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佚名,結果共19筆

一千零一夜(一)/ 佚名 /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文學名著,也是阿拉伯人民貢獻給世界文苑的一株閃爍著異彩的奇葩。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的男女老幼幾乎無人不曉。它匯集了古代近東、中亞和其他地區諸民族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詭譎怪異,神幻莫測,優美動人,扣人心弦,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它被譽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

《一千零一夜》並非出自一人之手,它是歷代阿拉伯說書藝人反覆加工創作的結果。成書時間長達八、九個世紀。它的產生、發展、定型經歷了阿拉伯社會的不同發展時期,深植根於阿拉伯土壤。因此,其故事不論何種類型,都具有濃重的阿拉伯和伊斯蘭色彩。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出場人物除各種神魔精靈外,幾乎涉及到社會上各個階層和各種職業,諸如帝王將相、王子公主、商賈漁夫、裁縫僧人、販夫走卒、工匠藝人、奴隸婢女……無所不有。多數故事具有神幻色彩。精魔駕飛毯馳騁在山壑林莽之間,神燈神戒指中迸發出無所不能的巨怪,陸地居民遨遊在神奇的海底世界……一幅幅令人目不暇給的瑰麗畫面映入眼簾。神話,在這裡成了表現社會生活的某種特殊藝術手段。《一千零一夜》吸引我們的除了它那絢麗多姿、變幻莫測的神奇情節,真正打動讀者的,是它所蘊含的美好的內容,而這正是它永不磨滅的精神價值所在。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說唐/ 佚名 /

《說唐》是《說唐演義全傳》的前半部份,故又名《說唐前傳》,與《說唐後傳》、《征西說唐三傳》,合為《說唐演義全傳》(又稱《說唐全傳》)。

此書是一部描述從隋唐之際的歷史演義小說,故事起於隋文帝平陳,終於唐太宗統一。描繪的開唐英雄如秦瓊(秦叔寶)、程咬金、羅成、尉遲恭等的故事,深入流傳民間。如:秦瓊賣馬、程咬金的三斧等,都是膾炙人口,後來也成為平劇中一些有名的摺子。此書一般認為產生於清雍正年間,今存最早刻本在清乾隆癸卯(一七八三年)的六十八回本,題「鴛湖漁叟校訂」。後由清人陳汝衡改為六十六回本。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平家物語/ 佚名 /

《平家物語》主要敘述以平清盛為首的平氏家族的故事。前六卷描寫了平氏家族的榮華鼎盛和驕奢霸道;後七卷著重描述了源平兩大武士集團大戰的經過,渲染了平氏家族終被消滅的悲慘結局。全書共一百九十二節,其多引用了相當數量的中國典籍。曾由日本的琵琶法師進行了生動的演繹。作者主要是圍繞在平家的兩個時期(平清盛時期與平宗盛時期),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之後進行描寫,通篇以史書編年體為主,其中作者加入了對許多事件的看法,形成了以作者尋找平氏衰亡原因為主要線索的結構。對於人物的評價,《平家物語》很少以一個固定的觀點來看待他們。

全書主要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分敘述平清盛當上太政大臣,成為第一位武家登上這個職位的人物,平家的盛極一時,令人讚歎。但平清盛當上高官後,開始跋扈,除了硬將自己的女兒建禮門院德子嫁給高倉天皇,後來更讓自己的外孫登基成為安德天皇,並曾囚禁後白河法皇,控制整個朝廷。此外,還強行遷都福原,引起貴族公家的不悅,後來不得不又遷回京都。因此福原遷都,也被鴨長明在方丈記中,視為與地震、饑饉、旋風、大火等同樣的災禍。

而第二部份則是在平清盛因為熱病過世後,由於長子平重盛早就去世,只好由三子平宗盛繼承平家。但由於平宗盛個人能力不夠,使平家漸漸衰落。此時木曾義仲趁勢崛起,成為本書第二個重點。義仲為源氏後代,在北陸一代興起,很快的就打入京城,逼迫平家撤到西國,丟掉首都。不過義仲進入首都後,沒有辦法約束自己軍隊,木曾軍在京城裡壞事幹盡,加上碰上養和大饑饉,軍心很快就渙散,最後鐮倉的源賴朝下令兩位弟弟源范賴、源義經追討義仲,並且將義仲斬首示眾。

第三部份則是將重點放在被日本人視為戰神的源義經身上。義經進入京城後,受到後白河法皇的信賴,並且在追討平家的一之谷之戰、壇之浦之戰等等立下戰功,被視為打倒平家的最大功臣。但是由於戰功彪炳,因此引來哥哥源賴朝懷疑,最後被下令追討,一路逃到奧州的平泉,剛開始受到籐原秀衡庇護,但秀衡死後,其子籐原泰衡為了討好源賴朝,便逼死了義經。也讓義經成為日本史上備受歡迎的悲劇人物。其事跡一再被傳頌,二〇〇五年的NHK大河劇便是以義經的一生為主題,由瀧澤秀明主演。

《平家物語》這個題目是成書許多年後的定下的名稱,當初成書時推測名為《治承物語》(交戰正式進行是在治承年間),或者名《保元物語》以及《賓士物語》,但是沒有確證。

至於正確成立時期,根據在仁治元年(一二四〇年)藤原定家謄抄了的《兵范記》(平信范的日記)的文書和「治承物語六卷號平家候間,書寫候也」的字樣,應該在此之前就已經成立。但是確實有證的還是延慶本(延慶二年(一三〇九年)),之前成書。

對於作者,自古以來有許多的意見。最早的說法是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稱「信濃前司行長」是平家物語的作者,書寫完成後,交由琵琶法師,配合「平曲」講述、傳誦。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