱/ 柏楊 /

《中國人史綱》是柏楊重要經典作品之一,也是他在獄中書寫的一部中國通史,但它與過去所有的通史都不相同,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史籍中,有許多空前突破性的特點,諸如:

一、 以世紀(一百年)為敘述單元──傳統史書以朝代為敘述單元。

二、 明確時間坐標以公元為計算時間的標準──傳統史書常陷於糾纏不清的年號制度。

三、 本於平等原則直呼帝王及歷史人物姓名──傳統史書多用封建時代的諡法尊號。

四、 以全體中華人為主體──傳統史書以帝王為主體常被戲稱為帝王家譜。

五、 以人權為重心直書是非──傳統史書多是聖君賢相的君父神話。

六、 不計成敗以事實為根據──傳統史書多是成王敗寇顛倒是非的醬缸史筆。

七、 加敘東西方世界使中國在世界史上的相對位置一目瞭然──傳統史書多忽略不提。

八、 柏楊獨特的流暢而趣味盎然的文筆──傳統史書多枯燥艱澀難以閱讀。

此書已縱橫書市二十餘載,如今讀來,仍是字字句句發人深思。

柏楊:「在九年零二十六天艱難而漫長的歲月裡,我埋頭整理中國歷史的史料,先後完成了三部書稿,第一部《中國人史綱》、第二部《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第三部《中國歷史年表》(另外還有第四部《中國歷代官制》,一九七五年春,官員要我們『快快樂樂過一個端陽節』,把所有的參考書都搜去保管,規定每人不準持有三本以上的書,所以只寫了一半。)一九七七年四月,我回到臺北,幾經轉折,三部書稿陸續地重回到身邊。面對著汗跡斑斑,顏色枯黃了的紙冊,我有無限的感恩和熱情。……」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帝王之死/ 柏楊 /

一九八三年,柏楊在《美洲中國時報》寫讀史專欄「帝王之死」,結集而成二輯:《可怕的掘墓人》和《忘了他是誰》。

第一集從黃帝時代到春秋時期,介紹了伊祁放勳(堯帝)、姚重華(舜帝)、姒相和后羿、寒浞、姒孔申、姒履癸(桀帝)、子受辛(紂帝)、姬瑕(周昭王)、姬靖(周宣王)、姬宮涅(周幽王)、姬頹、姬帶、羋熊艱(杜敖)、羋熊惲(楚成王),柏楊不稱其「尊號」,皆直呼其名,但在每位帝王之前都做了一個小檔案,包括時代、王朝、綽號、在位、遭遇等五項,內文則大量使用古史文獻,夾敘夾議,說得我們如見其人,而各種敗亡之因果,亦昭然若揭了。

第二集寫了十二位帝王,包括楚國的羋麇(郟敖);羋圍(楚靈王)、羋比(楚初王)、羋槐(楚懷王);趙國的趙雍(武靈王);宋國的宋偃(康王);燕國的姬噲和子之;齊國的田地(湣王)、田建;吳國的吳諸樊、吳餘祭等。時間從紀元前六世紀到三世紀,大約是春秋後期到秦亡這段歷史時期。柏楊徹底發揮說書人的看家本領,把歷史文獻中相關的材料,融裁活用,說的全都是現代人聽得懂的話。

柏楊說:「嗚呼,暴君總以為酷刑和虐殺,可以根絕叛變造反,而暴君們卻往往死於叛變造反者之手。」但很少人能以史為鑑,就如同宮廷奪嫡之爭的戲碼不斷上演,連勳業彪炳的趙國武靈王(雍)皆毀於此,柏楊說「當君王的都有點怪」,「絕對權力使人絕對糊塗」,這樣的「君王論」發人深省。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皇后之死/ 柏楊 /

《皇后之死》包括《姑蘇響鞋》、《溫柔鄉》、《長髮披面》三部作品。

《姑蘇響鞋》提要

一九七九年六月起,柏楊開始在《台灣時報》寫「湖濱讀史札記」專欄,內容是「皇后之死」,後來結集了三冊,《姑蘇響鞋》是第一冊,從伊娥皇(舜帝姚重華之妻)到衛子夫(漢武帝劉徹之妻),總計十三位。

