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佛教解讀,結果共3筆

四念處簡介/ 大願法師 /

四念處又稱為四念住,在《雜阿含經》及《中阿含經》中都有詳細地記載說明,也是比較早期接近佛陀所說修行方法的本質,內容涵蓋三十七道品、止觀、七覺支,所以四念處就成為一種十分完備的修行方法,也是修行法門的核心。

四念處簡介內容分為:對修習四念處的利益,四念處是調伏欲貪的正觀禪法,培養正念是修三十七道品的重點,正念、正知、專注之間的關係,如實知法、義、法次法及四念處次第的介紹。內容雖然不是說全部完整,但對一位真正想要修四念處者,可從簡介中獲得一些修四念處的知見,希望清淨正直者能藉著四念處的實踐,親自體驗到正法律,完成自證佛陀的大智慧,也能促使正法律能在台灣流傳。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妙法蓮華經淺釋/ 宣化上人 /

法華經、楞嚴經與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是說一乘之果;也可說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近顯遠,都是說最上乘法。

這部妙法蓮華經淺釋,是由宣化上人在美國萬佛聖城講演,以最淺顯的方式,解釋經中的每一字句,非常適合初中學人藉由此經淺釋,一窺法華經成佛之殿堂。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 憨山德清 /

《圓覺經》,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又名《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了義經》、《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修多羅了義》、《祕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如來藏自性差別》。一卷。唐代佛陀多羅(覺救)譯。

本書是明朝憨山大師對《圓覺經》的釋讀。

經名中的「圓覺」,是「圓滿覺性」的意思,此經是講述如來境界,闡揚萬法實相是本來圓滿覺性的經典。大乘佛法說,覺悟有圓滿與不圓滿的差別,佛的覺悟是最圓滿的。《圓覺經》所闡明的重要教法是:一切法都是圓覺妙心的顯現,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而覺性也周遍法界。覺性不只是一般的見聞覺知,甚至沒有思想的物質——能量的聚合,都是覺性的顯現,都是圓覺妙心的流露。所以,眾生與佛都在大覺中。然而,眾生迷惑于根塵識的識境,不知自己與佛同具覺性的平等法性。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