柏楊說,皇后是世界上危險性最高的職業,在歷朝歷代宮廷鬥爭中大批的皇后死於非命。他把宮廷視為最最黑暗的人間地獄,在那裡面,「每個女人都為了生存而拚命掙扎鬥爭」,皇后之死,不管怎麼死的,都是悲劇,有時也是醜劇,柏楊寫這一系列文章,就是要探其成因。

伊娥皇怎麼死的?很難說,或是殉情,或是政治謀殺;施妹喜(夏桀帝姒履癸之妻)國亡被放逐而死;蘇妲己(商紂王子受辛之妻)亦國亡而被殺;褒姒(周幽王姬涅之妻)國破夫死而下落不明;翟叔隗(周襄王姬鄭、及其弟姬帶之妻)因國際與宮廷雙重鬥爭最後被亂箭射死;西施(吳王夫差之妻)國亡夫死,不知所終;虞姬(西楚霸王項羽之妻)舉劍自刎於垓下;戚懿(漢高祖劉邦之妻)因奪嫡之爭被砍斷雙足雙手,挖出眼珠、喝下啞藥,極悲慘;張嫣(漢孝惠皇帝劉盈之妻)被囚死;薄皇后(漢景帝劉啟之妻)亦被囚死;栗姬(漢景帝之妻)氣死;陳嬌及衛子夫(漢武帝劉徹之妻),一被廢囚死,一懸樑自盡。

姑蘇曾聞鞋響聲,這是夫差的溫柔鄉;然而一旦勾踐先是火燒姑蘇台,再是攻陷姑蘇,由越派來的西施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呢?

《溫柔鄉》提要

《皇后之死》第二集《溫柔鄉》,命名典出漢成帝劉驁的後宮,蓋劉驁視皇后趙飛燕之妹趙合德的胸部為「溫柔鄉」,這個比喻充分顯示帝王之沉迷女色,但柏楊在〈趙飛燕‧趙合德〉一章中用的一個小標,將「禍水」置於「溫柔鄉」之上,可知其間的微妙關聯。

這集有九位皇后,趙鉤弋(漢武帝劉徹夫人)、許平君(漢宣帝劉詢皇后)、霍成君(宣帝皇后)、馮媛(漢元帝劉奭昭儀)、趙飛燕(漢成帝劉驁皇后)、趙合德(成帝昭儀)、許皇后(成帝皇后)、傅孝哀(漢哀帝劉欣皇后)、王孝平(漢平帝劉箕子皇后,王莽女兒)。不論是由於在宮中翻雲覆雨,終於惹禍上身;抑或是別人手中的一粒棋子,任其擺放,一切的榮寵都是短暫的,帝王的好惡、進宮的過程、後宮的爭寵,乃至於牽扯上朝廷政治人物的惡鬥,一個女人,她再怎麼內外雙美,都難以自保,最終被毒死、被廢、被殺,乃至於自殺、自焚,慘絕人寰。

柏楊為了說清楚皇后的死因,對於「宮廷」這個特定的空間及有關制度,做了不少說明,譬如介紹馮媛,為了讓讀者知道她的身分「昭儀」,乾脆就把宮中后妃組織詳細說了一遍。有時為了講清楚后妃之下場,不惜把宮廷鬥爭的來龍去脈告訴我們,像趙鉤弋之死與她之所生(漢昭帝劉弗陵)繼承帝位有關,因此也就交代了漢武帝身邊的眾美女,以及他的兒子們。

這是說書人的本事,柏楊牽動著我們的情緒,讀後彷彿也觀賞了一場又一場的宮廷大戲。

《長髮披面》提要

《皇后之死》第三集以「長髮披面」為名,係出於〈甄洛〉一章,其中提到郭女王與甄洛爭奪后位,甄洛被「誣以謀反」,被逼服毒自殺,死後「長髮披面,以糠塞口」,柏楊的解釋是「教她的靈魂,既無臉見人,又有口難言」。

柏楊說,「誣以謀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拿手的合法屠殺」,罪證是「巫蠱」;柏楊說這是兩漢王朝的殺手鑑,不斷地被操作,像被鄧綏鬥垮的陰孝和,藉口也是「巫蠱」。

然後便是「冤獄」,柏楊特別批判苦刑拷打的冤獄,顯然有切身之痛。通常冤死的都不只一人,還包括家族系統中的要員,沒死的全遭放逐。

參與一場又一場慘烈的宮廷鬥爭者,主要是外戚和宦官,這是東漢王朝的特色,從光武帝劉秀到滅漢的曹丕,後宮都鬥得不可開交,柏楊從郭聖通(光武皇后)寫到甄洛(最終還是沒當上魏文帝曹丕的皇后),中間包括宋敬隱(漢章帝劉炟貴人)、梁恭懷(同上)、陰孝和(漢和帝劉肇皇后)、李恭愍(漢安帝劉祜宮人)、閻姬(劉祜皇后)、梁瑩(漢桓帝劉志皇后)、鄧猛女(同上)、田聖(桓帝采女)、竇妙(桓帝皇后)、董孝仁(漢靈帝劉宏的母親)、宋孝靈(靈帝皇后)、王靈懷(靈帝美人)、何靈思(靈帝皇后)、董貴人(漢獻帝劉協貴人)、伏壽(獻帝皇后)等,以這些女性為主要敘述對象,柏楊勾勒了東漢帝位變遷的悲慘歷史。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中國武將列傳/ 田中芳樹 /

在中國歷史之中,文官武將千千萬萬,有人縱橫沙場,在邊疆異國快意馳騁,為國家戮力,爭取功勳彪炳;有人坐鎮中央,呼風 喚雨,雖未親臨現場指揮,卻料事如神,無往不利,在這些人當中,更不乏有一些鄉野傳奇或民間趣聞,在稗官野史中記載或坊間流傳,久久不已。在歷史的鏡子裡,從這些名留青史的人身上,看盡人生百態,看看成功與失敗的一線之隔,是怎麼取決於一個人的一念之間……

這是一套集結了中國歷史自春秋、戰國以至清朝傑出將官的小說叢書,看看這些將官們,在各個歷史的舞台上,輪番上陣演出,精採的內容及壯烈的的排場,豈容錯過。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

黃仁宇先生繼《萬曆十五年》後,從1984年開始撰寫《中國大歷史》(China: A Macro History),對中國的歷史與文明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解釋。1987年定稿,而於1988年由美國Sharpe出版公司出版。出版後,普受好評與重視,1990年再印行修訂版。

《中國大歷史》涵蓋了從史前到當代的歷史發展過程,雖然是通史性的論著,卻突破了傳統通史的格局。寫作方式上,仍然保持黃仁宇先生的一貫風格:從小事件看大道理;從長遠的社會、經濟結構觀察歷史的脈動;從中西的比較提示中國歷史的特殊問題。解釋觀點上,黃仁宇先生仍然秉持他的「大歷史」角度,注重人物與時勢的交互作用,理念與制度的差距,行政技術與經濟組織的衝突,以及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結合。

黃仁宇先生以他獨到的歷史眼光,賦予幽遠遼闊的中國歷史一個現代的生命,不但引人入勝,而且發人深思。

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常使初學者不得其門而入。作者倡導「大歷史」(macro-history),主張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納領,然後在與歐美史比較的基礎上加以研究。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進程,著眼于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國過去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而為一個現代國家,影響到10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我們用尋常尺度衡量。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 /

很少有人這樣觀察歷史,更少有人這樣寫作歷史。

作者黃仁宇窮盡三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宏觀細究,以超然獨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國,將中國的糾結、迷惘與困惑,纖毫畢現的開展在讀者眼前。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為教科書,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在台發行迄今已多達二十餘版,是黃仁宇著作中最暢銷的一本。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